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康
所属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理学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晓宏 作品数:145 被引量:293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纳米线 硅纳米线 有机纳米材料 光诱导电子转移 姜永才 作品数:30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荧光探针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溶液 吡唑啉衍生物 荧光猝灭 汪鹏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67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电荷转移 和光 分子识别 荧光探针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 杨国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吡唑啉衍生物 二苯基 芳基 光物理 吡唑啉 戴光松 作品数:12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光解 硫代 荧光探针 光引发剂 苯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几种常用组分的荧光光谱研究 2004年 利用荧光光谱对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几种常用化学组分的荧光猝灭和光诱导电子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PB和TPD与常用电子传输材料AlQ3在光的帮助下可发生电子转移.根据荧光猝灭的Stern Volmer作图和用单光子记数法测得的荧光寿命而计算得到的猝灭速度常数和扩散速度常数相对应,明确地表明这里的猝灭具有电子转移特征.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彭兆快 陶斯禄 张晓宏 吴世康关键词:荧光猝灭 电致发光器件 光诱导电子转移 纳米SiO_2颗粒表面修饰的有机分子在介质中的光物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Sol Gel方法制得了单分散性很好的球型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通过表面化学修饰法引入了带有荧光发色团的有机分子 ,通过稳态光物理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表面的有机分子在水、乙醇以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悬浮液中的光物理行为 .实验表明 ,纳米颗粒表面有机分子的分散状态是决定其光物理行为的主要因素 .这一结果为设计和开发新型“壳 -核”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 王辉 张晓宏 吴世康关键词:纳米材料 表面修饰 有机分子 二氧化硅 2-芳基苯并噁唑的荧光猝灭和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 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彭兆快 杨国强 吴世康关键词:荧光猝灭 光诱导电子转移 4'-N,N-二甲氨基黄酮类衍生物的发光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994年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s of 4’-dimethyldrinoflavone derivarive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 depends dramatically on the solvent polarity. The reason is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conformations in different solvents. The planar conformation is proved to be favorable to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 addition, results of viscosity-dependent luminescence property show that for compound 3 with the rigidized planar structure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 do not depend on the medium viscosity. But, for compound 1 and 2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medium viscosity evidently,indicating that the rotation relaxation process of benzene ring in the molecule is yery important for the nonradiative decay process of excited molecules of compounds. 汪鹏飞 吴世康关键词:氮基 甲氨基 发光行为 利用荧光探针溶致变色效应研究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层间环境性质 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荧光探针的溶致变色行为,研究了以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化学修饰蒙脱土内腔的极性.清楚地观察到随所用表面活性剂长链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荧光探针N,N 二甲氨基查尔酮在蒙脱土内的荧光光谱峰值波长移向短波,表明蒙脱土内腔的极性随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增长而不断减小.本工作所得结果将对具体的插层材料(包括不同极性的聚合单体或聚合物分子)在插层时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剂有所帮助. 鞠维刚 龙平 张晓宏 吴世康关键词:有机改性蒙脱土 荧光探针 苯乙烯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构象研究 被引量:4 1997年 有选择地合成了四种结构不同的苯乙烯吡嗪衍生物,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根据其在基态条件下可能的分子构象和所得到的光谱数据,进一步对该类分子的最佳发光构象做出较为肯定的结论. 李泽敏 吴世康关键词:分子结构 激子的增殖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2013年 通过激子增殖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对激子增殖产生的途径与机制,以及在其形成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因素作了扼要的介绍和讨论,诸如:冲击离子化过程、声子瓶颈现象、热-电子的冷却过程、Auger重合过程,以及热-电子的电子转移过程等,同时也对检测这一过程的重要方法——瞬态(泵浦-探测)吸收光谱(TA)作了简要介绍,并通过某些实例对这一现象在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材料的半导体量子点内情况作了说明. 吴世康关键词:量子点 我国光化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1992年 我国的光化学研究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研究工作发展的简况,指出,我国的光化学已从起步时那种比较侧重注意具体合成方法和具体反应的研究水平,提高到对机理、对光化学和光物理中一些基本现象和基本运动规律研究的较深入的阶段,并进而发展为有明确应用背景和与高技术研究及开发密切相关的这样一种基础和应用并重的新研究格局。文章指出我国的光化学研究将会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并以崭新姿态进入2000年。 吴世康关键词:光化学 凝聚相 气相 物理光学 阳离子荧光敏感器的器件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对石英玻片表面修饰 ,制作了联有多氨基链萘基的超薄膜荧光敏感器件 ,研究了它在镍、铜等金属离子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的荧光猝灭现象 .发现其荧光光谱无论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都存在着单体和激基缔合物 (ex cimer)的发射峰 ,当处于镍离子水溶液中时 ,其单体峰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出现了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 ,而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峰则仅略有减弱但变化不大 .在铜离子水溶液中其荧光的变化情况和镍离子有所不同 ,对单体荧光只能观察到强度减弱的趋势 ,而激基缔合物则变化不大 .比较了未联结的敏感器化合物分子在有机溶剂中荧光被铜离子猝灭的行为 ,发现与其在器件表面时有很大的差别 。 王辉 梅明华 房喻 张晓宏 吴世康关键词:表面修饰 阳离子识别 荧光猝灭 分子器件 光诱导电子转移 荧光分析 噁唑类化合物的荧光猝灭及其与四氯化碳组合时所组成的光诱导引发体系 被引量:1 1992年 本工作对噁唑类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被四氯化碳的猝灭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荧光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与所用溶剂的极性参数E_T(30)值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这一猝灭过程具有明确的电子转移性质。在此工作基础上提出噁唑类化合物与四氯化碳所组成的体系可能是一种新的光诱导引发聚合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这一体系确能光引发单体化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对该体系的光引发聚合机理作了初步的讨论。 杨国强 赵刚 吴世康关键词:荧光猝灭 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