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存祥
-

-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韩天富

- 作品数:293被引量:1,35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品种 大豆生产 光周期 编码基因
- 孙石

- 作品数:140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品种 分子改良 启动子功能 氨基酸残基
- 侯文胜

- 作品数:160被引量:62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编码基因 调控植物 蛋白 氨基酸残基
- 蒋炳军

- 作品数:65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氨基酸残基 分子改良 启动子功能 特异性表达
- 武婷婷

- 作品数:55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品种 生育期 温度 蛋白
- 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1201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1201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a)至少含有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854‑2054位核苷酸序列,并且从序列2的第854位开始按照序列2的核苷酸...
- 韩天富陈莉蒋炳军孙石侯文胜吴存祥
- 文献传递
- 甘肃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及地理分布研究
- 2021年
- 甘肃省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大豆品种资源丰富,但甘肃各地大豆品种生育期生态类型并不明确。本试验以25份MG 0~Ⅴ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对照,将从甘肃各地收集到的151个大豆品种在甘肃境内5个生态区进行生育期性状鉴定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甘肃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在MG 00和MGⅥ之间。在所鉴定的品种中,属MGⅣ的比例(44.37%)最高,其次为MGⅤ(29.14%)、MGⅢ(11.26%)、MGⅡ(4.64%)、MG 0(3.31%)、MGⅥ(3.31%)、MG 00(2.65%)和MGⅠ(1.32%)。归属于MGⅢ的品种主要分布在河西灌区,占该区域参试品种总数的47.62%;归属于MGⅣ的品种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陇东旱塬区,占中部地区参试品种总数的56.67%,占陇东旱塬区的63.83%;归属于MGⅤ的品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地区,占该区域参试品种总数的61.40%。根据甘肃不同地区可成熟的最晚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与当地经度、无霜期建立回归方程,推断甘肃省大豆各生育期组的地理分布区间,提出了基于生育期组的甘肃省大豆品种引种方案,以期为甘肃地区大豆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杨如萍宋雯雯韦瑛贾贞魏野畴王立明吴存祥董博张国宏韩天富
- 关键词:大豆地理分布
- 获得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方法及其培养基
- 本发明公开了获得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方法及其培养基。本发明所提供的获得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大豆转基因发状根为外植体I,用诱导大豆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诱导培养所述外植体I,即得到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利用本...
- 韩天富曹东侯文胜吴存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鉴定植物地上营养器官对根系贡献能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植物地上营养器官对根系贡献能力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待测植株嫁接嵌合体和对照植株嫁接嵌合体,所述待测植株嫁接嵌合体的砧木和所述对照植株嫁接嵌合体的砧木来源于同一植物品种,且...
- 韩天富曹晓宁孙石吴存祥侯文胜蒋炳军贾贞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省克拜地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的选择被引量:3
- 2021年
- 克拜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东北北部重要的大豆产区。该地区春季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频发,常导致大豆迟播或补种,正确选择适宜迟播的品种对该地区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分属MG 000、MG 00和MG 0生育期组的14个大豆品种,设置5个播期(5月11日、5月21日、6月2日、6月11日、6月22日),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筛选适合克拜地区迟播补种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等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均呈缩短趋势。除正常播期(5月11日)外,参试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随播期推后而增加,而百粒重则下降。其中,黑河35百粒重反应较敏感,每迟播1 d百粒重降低0.15 g。产量与播期的关系较为复杂,7个品种在5月11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而包括当地主栽品种克山1号在内的7个品种在6月上、中旬播种产量较高;华疆4号(MG-0.2)和克山1号(MG-0.3)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产量较高且稳定,可作为克拜地区救灾补种的优先选择品种;华疆2号(MG-0.5)、黑河51(MG-0.5)产量亦较稳定,可作为该期救灾补种的备选品种;如播期延迟至6月下旬,可选择黑河35(MG-1.1)、黑河49(MG-1.2)等超早熟品种。降水是影响克拜地区大豆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品种和播期选择均应做到"花雨相遇"。
- 张明明张明明杨兴勇张勇薛红李微微宋雯雯吴存祥
- 关键词:大豆播期农艺性状
- 定轴刚齿式茬地种床整备装置
- 定轴刚齿式茬地种床整备装置属于农业机械;在槽型机架焊合的前端和后端部上分别固装三点悬挂架总成和副梁,挡板铰装在槽型机架焊合一侧上部上,可调支架将挡板支撑,在槽型机架焊合内侧下部上沿纵向相互平行且可横向调节地均布安装3-4...
- 陈海涛纪文义王汉羊卢为国吴存祥吴广伟
- 航天搭载和离子束注入对大豆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以北方春大豆主栽品种绥农14的干种子为材料,分别进行航天搭载和低能离子束注入处理。其中,航天搭载在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上完成,离子束注入采用能量为30keV的氮离子,设置4×1016、8×10161、2×1016和16×1016N+/cm2等4个注量水平,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航天搭载和低能离子束注入处理M1代的生物学效应和M2代的变异频率进行研究,以比较两种诱变育种手段诱变效应的异同。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处理M1代的出苗率、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与注量分别为4×1016和8×1016N+/cm2的离子束注入处理无显著差异。航天搭载处理M2代的总变异频率为4.41%,离子束注入处理M2代总变异频率的平均值为5.02%,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种处理M2代中均有早熟、不育、多小叶、矮化、畸形茎、圆形叶片等变异类型,这些相同变异类型的总频率占航天搭载总变异频率的比例为97.3%,占离子束辐照处理总变异频率的比例为89.0%。鉴于两种处理的诱变频率和突变类型相近,但航天搭载的成本高,建议在大豆诱变育种中,可考虑选用离子束注入。
- 郭建秋吴存祥冷建田侯文胜韩天富
- 关键词:航天搭载离子束注入诱变大豆
-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顶端花序发育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结荚习性是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最重要的株型相关性状之一。分别在自然光照、短日照(12 h)、长日照(16 h)条件下, 通过形态观察和解剖学研究, 比较短花序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中黄13、长花序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凤交66-12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中黄24顶端花序分化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出苗后20-24 d即开始顶端花序分化, 分化持续时间12-16 d, 比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分化起始早, 持续时间长; 长花序有限型品种凤交66-12比短花序有限型品种中黄13顶端花序分化的起始时间早, 分化速度快; 无限结荚习性品种顶端花序发育起始日期较晚, 分化时间短。短日照可使大豆顶端花序发育起始时间提前, 分化期缩短, 长日照则相反, 说明光照长度对大豆顶端花序的发育有明显影响。
- 姜妍吴存祥胡珀侯文胜祖伟韩天富
- 关键词:大豆结荚习性解剖学
- 科技示范户论坛成为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亮点
- 2009年
- 宋雯雯侯文胜吴存祥
- 关键词:科技示范户大豆农业科技农业部
- 基于拟南芥AtD-CGS的转基因高蛋氨酸大豆分子育种
- 大豆(Glcine max(L.)Merr.)是人类和动物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来源。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较好满足人类和动物的需求,然而其含硫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含量相对缺乏,限制了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γ-胱硫醚...
- 于洋侯文胜王义鹏吴存祥孙石宋时奎韩天富
- 关键词:大豆转基因蛋氨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