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阳
作品数: 176被引量:456H指数:10
  • 所属机构:湖北工业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电子电信
  • 发文基金: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刘卫忠
作品数:186被引量:39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机顶盒 数字电视 DVB 数据广播 有线电视网
邹雪城
作品数:566被引量:1,164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低功耗 电路 非晶硅 CMOS 正反馈
赵伯芳
作品数:47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薄膜晶体管 非晶硅 多晶硅薄膜 液晶显示器 非晶硅薄膜
王长安
作品数:31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主题:薄膜晶体管 非晶硅 液晶显示器 TFT 多晶硅薄膜
周雪梅
作品数:20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主题:非晶硅 薄膜晶体管 液晶显示器 非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
数字视频信号在CATV网络中的传输
2001年
陈成刘卫忠徐重阳
关键词:数字视频信号有线电视网传输系统
纳米4-H碳化硅薄膜的掺杂现象被引量:3
2002年
对纳米晶SiC薄膜进行了P和B的掺杂 ,B掺杂效率比P高 ,其暗电导预前因子与激活能遵守Meyer Neldel规则 ,并有反转Meyer Neldel规则出现 .掺杂效率比非晶态碳化硅薄膜高是纳米碳化硅薄膜的特点之一 .非晶态中的隧穿和边界透射对输运有一定贡献 .
张洪涛徐重阳邹雪城王长安赵伯芳周雪梅曾祥兵
关键词:碳化硅薄膜掺杂电导率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功能与发展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概要的介绍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研究的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和一些基本概念;并对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种类及特点进行简要的说明,对目前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易志雄刘卫忠刘小卫徐重阳
关键词:数字电视机顶盒宽带接入光纤电缆混合接入网信息家电
准分子激光诱导下 a-Si : H 膜的电导率异常
1998年
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对a-Si∶H薄膜进行了低能量密度下的辐照处理,测量了激光辐照区内薄膜的电导率随能量密度与脉冲数的变化.研究表明,能量密度在75mJ/cm2附近的激光辐照可导致膜的电导率大幅度升高,这种电导率异常是膜表层形成了nmSi晶粒分散于a-Si∶H基底中的混合相的反映.
戴永兵徐重阳李兴教安承武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氢化非晶硅半导体
Sol-gel法制备纳米硅碳膜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以长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nH_(2n)+1Si(OCH_3)]和正硅酸乙脂(TEOS)两种有机物为起始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iC凝胶膜,在Ar气氛下烧结,制备出了SiC膜。初步讨论了溶胶形成过程中水中红键、酸及碱的作用。利用Raman光谱和透射电镜(TEM)结合XPS等测试方法对制得的膜进行了结构、颗粒尺寸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根据分析和观察结果,膜由颗粒尺寸在直径为2nm-4nm,长度为20nm-40nm左右的SiC纳米晶须构成,纯度高,且膜为不均匀孔膜。
张洪涛徐重阳邹雪城曾祥斌王长安赵伯芳周雪梅
关键词:纳米晶须溶胶凝胶法碳化硅
Al_2O_3/SiN_X 双层绝缘栅 a-Si : H TFT 的研究
1998年
研究Al2O3/SiNX双层绝缘栅对a-Si∶HTFT性能的影响,介绍Al2O3/SiNX双层绝缘栅的制作方法.双层绝缘栅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单层绝缘栅的针孔效应,改善了短接现象,提高了有效介电常数,从而可减小膜厚,提高栅电容,使得阈值电压降低、开态电流上升,获得了107的开关电流比.
陈斌徐重阳王长安赵伯芳
关键词:栅电容氢化非晶硅
数据轮播在数据广播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文中首先简要介绍在DVB数据广播标准中数据的几种封装和传输方式,然后详细阐述了数据轮播的封装和传输是如何实现的,最后对数据轮播的应用进行了叙述和展望。
郑立新徐重阳刘卫忠
关键词:数据轮播数据广播系统DVB传输方式数字视频广播数据流
a-Si:H TFT自对准工艺的研究
1995年
实验研究了自对准结构的a-Si:HTFT的制备工艺,对其中关键的底部曝光和顶胶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制备工艺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成功地制备出自对准结构的a-Si:HTFT。对影响自对准结构a-Si:HTFT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有源层结构的a-Si:HTFT,可以有效地改善a-Si:HTFT的开态特性,其通断电流比比ION/IOFF>105。
张少强徐重阳赵伯芳邹雪城符晖袁奇燕周雪梅王长安
关键词: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4H-SiC纳米薄膜的微结构及其光电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新设计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技术 ,在高功率密度、高氢稀释比、低温、偏压及低反应气压的条件下 ,在衬底表面形成双等离子流 ,增加了衬底表面SiC的成核概率 ,增强成核作用 ,形成纳米晶 .采用高H2 等离子体刻蚀弱的、扭曲的、非晶Si—C及Si—Si和Si—H等键时 ,由于H等离子体对纳米SiC晶粒与非晶态键的差异刻蚀作用 ,产生自组织生长 ,发生晶化 .Raman光谱和透射电子衍射 (TEM)的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晶SiC是 4H SiC多型结构 .电子显微照片表明平均粒径为 16nm ,形状为微柱体 .实验结果指出 ,SiC纳米晶的形成必须经过偏压预处理成核 ,并且其晶化存在一个功率密度阈值 ;当低于这一功率密度阈值时 ,晶化消失 ;当超过这一阈值时 ,纳米晶含量随功率密度的提高而增加 .随着晶化作用的加强 ,电导率增加 .
张洪涛徐重阳邹雪城王长安赵伯芳周雪梅曾祥斌
关键词:4H-SICPECVD纳米电子学光电性质微结构碳化硅
有机发光器件(ITO/TPD/Alq_3/Mg/Al)的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为了研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电性能随工作参数的变化,对ITO/TPD(50nm)/Alq3(50nm)/Mg/Al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器件在低压时属于注入电流限制,高压时为陷阱电荷限制(TCLC)。另外,采用实验数据验证复合理论,发现通过电场数据和电流密度数据(F2/J)能够直接地反映器件量子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
刘陈徐重阳尹盛钟志有王长安
关键词:有机发光器件量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