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正军
-

-

- 所属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田鹏飞

- 作品数:72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_DNA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 李彩东

- 作品数:139被引量:4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型肝炎病毒 珠子草 HBV_DN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吴斌

- 作品数:71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HBV_DN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徐杰

- 作品数:35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实验室 铁蛋白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 刘学梅

- 作品数:19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慢性HBV感染者 HBV感染者 外周血 HBVDNA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实验室被引量:5
- 2009年
- 进入21世纪,医院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验室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构建和谐的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的主体是人所组成,其次是仪器与试剂。其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和医生,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实验室人员与患者的和谐、与临床医生的和谐以及实验室内部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才是建立和谐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如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一样,本院构建和谐实验室是一个时期内相当重要的主旋律。构建和谐实验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把它做好。
- 段正军徐杰李惠军田鹏飞
- 关键词:实验室医院管理
- 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以不同临床分型和自然史分期为背景,对兰州地区724例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和病毒复制作量化检测研究。结果在所有临床类型中,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数值均高于正常,且最高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Ⅳ、PⅢNP均以HBeAg(+)CHB组最高。按乙型肝炎自然史分期,PⅢNP、CⅣ在免疫清除期最高且CⅣ在HBeAg及HBV-DNA(+)组中均值都高于HBeAg及HBV-DNA(-)组。四项指标均为HBeAg(+)CHB组高于HBeAg(-)CHB组,但仅有HA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Ⅳ与HBV-DNA以及HBV-M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其可以间接反映肝损害程度以及病毒复制水平。
- 吴斌李彩东段正军田鹏飞李惠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临床分型
- PCR荧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型肝炎(HBV)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了解该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通过荧光探针识别基因型特异性序列,采集分析荧光信号确定病毒基因型,并分别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60.2%,其次为B型占31.6%,B、C混合型占6.0%,未分型占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lg拷贝/ml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lg拷贝/ml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基因型患者的ALT(130.16±197.19)U/L高于B基因型(125.6±145.02)U/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 吴斌李彩东段正军田鹏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如CA19-9)、铁蛋白(SF)三者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CA19-9、SF的含量。结果血清AFP、CA19-9、SF在PHC时的阳性率分别为70.5%、64.1%、和57.7%,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FP、CA19-9、SF3项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段正军徐杰刘学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放射免疫分析
-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铁蛋白(SF)、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联合检测对肝炎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242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SF;用循环酶速率法分析测定TBA;用速率法分析测定ALT。并设立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各组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SF、TBA、ALT 7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血清HA、LN、PCⅢ、ⅣC和SF以中、重度慢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而TBA、ALT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联合SF、TBA及ALT检测在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程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田鹏飞徐杰段正军
- 关键词:层黏连蛋白铁蛋白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
- 148例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肝炎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荧光基因型分型方法对甘肃地区HBV感染者中148例肝硬化(LC)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分型。结果基因型在LC患者中的分布:B基因型39.86%(59/148),C基因型57.43%(85/1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36);C基因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t=1.99,P<0.05);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χ2=13.33,P=0.000)。结论甘肃地区LC患者主要有B、C两种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基因型与肝病的严重性有关。
- 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型肝硬化
- 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与ALT、HBV-M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地区724例慢性HBV感染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10mL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V表面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HBV e抗体(HBeAb)、抗HBV核心抗体(HBcAb);采用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浓度。结果 724例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238例(32.87%),HBeAg阴性486例(67.13%),HBV DNA阳性469例(64.78%),HBV DNA阴性255例(35.2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eAg、HBcAg及ALT水平最高,而其HBeAb水平最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正相关(r=0.463,P=0.000),HBeAb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负相关(r=-0.227,P=0.001),HBcAb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变化无相关性(r=-0.062,P=0.366),HBV DNA载量与ALT呈明显正相关(r=0.138,P=0.028),ALT水平与HBeA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00,P<0.01),ALT水平与HBeA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156,P=0.001),ALT水平与HBcA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7,P=0.715)。结论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HBeAg和ALT三者呈明显正相关,HBeAb与HBV DNA载量、ALT水平呈负相关。
- 李彩东吴斌田鹏飞段正军李惠军
-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应用PCR-LDR法比较2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耐药突变和基因型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上海和兰州2个地区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耐药突变和基因型的比较及关系。方法取上海和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和325例的血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反应检测技术(LDR)法对常见的7种耐药突变位点和B型、C型两种型别进行检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个地区均以C型为主,上海、兰州分别为79.3%、81.4%。(2)上海地区突变比率(48.9%)高于兰州地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地区耐药突变均以拉米夫定突变为主,占75.7%(153/202,上海68/92,兰州85/110),2个地区导致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位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地区的阿德福韦耐药位点均以rtA181T/V为主,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是否耐药突变与基因型无相关性,C基因中上海地区的突变比率(49.0%)高于兰州地区(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种耐药比率在与基因型无相关性。结论上海、兰州2个地区在基因型分布上相似,上海地区发生耐药比率更高,2个地区均显示发生耐药与否以及耐药类型与基因无关。
- 丁彬彬段正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基因型
- 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其中HBV携带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8例,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2例,正常对照4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HA、LN、PⅢNP、C-Ⅳ在HBV携带者、CHB、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测定值升高的顺序为: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CHB>HBV携带者。结论:应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导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损伤性的良好检测方法。
- 梁新宇田鹏飞段正军
- 关键词:肝纤维化化学发光法
- 肝病患者血清中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定量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肝病患者血清AFP和CEA含量,光电比色法测定TSGF的含量。结果AFP在原发性肝病升高较为明显,阳性率可达86.6%;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分别为54.4%和40.0%。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定时联合检测AFP、CEA、TSGF含量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疗效观察以及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 段正军田鹏飞
- 关键词: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恶性肿瘤相关物质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