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文
-

-

- 所属机构:中国气象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郑国光

- 作品数:133被引量:1,08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 秋季 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 苏正军

- 作品数:85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人工影响天气 催化剂 云室 人工增雨 冰晶
- 王广河

- 作品数:62被引量:5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人工增雨 人工影响天气 数值模拟 层状云 个例分析
- 楼小凤

- 作品数:63被引量:4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人工影响天气 催化 对流云 微物理方案
- 胡志晋

- 作品数:84被引量:78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人工增雨 中尺度 对流云 催化
-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被引量:60
- 2006年
- 不同的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社会影响差别很大。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和2002年出现的32次降雹时伴随出现的天气现象分类和对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图像特征的分析统计,得出“大风区”、“中气旋”是经常出现降雹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特征。“大风区”常伴随出现强风冰雹,而“中气旋”则常伴随出现暴雨冰雹,这对于判别冰雹云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是有指示意义的。
- 王令郑国光康玉霞房文卞素芬许焕斌
- 关键词: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
- 人工增雨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
- 郑国光郭学良姚展予肖辉王广河洪延超楼小凤刘奇俊房文马舒庆
- 该项目在中国人工增雨综合探测和作业技术、数值模式技术、催化播撒技术、检验与评估技术、综合技术集成等5个方面有突破性技术创新:人工增雨综合探测和作业系统,解决了空地资料实时交换、作业指挥和更复杂条件下的探测与播撒问题;可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增雨技术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 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冷云催化剂
- 2023年
- 燃烧型催化剂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使用的最主要的催化剂之一,主要用于人工增雨和人工防,提高催化剂的成核率是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的冷云催化剂配方。鉴于此,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吉林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内蒙古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了2011年度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项目“人工增雨(雪)催化剂定量检测、改进与业务应用”。
- 王广河房文苏正军党娟刘伟周述学
- 关键词:公益性行业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科学
-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总体设计与实施被引量:1
- 2021年
- 梳理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思路,归纳了设计中所重点考虑的三个技术系统和技术措施,总结了项目建设模式与经验,可为后续区域人影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集明陈添宇陈宝君顾青峰殷占福段婧李宏宇李德泉方春刚房文尹宪志李林桑建人李抗抗
- 关键词:人影
- 物联网在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研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条码、二维码和射频电子标签标识、射频扫码技术、声光电自动感应技术、GPS/GIS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从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作业的全程监控。在北京、陕西、贵州、河南4个地区进行试点开发研究,根据有源/无源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条形码、火箭弹/高炮炮弹以及信息采集技术分别开展不同技术模式的应用试验,将弹药信息按照统一格式汇集至国家级物联网系统,有效提高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结合有效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大范围内的作业数据自动化采集及地面作业信息实时监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和业务信息化现代化程度,对全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物联网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车云飞房文李宏宇李德泉
-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条形码射频技术RFID
- 对流云冷暖云催化数值模式研发与应用
- 2024年
- 云降水和催化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理论、播撒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静力催化、增雨和防的正相关催化效果、微物理过程和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催化时间窗口、催化效果和过量催化概念等方面。1979年以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发展了多种对流云和层状云模式;20世纪80年代,相继发展了双参数混合相层状云模式和双参数混合相对流云模式。
- 楼小凤孙晶史月琴房文苏正军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动力过程双参数
- 青海秋季对流云降水及催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利用CAMS三维对流云模式和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对自然云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就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冰晶是霰产生的主要来源,冰霰自动转化是霰产生的最主要方式,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增长,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人工播撒催化剂应在冰核活化过程大量开始以前进行,以达到增加冰晶浓度,消耗过冷云水,从而增加降水的目的。
- 房文郑国光何观芳
- 关键词:对流云数值模拟
- 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冷云催化剂
- 王广河房文苏正军党娟刘伟周述学
- 燃烧型催化剂是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使用的最主要的催化剂之一,主要用于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提高催化剂的成核率是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为提高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的冷云催化剂配方。鉴于此,...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 冰雹生长物理过程参数化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对冰雹生长物理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都表明 ,冰雹生长过程中表面热量与质量传输决定了冰雹生长率及其结构特征。然而 ,许多模式研究者在冰雹的热量平衡方程中 ,关键的热传输系数一直引用Ranz和Marshall在小雷诺数下对水滴蒸发的测定结果进行外推 ,与实际的冰雹状况差距较大。本文利用郑国光在与实际冰雹尺度相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内 ,对热传输系数的测定结果 ,进行参数化处理 ,应用于胡志晋等的一维及三维冰雹生长模式 ,结果发现冰雹的融化、蒸发、干湿增长都有很大不同。其中冰雹的融化率比原模式大 12 %~ 5 0 % ;冰雹的蒸发率比原模式大 10 %~ 2 0 0 % ;冰雹的干湿增长率增大 10 %~ 40 %。
- 房文郑国光胡志晋
- 关键词:冰雹参数化数值模拟热传输融化率
- 巨核对暖云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利用耦合了新的暖云参数化方案的中尺度模式(MM5),研究了暖云降水中巨核的作用。在这个暖云方案里,先假定一个三模态的气溶胶正态对数分布,然后考虑对流、扩散、云滴和雨滴的核化(非核化)过程,再由气溶胶质量的预报量显式地计算出气溶胶的数浓度。选择了华北地区2005年6月25~26日的一次弱冷锋过程,并以此研究了巨核对云和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巨核具有增强雨滴的凝结、碰并和云雨自动转化过程的作用,使得云滴数减少高达40%,云水减少达20%,云滴有效半径增加高达30%左右。在污染和清洁环境下巨核均可增加降水。
- 房文郑国光
- 关键词: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