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恩
作品数: 80被引量:384H指数:11
  • 所属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黄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戴学元
作品数:54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预后 硬脑膜外血肿 CT CT分型
周滨音
作品数:54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预后 脑疝 硬脑膜外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
吴星
作品数:60被引量:286H指数:11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疗效 脑疝 硬脑膜外血肿 脑出血
吕华荣
作品数:57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苯妥英钠 疗效 牙本质过敏 胶质母细胞瘤 磷灰石
方胜
作品数:40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局部热化疗 胶质瘤 脑胶质瘤 颅脑损伤 细胞凋亡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慢性脑积水64例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慢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64例外伤性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术后CT或MRI复查示全脑系统或脑室缩小50例,多数神志、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均有改善,死亡4例。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兵陈登黄前樟陈平安戴学元裴永恩吴星周滨音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婴儿非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婴儿非外伤性颅内血肿较少见。我院自1989年4月~1990年10月经CT证实收治10例无产伤及外伤史的婴儿颅内血肿,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33~73天,均顺产。无产伤及窒息史。妊娠不足月1例,足月妊娠9例。出生后均无明显外伤史,母乳喂养。1例双侧硬膜下血肿的患儿入院前25天曾确诊化脓性脑膜炎。
方胜裴永恩戴学元付正华吴星周滨音
关键词:颅内血肿婴儿
五例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体会被引量:4
1998年
方胜戴学元王从农裴永恩吴星
关键词:脑胶质瘤
神经外科学新进展
2005年
杨兵陈登裴永恩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神经导航系统脑血管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5例报告
2000年
陈登杨兵裴永恩
关键词: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CT
人脑胶质瘤手术加局部热化疗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手术加局部热化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手术加术中、术后间断热化疗等综合治疗 2 4例患者 (综合组 )的资料 ,与同期手术治疗的 46例未行热化疗的脑胶质瘤患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热化疗方法是术中用双极电凝直接加热瘤体残腔化疗药 ,43~ 44℃ ,持续2 5min。术后第 2天始 ,隔日将化疗药注射入埋置于头皮下的Ommaya药囊中 ,并用微波辐射加温 45min ,共 9次。结果 综合组平均生存 3 0 .75个月 ,对照组平均生存 8.85个月 ,综合组较对照组生存年限延长 (P <0 .0 0 1) ,而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 脑胶质瘤术中和术后间断局部热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 ,减少肿瘤复发 ;
方胜袁先厚裴永恩戴学元龚玲玲
关键词:脑胶质瘤局部热化疗微波
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外科疗效的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方法统计金谷分类IVb级和V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各100例)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采用高血压重症基底节-丘脑血肿CT分型法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组总病死率为62%(62/100),低于保守治疗组的92%(92/100;X2=23.744,P=0.000);CT分型Ⅲ~Ⅴ型患者总病死率为84.21%(32/38),高于Ⅰ-Ⅱ型的48.39%(30/62;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0);开颅手术组患者总病死率为54.41%(37/68),低于非开颅手术组的78.13%(25/32;X2=7.920,P=0.048)。结论金谷分类IVb级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积极施行手术治疗,而Ⅴ级患者应慎行手术,需结合患者年龄(〈60岁)、脑疝症状出现时间(发病时间〉12h)、CT分型(Ⅰ~Ⅱ型)及是否伴有全身性疾病(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糖尿病)等多项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裴裴匡良洪黄光辉裴永恩周滨音吴星胡胜吕华荣姚益群
关键词:高血压性基底神经节神经外科手术
影响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附484例报告)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484例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脑疝症状者手术死亡率7.7%,有脑疝症状者死亡率21.3%。手术距脑疝发生时间<1h死亡率8.2%,1~2h死亡率40.0%,>2h死亡率72.2%。结论影响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较多,除脑疝形成及手术距脑疝发生的时间外,创伤性低血压、合并脑损伤的程度、呼吸功能不全、大面积脑梗塞、血糖与血浆渗透压升高及肝功能异常等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王保华惠国桢裴永恩戴学元周滨音吴星郜宪礼李晓明饶斌查昀
关键词:硬脑膜外血肿颅脑损伤脑疝预后
极重型基底节出血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极重型基底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极重型基底节出血患者根据金谷分类法、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金谷分类法IVb级患者70例中死亡40例,病死率为57.1%,Ⅴ级患者30例中死亡22例,病死率为73.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Ⅰ-Ⅱ型患者病死率为48.4%(30/62),低于Ⅲ~Ⅴ型患者的病死率[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54.4%(37/68),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78.1%(25/32),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患者ADL分级:开颅手术组Ⅰ级6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0例,Ⅴ级37例;微创手术组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5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于基底节出血2h内(其中7例≤1h)出现脑疝症状,手术治疗后仅2例生存,病死率为87.5%;而基底节出血12h后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26例,治疗后存活16例,病死率为61.5%,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时间间隔≤1h的40例患者中18例死亡,病死率为45.0%;而时间间隔〉4h的12例患者术后全部死亡,病死率100.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的因素有金谷分类法分级、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等。
吕华荣裴永恩付丹周滨音吴星胡胜姚益群胡玮汪凌
关键词:脑出血脑疝预后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及分型,评价CT分型对判断临床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合临床进行CT分型,并与临床预后作对比分析。结果将外伤性脑梗死分为5型:Ⅰ型,腔隙性梗死型(n=44);Ⅱ型,单脑叶型(n=20);Ⅲ型,多脑叶型(n=15);Ⅳ型,挫伤出血型(n=15);Ⅴ型,小脑与脑干型(n=8)。其中Ⅰ~Ⅱ型疗效较好,Ⅲ~Ⅴ型病情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结论外伤性脑梗死CT分型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邵良仕祝军李钧陈惠娟肖友梅黄为宁裴永恩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CT表现临床预后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