-
杨堃
-

-

- 所属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黄云超

- 作品数:419被引量:1,9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材料 表皮葡萄球菌
- 雷玉洁

- 作品数:114被引量:3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材料 表皮葡萄球菌 肺肿瘤
- 赵光强

- 作品数:166被引量:5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表皮葡萄球菌 肺癌患者
- 蒙俊

- 作品数:24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二尖瓣病变 大肠杆菌 外科治疗 心房肌组织
- 陈颖

- 作品数:88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形成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材料
- 大肠杆菌鞭毛调控基因flhDC与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成为令人棘手的常见医院内感染,有报道占院内感染的50%,大肠杆菌是临床以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的优势菌种。生物材料表面的细菌生物膜使其膜内细菌能有效抵御抗生素治疗和机体的防御反应,是导致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难以控制的根源。大肠杆菌的运动性与细菌生物膜形成密切相关,鞭毛是大肠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生成需要三级基因的表达,操纵子flh DC编码鞭毛生成的一级主调控基因。我们推测:"鞭毛调控基因flh DC的表达→鞭毛的生成→细菌的运动性→细菌生物膜形成"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为临床防治生物材料植入感染提供新思路。本文就以大肠杆菌鞭毛调控基因flh DC与生物材料植入感染做一简要综述。
- 张祥武黄云超雷玉洁杨堃陈颖
- 关键词:大肠杆菌细菌生物膜
- 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qse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MCl000.假休克组(M-SS组)、MCl000△qseC-假休克组(△-SS组)、MCl000.休克组(胁Hs组)和MCl000&qseC-休克组(△-HS组)。大鼠连续3d饮用150gg/ml链霉素的消毒水溶液,抑制肠道内固有菌群;C组第4天开始,连续3d灌饲生理盐水(1ml/100g,1次/d),其余4组第4天开始,连续3d分别灌饲大肠杆菌MC1000或MCl000AqseC菌液(1ml/100g,1次,d)。采用左股动脉放血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手术结束后24h时采用链霉素抗性特点和菌落PCR技术对从内脏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和计数内脏组织细菌数。结果与c组比较,M—HS组和△-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含量、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升高(P〈0.05);与M.Ss组和△-SS组比较,M-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含量、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升高(P〈0.05);与M-HS组比较,△-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降低(P〈0.05)。结论大肠杆菌qseC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过程。
- 杨堃叶联华黄云超雷玉洁赵光强李光剑陈华梅
- 关键词:大肠杆菌细菌移位
- 透皮芬太尼在术后止痛方面的应用
- 2003年
- 杨堃
- 关键词:术后疼痛透皮芬太尼药理学病理生理学
- 术前不同禁饮时限及灌肠对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禁饮禁食12小时与术前禁食12小时而禁饮仅2小时,对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结论:(1)术前禁饮禁食12小时后,病人呈现轻度脱水状态,血PRA、AⅡ及ALD值有升高的倾...
- 杨堃
- 关键词:禁饮灌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5例,其中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60例(对照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7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χ^2=3.846,P〈0.05)。观察组出现二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脑卒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χ^2=4.606,P〈0.05)。对照组左心室破裂及低心排血量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χ^2=3.836、3.836,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DD、LVESD、LVEF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LVEDD、LVESD、LVEF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36、1.83、2.98,均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方便、快捷,疗效确切,促进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蒙俊何建超陶杰李家宇杨堃
- 关键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
-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CVD患者的肠道菌群有着明显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紊乱是CVD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制,主要表现在其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的产生增加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生成减少。研究发现不仅CVD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受禁饮禁食时间、抗生素、体外循环时间、低体温时间等影响,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也可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机理尚未明确。因此笔者就这一热点做一综述,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改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促进人类心血管健康的新策略。
- 杨美旭陈文栋杨堃
- 关键词:围术期肠道菌群心脏外科手术
- 肺水通道蛋白与肺内液体平衡被引量:4
- 2021年
-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对水分子有高度特异性的转运膜蛋白,其对水分子的主动转运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关键因素。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AQP的表达类型和程度各不相同,肺组织中主要有AQP1、AQP4、AQP5的参与。由于多种因素会影响AQP的表达,引发肺内液体失衡,因此文章阐述了AQP在肺组织中维持液体平衡的作用及参与肺损伤形成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结合临床探究多种调节因素作用下AQP的表达情况及对机体的影响。
- 吕钦杨堃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 肠胶质细胞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
- 2022年
- 肠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EGCs)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居在肠壁中维持肠道稳态的细胞群。文章阐述了EGCs、肠道屏障功能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EGCs在肠道全层都有广泛分布,但主要聚居在肌间和黏膜下的神经丛中。EGCs通过包裹神经元的胞体、轴突以及微血管从黏膜下层延伸至肠黏膜层。黏膜下神经丛中的EGCs距离肠道上皮细胞最近,对肠道屏障的影响也最为显著。EGCs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是通过分泌活性因子抑制肠道炎症及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而实现。多种因素会对EGCs的活性产生影响。优化对EGCs活性的调控成为保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手段。
- 赵友会蒙俊杨堃
- 关键词: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肠道屏障
- 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QseC)在生物材料植入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 [背景和目的] 随着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im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已经成为令人棘手的常见医院内感染,有报道占医院内感染的50%,往往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大肠杆菌是...
- 杨堃
- 关键词: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系统细菌生物膜细菌移位
- 文献传递
- 肾上腺素对生物材料表面大肠埃希氏菌qseC缺陷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EPI)对生物材料表面大肠埃希氏菌qseC缺陷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肠杆菌MC1000、MCIOOOAqseC为实验菌株,对两菌株在不同培养基(LB或LBEPI)中的运动能力进行比较;同时分别将两菌株和PVC材料片在不同培养基(LB或LB+EPI)中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EPI对PVC表面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在LB培养基中,qseC缺陷株的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野生菌株明显减弱(P〈O.05)。MC1000菌株在LBEPI培养基中的运动力较之在LB培养基中明显增强(P〈0.05),而qseC缺陷株的变化不明显。CLSM和SEM对PVC表面细菌生物被膜的检测结果表明,EPI增强MC1000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对qseC缺陷株的影响不大。结论肾上腺素促进大肠埃希氏菌在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该作用由qseC介导。
- 杨堃叶联华黄云超雷玉洁赵光强李光剑陈华梅
-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肾上腺素生物材料细菌生物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