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双
-

-

- 所属机构:暨南大学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 包佳巾

- 作品数:13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疱疹后神经痛 红外热图 三叉神经 星状神经节 注药治疗
- 杜雯琼

- 作品数:9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疱疹后神经痛 红外热图 顽固性 星状神经节 注药治疗
- 汤达承

- 作品数:12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疱疹后神经痛 红外热图 顽固性 星状神经节 注药治疗
- 魏星

- 作品数:6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PCEA 临床亚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血流分布 红外热图
- 罗福荣

- 作品数:14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预先镇痛 吗啡 异丙酚 人工流产 术后止痛
- 硬膜外腔吗氟合剂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吗氟合剂术后止痛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腔止痛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例 :M组止痛剂为吗啡 2mg ,M +Dr组为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观察两组有效止痛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 ,注药前、注药后 0 .2 5、0 .5、1、2、3、5h及疼痛后R、VT、MV和SpO2 变化。结果 :M +Dr组有效止痛时间明显延长 ,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 ,R、VT、MV下降较M组提前 ,但下降幅度相仿 ,无明显缺氧表现。结论 :硬膜外腔氟哌啶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对吗啡的敏感性 ,使其更容易产生呼吸抑制 。
- 罗福荣冯志顺赵丹明王家双
- 关键词:硬膜外腔通气功能手术后止痛
- 神经性疼痛与免疫学因素
- 目的:神经性疼痛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紊乱、异常或疾病状态,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或机制十分复杂, 究竟哪些关键因素起支配作用?在哪些过程是处于可逆性状态?我们仍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如何进一步尽快阐明神经性疼痛的产生机制并...
- 王家双
-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免疫学因素神经系统
- 文献传递
- 臭氧介入复合治疗顽固性疱疹后神经痛5年随访研究
- 目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已经发现有四种临床亚型,其中激惹型比例最高,而躯体部则是临床上多数患者发病部位.本文报道使用一组以臭氧介入为主的规范化诊疗方案用于顽固性、激惹型、躯干部疱疹后遗神经痛的5年随访结果.方法 本组统计2...
- 王家双魏星包佳巾杜雯琼汤达承吴秋韵张雪丰黄穗翔
- 关键词:臭氧介入治疗红外热图
- 慢性疼痛诊疗中的几个问题——一位从事疼痛诊疗工作医师的意见被引量:4
- 2005年
- 王家双
- 关键词:慢性疼痛病理学变化心理异常
- 顽固性躯体部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临床示范诊疗方案
- 王家双陈军
- 脉冲射频用于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脉冲射频为主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疼痛科住院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门诊患者30例,观察药物及脉冲射频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性质、患区遗留症状和睡眠质量。结果:患者主诉头面部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为主。激惹型42例,麻痹型18例,平均VAS评分为8.2分。药物组患者治疗后平均VAS评分为5.4分。经过加用2次脉冲射频治疗(2Hz4,0℃1,20s)平均VAS评分为3.3分。经过14~18个月的随访,脉冲射频组疗效稳定。结论:本组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结果表明:加用脉冲射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效果比较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魏星王家双包佳巾
- 关键词:脉冲射频
- 纯氧吸入对肺巨噬细胞的影响
- 1996年
- 氧疗是各临床学科医疗实践中常规疗法之一,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人们早就注意到高浓氧可能对组织、细胞产生不利影响.为探讨此专题,以纯种兔为模型,连续4小时纯氧吸入后,通过电镜观察表面微形态、亚细胞结构、粘附、吞噬和杀菌功能和细胞内ATP含量等指标,发现吸氧后肺巨噬细胞趋于变圆,伪足伸展及表面突起减少,但表面结构无损害性变化出现,亚细胞结构也无明显异常。作为其主要功能的吞噬、杀菌功能未明显受抑制,而细胞粘附功能和ATP含量则显著降低。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连续4小时纯氧吸入后未对肺巨噬细胞防卫功能产生显著的损害作用。
- 王家双
- 关键词:巨噬细胞电镜杀菌ATP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诊疗的思考被引量:21
- 2011年
- 一个新型临床学科如果要体现核心价值就需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疾病、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作为最有代表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之一,也是疼痛学科核心疾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仍然是各地新建立疼痛科面临的主要挑战,临床规范化治疗不仅能够提高疗效,避免医源性副作用,也是切实体现本学科在此领域核心价值的标尺。本文主要从临床角度讨论目前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新观念、思路、方法以及存在问题,以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王家双
- 关键词:疱疹后神经痛
- 神经妥乐平及连续星状神经节注药治疗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 目的:三叉神经区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种特殊的临床类型,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为剧烈的疼痛疾病之一.本文报道使用神经妥乐平及连续星状神经节注药(CSB)方法对比常规用药方法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 王家双魏星包佳巾杜雯琼汤达承吴秋韵
- 老年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临床诊疗被引量:32
- 2014年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老年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之一,病因学较清楚,即因感染或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激活之后造成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而产生疼痛,在中、老年人群多发,因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在全球仍然被视为当前富有挑战性的医学难题之一[1-2],且规范PHN的临床诊疗应成为当务之急[3].
- 王家双陈军
- 关键词:诊疗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