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松柏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张抒扬

- 作品数:487被引量:3,40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罕见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 张竹花

- 作品数:105被引量:86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 金征宇

- 作品数:763被引量:6,058H指数:3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CT 体层摄影术
- 孔令燕

- 作品数:70被引量:66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王怡宁

- 作品数:147被引量:1,05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健康体检人群胃肠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6
- 2021年
- 分析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胃肠镜检查发现的病变及病变间的关系。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体检中心1663例胃镜检查的结果,结合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对各疾病的检出率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别为1240例(74.6%)和423例(25.4%),40岁以上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多见。其他常见疾病包括胃体和(或)胃窦糜烂、胃底腺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胆汁反流等。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和胃癌均为早期病变。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息肉为常见病变,包括结肠腺瘤382例(23.0%),增生性息肉217例(13.0%),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直肠癌占0.7%。结肠憩室和结肠黑变病更常见于>40岁者。结肠腺瘤以男性多见,结肠黑变病以女性多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快速尿素酶检查阳性率为32.2%。HP感染与胃底腺息肉无明确相关性(P=0.329)。胃底腺息肉与结肠腺瘤、结肠癌之间无明确相关性(P=0.152,P=0.616)。胃肠镜检查在消化道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早诊早治方面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其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 赵莉李文彬罗庆锋关玉霞林松柏吴晰
- 关键词:年龄分布性别分布
- 普通成年人群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波动性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普通成年人群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 GADA)阳性波动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索北京协和医院健康管理数据库,分析2014—2019年进行过两次以上GADA检测成年人的阳性变化情况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共5 736人纳入研究,50人(0.9%)的GADA曾经阳性过,持续阳性12人,波动阳性38人。第一次检测阳性的20人40%后来抗体转阴。持续阳性者的GADA滴度为85.5(35.5,835.0)IU/ml,高于波动阳性者的滴度12.9(11.3,15.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GADA持续阴性组比,GADA曾经阳性组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水平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DA持续阳性和波动阳性组之间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均提示GADA阳性不是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因素。男性、年龄增长、体重指数增加、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尿酸降低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我国普通成年人群中的GADA阳性有较大转阴的可能。成年人群中GADA波动阳性和持续阳性者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GADA阳性可能不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 李婧林松柏邓垂文
-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 粟粒性结核一例
- 2008年
- 患者男,76岁,因咳嗽、咯痰2个月余于2007年6月22日入院。患者同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痰,偶有痰中带血丝;5月在外院行体格检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以双上肺为著,右上肺陈旧结核;血红细胞沉降率(ESR)87mm/1h;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硬节直径1.5cm×1.2cm,可疑小水泡;肺癌筛查未见明显异常。
- 曹欣欣李梦涛赵大春林松柏盛瑞媛
- 关键词:粟粒性结核红细胞沉降率纯蛋白衍化物痰中带血结节状阴影结核菌素
- Ⅱ型黏多糖病合并心肌病变一例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关节活动受限27年、加重伴活动后气短1年入院。患者27年前其家长发现患儿全身多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当时无关节疼痛,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现关节发育明显异常,并因此影响日常活动。
- 朱燕林林松柏郭立琳方理刚
- 关键词:心肌疾病
- 便血--思考病例答案被引量:1
- 2008年
- 杨德彦刘晓红林松柏
- 关键词:大量便血思考病例消化道大出血TREITZ韧带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1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12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其中60例患者有常规X线冠状动脉成像作对照。结果以VRT重组像评价图像质量,92例(77%)为1级,22例(18%)为2级,6例(5%)为3级。MPR、MIP及VRT重组像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所有1级、大部分2、3级以及部分4级分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150%狭窄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8%。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对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王怡宁金征宇孔令燕宋兰张竹花张抒扬林松柏牟文斌王沄赵文敏郭家武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主动脉瓣钙化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的形成因素和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590例行冠脉造影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0例患者中有285例(48.3%)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钙化,与非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相比年龄更高[(68.3±9.4)岁vs.(59.2±9.9)岁,P=0.000)],高血压(73.0%vs.61.0%,P=0.002)和糖尿病(36.8%vs.24.9%,P=0.002)患病率更高,同时收缩压[(132.6±20.8)mmHgvs.(126.1±16.8)mmHg,P=0.000]和血肌酐值[(107.6±69.3)μmol/Lvs.(94.3±19.5)μmol/L,P=0.001]更高。479例(81.2%)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其年龄更高[(64.2±10.6)岁vs.(61.0±10.8)岁,P=0.006],男性比例(69.3%vs.49.8%,P=0.000)、吸烟比例(56.6%vs.31.5%,P=0.000)、主动脉瓣钙化比例(52.0%vs.34.5%,P=0.001)更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主动脉瓣钙化预测冠心病发病的OR值为2.955(95%CI1.767~4.942)和1.860(95%CI1.063~3.256)。结论主动脉瓣的钙化形成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肌酐水平密切相关,主动脉瓣钙化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 韩业晨林松柏田庄杨明曾勇郭丽琳朱文玲方全
- 关键词:主动脉瓣钙化超声心动图冠心病
- 老年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2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者,检查前均未口服倍他乐克准备。分为老年组126例,年龄60~91岁,对照组例74例,年龄38~5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平均心率和屏气时间、平均钙化积分值、图像质量评价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胸闷、胸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陈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钙化积分值、〈50%及≥50%狭窄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老年组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平均心率和屏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图像质量为1级、2级和3级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别为96.5%、2.3%和1.2%,与对照组(97.1%、2.0%和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方法。在无需口服倍他乐克准备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可做为老年患者冠心病常规检查有效方法之一。
- 林松柏张竹花李冬晶张抒扬金征宇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老年患者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成像研究
- <正>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用于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操作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口服倍它乐克控制心率后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平扫图像行冠...
- 孔令燕金征宇张抒扬张竹花李冬晶林松柏严晓伟
- 文献传递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重组时相和心率的关系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因其无创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应用的16层及64层螺旋CT由于时间分辩率有限,当心率快时容易产生心脏搏动伪影,导致约12%的冠状动脉节段无法评价而使诊断准确率降低。临床...
- 王怡宁赵文敏金征宇孔令燕张竹花宋兰张抒扬林松柏牟文斌王法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冠心病心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