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洁
-

-

- 所属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焦作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宋明霞

- 作品数:25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晚期胃癌 小细胞肺癌 卡铂 顺铂
- 赵晓光

- 作品数:22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晚期胃癌
- 李静

-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黄连素 结直肠癌细胞 结直肠癌 凋亡 增殖
- 袁龙

- 作品数:34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肿瘤 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 腹腔镜检查
- 王花花

- 作品数:14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增殖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直肠癌 TACE 肝动脉栓塞化疗
- 乳腺疾病患者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的病变组织清除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肿瘤、乳腺腺病等乳腺疾病患者通过经乳晕切口的乳腺手术治疗对其病变组织清除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焦作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治疗的患者中选出60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治疗选择的不同为标准将其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乳腺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变组织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对比。结果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病变组织清除不完全,病变组织清除率高达93.3%,比对照组患者的73.3%更高。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乳晕异常、切口感染情况的各1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共计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彻底地清除病变组织,提高病变组织清除率,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甜朱涛徐洁
- 关键词:乳腺疾病
- 乳腺实质内淋巴结四例误诊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实质内淋巴结的临床意义、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乳腺实质内淋巴结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已发表文献资料。结果4例乳腺实质内淋巴结误诊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误诊为多灶性乳腺癌,2例误诊为乳腺良性肿物。结论乳腺实质内淋巴临床上多于乳腺钼靶或乳腺超声检查时无意中发现,可见于乳腺良性病变、肿瘤转移、乳腺淋巴瘤和乳腺癌。乳腺实质内淋巴结转移预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 徐洁朱涛程尧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 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4例误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至2017年医院收治的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乳腺癌保乳术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术后给予化疗及全乳放疗。1例发生在手术区域,3例发生在非手术区域。2例误诊为乳腺炎,2例误诊为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发病率较高。全乳放疗可能会导致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发生率增高。
- 朱涛徐洁田甜牛飞
- 关键词:脂肪坏死保乳术后乳腺肿瘤放疗
- 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在修复乳房缺损中的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修复乳房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观察组予以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乳头到中线距离、乳头到胸骨上窝距离、乳房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乳头到中线距离、乳头到胸骨上窝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乳房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修复乳房缺损中应用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对患者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田甜朱涛徐洁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乳房缺损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用于初治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治疗初治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PT-11 65mg/m2,静滴,第1、8天;DDP 25mg/m2,静滴;第1~3d。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4例患者中CR5例,PR21例,总有效率RR76.5%,无进展生存期(PFS)5.4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仅3例出现III度腹泻。结论 CPT-11联合DDP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是安全及有效的,毒性可耐受,迟发性腹泻是可以控制的。
- 赵晓光宋明霞徐洁
- 关键词:伊立替康顺铂小细胞肺癌
- 超声引导下不同标记法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物病灶切除准确率及切除组织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标记法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物病灶切除准确率及切除组织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确诊的100例存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物病灶(NB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亚甲蓝组(n=50)和对照组(n=50),亚甲蓝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后手术切除,对照组采用超声体表标记定位后手术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和切除组织量;比较两组的切除病灶准确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甲蓝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以及切口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80、6.281、7.169,均P<0.05)。亚甲蓝组切除组织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27,P<0.05)。亚甲蓝组切除病灶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标记切除不可触及乳腺肿物病灶的效果优于体表标记定位。
- 朱涛徐洁田甜程尧
- 关键词:超声引导
- 2017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甲状腺癌筛查推荐声明解读被引量:5
- 2018年
- 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高于其他肿瘤,但死亡率却没有相应改变。甲状腺结节已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甲状腺结节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也随之增加。2017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发布了甲状腺癌筛查推荐声明更新。声明指出:反对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甲状腺癌筛查。本文对2017年USPSTF甲状腺癌筛查推荐声明的更新部分给予解读。
- 朱涛徐洁田甜牛飞安常明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
- 乳腺癌化疗HBV再激活患者肝功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和肝功能受损情况,分析影响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接受化疗治疗的2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激活组60例和HBV未激活组2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化疗方案、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基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基线HBV DNA等资料,归纳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滴度,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结果 298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HBV再激活60例(20.13%)。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血清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高于化疗前(P<0.05);HBV激活组患者化疗后的HBsAg滴度、HBeAg滴度、ALT、AST和TBiL变化水平分别为(2 786.43±157.69)IU/ml、(64.87±6.15)IU/ml、(50.63±7.97)U/L、(44.72±6.82)U/L和(13.42±1.83)μmol/L,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P<0.05);基线HBV DNA阳性(OR=1.992,P=0.025)、基线AST升高(OR=1.923,P=0.037)和基线ALT升高(OR=2.063,P=0.012)是乳腺癌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HBV再激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需重点关注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
- 田甜吕鹏威张洁朱涛徐洁
- 关键词:乳腺癌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化疗
- 黄连素与miRNA-29b-3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25、50、100、150和200μmol/L的黄连素处理HCT-116细胞24、48 h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和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Caco-2细胞中miRNA-29b-3p相对表达量及黄连素干预后HCT-116细胞中miRNA-29b-3p表达水平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HCT-116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150μmol/L黄连素处理48 h后的HCT-116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miRNA-29b-3p过表达和低表达对HCT-116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qRT-PCR法检测发现,HCT-116细胞中miRNA-29b-3p的相对表达量,低于Caco-2细胞和NCM460细胞,黄连素干预后HCT-116细胞中miRNA-29b-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150μmol/L黄连素处理48 h后,HCT-116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miRNA-29b-3p过表达可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miRNA-29b-3p低表达可逆转黄连素对HCT-116细胞的抑增殖和促凋亡作用。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促进miRNA-29b-3p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李静李治国王花花袁龙徐洁
- 关键词:黄连素结直肠癌增殖凋亡
-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BRAF基因V600E检测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V600E突变是否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经术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统计其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分析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BRAF基因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不具相关性(P=0.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相关性(P=0.136,OR=0.387)。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BRAF基因V600E检测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不具有预测价值。
- 徐洁牛飞程尧朱涛
- 关键词:中央区淋巴结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