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
作品数: 106被引量:292H指数:11
  • 所属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一般工业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昊
作品数:57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介电性能 耐电晕 聚酰亚胺薄膜 电性能
雷清泉
作品数:258被引量:1,135H指数:20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空间电荷 聚酰亚胺薄膜 聚乙烯 半导电屏蔽层
杨瑞宵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耐电晕 聚酰亚胺薄膜 介电性能 介电 纳米杂化
李娟
作品数:18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电性能 电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周宏
作品数:2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半导电高分子材料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的处理仪表及信号测试
半导电高分子材料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处理仪表及信号测试。国内外还没有由半导电高分子粉末作为敏感材料做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因此本发明属首创。本发明的产品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程序运算器连接,程序运算器与A/D转换器连接,程序运算...
范勇雷清泉王暄孙庆林杨春
文献传递
二氧化硅改性热固性聚酰亚胺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无机前驱体制取二氧化硅,并合成了二氧化硅改性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美国Agilent4294A型精密介电频谱仪测定材料的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用自制的耐电晕测试设备测试了耐电晕时间,采用CS2674C配套耐压测试仪测试了其介电强度,以及漆膜附着力。结果表明,随着无机二氧化硅掺杂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都呈上升趋势,介电强度均高于有机硅浸渍漆标准(JB/T 3078-1999);当二氧化硅掺杂4%时,耐电晕时间为36.8 h,是掺杂前的7.3倍,附着力良好,为一级。
李芳亮陈宇飞白孟瑶李世霞范勇
关键词:二氧化硅热固性聚酰亚胺介电性能
拉伸比对纳米杂化PI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年
为了考查拉伸对无机纳米硅/铝氧化物掺杂三层复合聚酰亚胺薄膜的影响,对适当亚胺化的薄膜进行了拉伸比分别为:0%(未拉伸)、2%、4%、6%、8%、10%、12%、14%的处理,然后经高温完全亚胺化。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拉伸比的三层复合薄膜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因掺杂了纳米无机氧化物,PI薄膜的弹性模量略有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但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I薄膜的屈服应该是聚酰亚胺分子链本身的强迫高弹形变,与PI薄膜是否掺杂纳米无机氧化物或者是否经过拉伸处理无关;随着拉伸比的增加,无机纳米氧化物掺杂三层复合PI薄膜的弹性模量整体上存在先缓慢增加而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下降然后上升。
陈昊杨瑞宵武传刚范勇
关键词:拉伸比聚酰亚胺薄膜力学性能
纳米有机硅掺杂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调整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有机硅溶胶用于杂化聚酰亚胺(PI)薄膜.对薄膜的结构与电气强度,相对介电常数 e 和介质损耗因数 tan 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 FT-IR,S...
李翠翠李娟陈昊张辰威范勇
关键词:聚酰亚胺电性能
文献传递
类钙钛矿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m_(1.5)Sr_(0.5)Ni_xCo_(1-x)O_4阴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1.5Sr0.5NixCo1-xO4(x=0.0、0.2、0.4、0.6、0.8、1.0),利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200oC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在1100oC烧结4 h后,二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接触界面.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m1.5Sr0.5N i0.6Co1.4O4阴极在空气中700oC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极化电阻为3.78 ohm.cm-2.电极的短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7200 s测量范围内,阴极电流密度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最后逐渐趋于平稳,降幅约为2.1%.
李强范勇孙丽萍赵辉霍丽华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利用孔面积表征Al2O3/PI复合薄膜击穿特性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不同组分的Al2O3/PI复合薄膜,测试0、5、10和20%四种组分纳米Al2O3的PI复合薄膜击穿特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击穿孔区形貌,利用积分法计算不同组分纳米掺杂样品击穿孔区的有效面积。...
袁鹏亮殷景华卜文斌刘晓旭范勇
关键词:聚酰亚胺溶胶凝胶击穿特性
文献传递
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结构和介电性能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含不同原子数比A l和Si的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无机组分的组成对薄膜介电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机组分中A l的质量分数变化和掺杂前A l和Si溶胶中适当的A l和Si的连接结构,对无机相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性和其粒子尺寸的均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无机组分的组成对薄膜的介电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张晶波王芳汪佛池张德忠范勇
关键词:聚酰亚胺溶胶凝胶
纳米有机硅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调整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有机硅杂化聚酰亚胺(PI)薄膜。用FT-IR,SEM表征了薄膜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形貌,对电气强度,耐电晕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有机硅网络结...
刘晓玉陈慧丹陈昊李娟范勇
关键词:聚酰亚胺电性能
文献传递
Al_2O_3杂化聚酰亚胺薄膜Al含量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无机粒子杂化聚酰亚胺(PI)薄膜具有优良的耐电晕特性,广泛用于变频电机中,文章首先用偶联剂处理过的超细氧化铝粉掺杂聚酰胺酸(PAA)制备了不同氧化铝含量的聚酰亚胺杂化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重量法、热失重(TG/空气气氛)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不同Al2O3含量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无机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TIR和XPS能很好地对杂化膜进行定性分析,FTIR主要对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其可能的成分,而XPS则主要得到材料所含各元素信息,它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通过研究内层电子结合能及其氧化态的变化,XPS可以鉴别元素种类和价态、测定元素的相对含量。XPS和TG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相差较大,相对标准偏差(RSD)很大,其中,XPS的RSD值大于5.0%,而TG的RSD值也都大于2.0%,只能对杂化膜进行半定量分析。而ICP和重量法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相差较小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很小,它们的RSD值均小于1.0%,能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其中重量法的实测值最接近理论值,但只能用于单一无机组分的分析;而ICP法最精确且可以对多无机组分的复合物进行分析,它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且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由上面的结论可以得到一种分析复合材料中的无机成分的方法:首先,用FTIR和XPS对复合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然后,以XPS半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参考,用重量法(单一组分)和ICP法对复合材料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周浩然林飞赵德明刘新刚范勇
关键词:相对标准偏差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La_(2-x)Sr_xNiO_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SrxNiO4(简称LSN,x=0.0、0.2、0.4、0.6、0.8),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100℃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烧结2h后,二者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交流阻抗谱技术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迁移反应,其中La1.6Sr0.4NiO4电极在空气中700℃下的极化电阻为2.93Ω·cm2。
李强范勇赵辉霍丽华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