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
所属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农业科学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康慕谊 作品数:129 被引量:2,819 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退耕还林 物种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 森林植被 董满宇 作品数:38 被引量:500 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径向生长 突变 芦芽山 华北落叶松 林线 刘全儒 作品数:170 被引量:1,961 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外来入侵植物 维管植物 亚高山草甸 植物区系 入侵植物 黄晓霞 作品数:61 被引量:499 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亚高山草甸 小五台山 高寒草甸 玉龙雪山 高山草甸 顾卫 作品数:171 被引量:948 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海冰 植被恢复 公路边坡 渤海海冰 脱盐
主要管理措施对人工林土壤碳的影响 被引量:33 2010年 人工林碳汇在全球碳循环及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林是处于人为调控下的生态系统类型,经营管理措施是影响人工林土壤碳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增强人工林的土壤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主要经营管理措施(造林树种、轮伐期、采伐、灌溉和施肥)对人工林土壤碳储量与碳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改变林地的温度、水分、养分和土壤结构,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等碳循环过程。但目前人工林管理对土壤碳影响的研究还很不足,一些营林措施还未展开相关研究。未来应针对人工林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做更全面的定量研究。 闫美芳 张新时 江源 周广胜关键词:人工林 营林措施 土壤碳储量 土壤呼吸 减缓气候变化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东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2018年 为系统评价中国华南地区东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基于96个大型底栖动物样点(16个参照点和80个受损点)数据,对24个底栖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双翅目分类单元数、寡毛类个体百分比、撕食者个体百分比、BMWP分数、ASPT分数构成东江流域的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B-IBI值,并依据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B-IBI>4.78为极好,3.04 付岚 江源 刘琦 侯兆疆关键词:B-IBI 大型底栖动物 东江流域 锡林郭勒草原地下生产力对生物量及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8 2012年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沿生境水热变化梯度布设样点,利用内生长法获取地下生产力,同时获取生物量和土壤环境因子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探讨草原植被地下生产力与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气候因子以及环境因子的关系;运用相关分析,阐明生物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地下生产力与地下生物量和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响应,与年均温和土壤pH值之间存在显著负响应;(2)降水是导致锡林郭勒草原地下生产力变化的主导因子;(3)气候因子尤其是年降水量的梯度变化,是引起草原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因子。 戴诚 康慕谊 纪文瑶 江源关键词:生物量 气候因子 土壤环境因子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18 2003年 在野外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和S覬rensen指数对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 海拔高度对植物生物多样性影响非常明显,海拔2300 m和2700 m左右分别既是琢多样性也是茁多样性出现明显变化的地段。2) 不同坡向条件下群落的琢多样性表现为东坡>西坡>南坡>北坡;而S覬rensen指数分析表明,当坡向变化时,β多样性较高。3) 山坡中部特别是中下部具有较高的琢多样性,而茁多样性较低,坡面上茁多样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坡面所处海拔高度的范围。 黄晓霞 江源 刘全儒 黄秋如 戴泉玉关键词:小五台山 亚高山草甸 生物多样性 海拔高度 坡向 公路路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地带公路路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即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表明,当原有的土壤—植被受到彻底破坏后,大型土壤动物也随之消失;中小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植被系统的依存程度要较大型土壤动物小得多,即便土壤—植被系统受到彻底破坏,中小型土壤动物也能存活。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动物的类群和密度明显增加,植被发育顶级阶段两个生境的土壤动物类群和密度存在差异。植被恢复阶段和植被发育顶级阶段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差异较小。鞘翅目土壤动物与全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鞘翅目土壤动物对研究区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全磷、全钾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平均灰色关联系数较大,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这几个主要因子关系密切。 董炜华 殷秀琴 顾卫 江源 刘继亮关键词:土壤动物 植被演替 公路路域 海河上游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被引量:88 2002年 在利用NOAA/AVHRR数据得到海河流域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海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海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2.5%~2.7%,达到4.18×107~4.90×107美元。 高清竹 何立环 黄晓霞 江源关键词:海河流域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质量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豆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区组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主要豆科植物的种群和群落分布格局,并研究了其生长参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的种群格局为聚集分布,扁蓿豆种群聚集程度较低,并有随机分布的趋势;2)5种豆科植物的群落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兴安胡枝子—五脉山黎豆—细叶胡枝子—山野豌豆—扁蓿豆;3)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在群落内的平均聚集规模为72 m2,细叶胡枝子为144 m2,扁蓿豆为36 m2;4)盐碱化草甸中豆科植物的生长参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 陶岩 周道玮 江源 王耿锐关键词:豆科植物 生境异质性 小五台亚高山草甸植物种分布的生境条件解释 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获取小五台亚高山草甸的第一手植被数据,结合室内外测定和模拟的研究区景观尺度的生境特征指标,分析了研究区亚高山草甸地段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排序的结果表明,1)在小五台的亚高山草甸分布地段,热量、养分和水分条件构成了其生境特征差异的基本格局;2)依据研究区的物种在热量、养分和水分梯度上的分布位置,可以划分为暖干、冷干、暖湿、冷湿、凉干、普适和耐干扰型几类物种;3)对于生境温度、养分及水分有特殊偏好的物种可以较好地指示研究区的生境特征。 黄晓霞 江源 刘全儒 黄秋如关键词:小五台山 亚高山草甸 典范对应分析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特征与种类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6 2007年 贺兰山针叶林是我国西北地区珍贵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通过研究其结构特征和植物种类组成,为森林保育提供建议。基于森林结构特征,贺兰山针叶林可分为4类,分别为乔木径级组成以小于lOcm为主,以10~20cm为主,径级组成较均衡和以大于30cm为主。分类的结果主要反映了砍伐后恢复时间的长短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根据样方的物种组成分析,共得6个群丛,主要反映了海拔的影响。物种密度以云杉藓类林最低。云杉藓类林向上与高山灌丛草甸交错,物种密度增加。海拔降低,云杉林类型改变,物种密度增加。海拔最低的油松林,物种最为丰富。两种分类反映了贺兰山针叶林不同方面的特征,但也存在联系。海拔高度对于森林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影响都是明显的,而当森林结构特征类似时,包含的群丛较多,但某一群丛则往往仅属于一种或两种结构类型。 朱源 康慕谊 刘全儒 苏云 江源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2 2012年 总结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功能,通过分析水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指出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应重视流域水生态系统功能的机制研究、尺度问题和人类活动影响,并在对比分析相关区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区指标体系的构想。 黄晓霞 江源 熊兴 和克俭 张勇关键词: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