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清
作品数: 42被引量:10H指数:2
  • 所属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来祖荫
作品数:1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证券市场 有价证券 金融深化论 国库券 上海股市
秦子敏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承包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 偿债能力 偿债率 偿债基金
刁仁德
作品数:7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金融创新 金融改革 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 二元经济结构
邓子基
作品数:178被引量:1,360H指数:2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财政 税制改革 国家分配论 财政 国家财政
综合财政探索——关于固定资产再生产投资总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 兼论固定资产再生产投资限度规律
1983年
综合财政这个经济范畴经薄一波同志在1979年提出已经三年多了。这三年多财政实践愈来愈证明加强综合财政的重要性。它主要表现在:首先是预算外资金占财政预算内资金比重愈来愈大,现在已占到60%左右;其次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规模继1958年、1970年、1978年之后。
徐日清
关键词:综合财政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经济范畴薄一波
关于开放浦东筹集资金的几点意见
1991年
徐日清
关键词:筹集资金筹资渠道
再论财政收支矛盾与财政收支平衡被引量:1
1982年
1980年3月,我们写了一篇题为《财政收支矛盾与财政收支平衡》的文章,提出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在价值量上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规律(财政收支平衡规律)以及赤字有害、反对搞赤字预算等问题。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只是原则,不是规律;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是规律,但不同意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有的同志对赤字有害亦有异议。
邓子基徐日清
关键词:财政收支平衡社会主义公有制财政赤字财政原则赤字预算
综合财政初探被引量:1
1981年
综合财政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特有的客观经济范畴,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一个地区为范围的宏观财政。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综合财政,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有国家财政。综合财政是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而产生,它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这个范畴。
徐日清
关键词:财政平衡国家财政国民经济各部门
试论我国中心城市财政发展战略问题
1991年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这个建议已经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级。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关键是把我们国内的事情办好,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财政与经济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徐日清师新杰
关键词:财政
对我国中观税负有关问题的思索
1991年
对于税负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同志从不同的角度,撰文作了分析探讨,现在看来,主要对两个问题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一是对我国目前整个税负水平是轻是重,看法不一致;二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税负,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一个科学的量限,或一个区间。对此,本文准备以中观税负为主要对象,作点分析,借此求教于大家。
徐日清金国相
关键词:税负水平中观宏观税负
我国人口与财政之间关系初探
1990年
从历史上作一个短镜头观察,在我国,由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这“两种生产”之间缺乏协调和有效调控,反映到人口增长和国家财政之间失去平衡,长期存在着“人财失衡”。为此,我们感到有必要从人口与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建议开展人口财政学的研究。
徐日清金国相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人口再生产财政负担国家财政财政学人口增长
当前我国财政困难和对策的几点新思索
1989年
在改革、开放、建设的推动下,我国财政有了许多前进,但也不容讳言,近几年来财政困难的风浪迭起,不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俱已成为各方面矛盾的焦点之一,国家财政对改革和建设的支持力已削弱,承受力也显得微弱。尤其在通货膨胀的威胁下,财政的调控能力很差。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国家财政更趋疲软,甚至滑坡。两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又影响到财政稳定、经济稳定和改革的进程。本文就当前我国财政的主要困难与对策作一些不成熟的思索。
徐日清刁仁德
关键词:财政困难财政包干赤字财政物价上涨国家财政地方财政
税收政策如何贯彻产业政策的要求
1990年
产业政策是国家重大宏观政策,它反映国家发展产业的方向和序列,体现鼓励与限制、扶持与禁止的具体内容,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徐日清
关键词: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财政包干体制
建立国家债券发行和流通的新秩序
1989年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信用经济,建立国家债券发行(一级市场)与流通(二级市场)的新秩序。国家债券必须让其进入流通,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二级市场的勃勃生机,而希望一级市场繁荣,是很困难的。
徐日清
关键词:国家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