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真
作品数: 56被引量:216H指数:9
  • 所属机构: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李东力
作品数:126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勒部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二氧化氯 杀菌效果 消毒剂 流行病学调查
陈春田
作品数:109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消毒剂 二氧化氯 杀菌效果 熏蒸 硫酰氟
刘国平
作品数:184被引量:415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蠓科 双翅目 吸血蠓 库蠓属 种群组成
王亚玉
作品数:41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勒部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剂 氧化电位水 杀菌效果 流行病学
宋承辉
作品数:27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勒部
研究主题: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 凋亡诱导作用 细胞凋亡 二氧化氯 大肠杆菌
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帐诱、挥网和灯诱收集蚊虫。结果 在东北中俄边境 10市 (县 )采获蚊虫 4属 39种 ,大兴安岭亚区 ( 2县 )分布 2 5种 ,长白山亚区 ( 8县 )分布 37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的活动季节为 12旬 ,刺螫伊蚊仅为 6旬 ;刺扰伊蚊在整个活动季节有 2次高峰 ,即 6月下旬和 9月中旬 ,刺螫伊蚊仅有 1次高峰 ,在 5月下旬。两种伊蚊昼夜 2 4h均有刺叮活动 ,一日有 2次活动高峰 ,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 1~ 2h。结论 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的区系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刘国平李东力王继群刘希真陈春田谢怀江
关键词:蚊种生态习性区系媒介昆虫
二氧化氯杀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影响因素试验观察被引量:15
1999年
400mg/L二氧化氯溶液杀灭布片上大肠杆菌O157:H7的D值为1.53min,浓度系数为1.36,温度系数为1.63。溶液呈酸性时,杀菌效果较好,pH值>7者明显下降。当菌悬液含20%小牛血清时,杀菌作用明显减弱。
刘希真陈春田宋承辉李岩王春梅
关键词:二氧化氯影响因素大肠杆菌肠出血性
应用载体法观察甲醛熏蒸HBsAg的破坏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为指标,评价甲醛气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灭活作用。方法 用直径为1cm的原型钢片、乳胶片和1.5cm ×1.5cm麻布片制备3种载体片,在每个载体片上滴加含纯化HBsAg2μg的悬液。在熏蒸橱内4角和中间放置载体片,用高锰酸钾氧化多聚甲醛产生甲醛气体熏蒸,在含1%小牛血清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0.5%双甲酮和0.3%吗啉为回收液,用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sAg。结果 在温度为25℃、湿度为75%、消毒时间为2h条件下,随多聚甲醛消毒剂量的增加,消毒效果增强。多聚甲醛剂量为15g/m3时,可将乳胶、布片载体上HBsAg破坏(S/N≤2.1),达到20g/m3时,可将3种载体上的HBsAg破坏。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多聚甲醛消毒剂量为10g/m3时,随消毒时间的延长,消毒效果增强;达到5h时,可将乳胶、布片载体上的HBsAg破坏,对钢片载体上的HBsAg达不到消毒效果(S/N>2.1)。结论 多聚甲醛经用高锰酸钾氧化产生的甲醛气体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经一定消毒时间,对HBsAg有较好的破坏作用,物品表面粗糙比表面光滑消毒效果好。
李鹏飞叶丽杰孙文娟李东力刘希真
关键词:甲醛熏蒸HBSAG乙型肝炎
非吸附型稳态固体二氧化氯性能的试验观察
2003年
刘希真陈春田李东力刘国平王春梅鲍立峰周国钧
关键词:消毒剂稳定性杀菌效果
我国东北三省吸血蠓的区系分布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东北 3省吸血蠓的区系分布。方法 采用帐诱、灯诱和挥网法采集蠓 ,收集东北 3省吸血蠓研究文献。结果 东北 3省的吸血蠓现知有 2属 10亚属 76种 ,其中辽宁省有 48种 ,吉林省有 2 9种 ,黑龙江省有 45种。东北区分布 74种 ,其中大兴安岭亚区分布 2 3种 ,长白山亚区分布 60种 ,松辽平原亚区分布 3 0种 ;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分布 8种。结论 为东北 3省吸血蠓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刘国平李东力王继群陈春田刘希真王亚玉
关键词:东北三省吸血蠓区系分布蠓科
过氧乙酸低温消毒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为筛选出过氧乙酸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防冻剂 ,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测定了不同防冻剂对杀菌作用的影响。结果 ,氯化钠、醇类可作为过氧乙酸低温消毒防冻剂。以体积分数 33%乙醇为防冻剂的过氧乙酸溶液 ,在- 2 0℃条件下 ,用 2 0g/L过氧乙酸作用 6 0min ,对布片上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达 99.96 %以上。各种防冻剂对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繁殖体影响不大 ,对细菌芽孢杀灭试验时 ,以乙醇为防冻剂时过氧乙酸溶液杀菌效果最佳。
刘希真陈春田李东力刘国平王亚玉
关键词:过氧乙酸防冻剂消毒乙醇
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灭活方法与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前对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灭活方法虽然较多,但从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较完整地保留血液成分的活性和功能上看,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只能依据处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病毒灭活方法。本文就几种主要的病毒灭活方法及其处理后终产品在病毒安全性方面作一综述。 1 有机溶剂/洗涤剂法(S/D法) S/D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
陈春田刘希真李东力
关键词: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化学消毒剂
二氧化氯两种剂型的性能比较被引量:14
2000年
采用平行试验,对液体与固体剂型稳定态二氧化氯消毒应用液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作用7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100%的二氧化氯浓度,两者分别为130mg/L与200mg/L。将液体、固体原剂置 54℃下存放 2周,二氧化氯下降率分别为 3.5%与 55%。以两者含二氧化氯 500 mg/ L溶液分别浸泡金属片 72 h,液体剂配制液对不锈钢、碳钢、铝与铜的腐蚀速率分别为 0.013、 0.263、0.986、1、067 mm/a,固体剂者分别为0.012、0.910、0.170、0.012 mm/a。
陈春田刘希真宋承辉李东力鲍立峰
关键词:二氧化氯剂型稳定性腐蚀性
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中DNA漏出的实验观察被引量:6
2002年
陈春田李东力刘希真刘政晖鲍立峰周国钧
关键词:二氧化氯细菌DNA
二氧化氯对地表水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了解二氧化氯对地表水消毒效果 ,为实际应用尤其是部队野外作业时的饮水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研究二氧化氯对地表水消毒前后水样的浊度和嗅阈值的变化 ,比较了二氧化氯与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含酚污水除臭的差异。测定了二氧化氯对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噬菌体f2的杀灭效果。结果 二氧化氯对地表水的降浊效果明显 ,除臭率为 5 0 %~ 80 %。当水中含酚时 ,与二氯异氰尿酸钠处理水相比 ,二氧化氯除臭效果更佳。 10mg/L的二氧化氯对湖水和较清洁河水作用 30min ,能完全杀灭其中的细菌 ,对污染较重的河水中的细菌 ,杀灭率为 99 9%。消毒处理后大肠菌群指标均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3/L)。 1mg/L二氧化氯对含1 414× 10 4 pfu/ml大肠杆菌噬菌体f2 的湖水作用 1h ,灭活率为 99 9%。结论 二氧化氯对地表水降浊除臭作用明显 ,消毒后细菌学指标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李东力陈春田刘希真王春梅
关键词:二氧化氯氯制剂浊度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