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
作品数: 7被引量:52H指数:5
  • 所属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胡阳帆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父母离异 青少年犯罪 物权行为 物权变动 债权行为
向晓春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父母离异 家庭教育 青少年犯罪 大学生
陈世伟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青少年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犯罪 预防措施
汪力
作品数:6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见危不救罪 犯罪本质 法理学 刑法学思考 刑罚目的
邹子杰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意思自治 诚实信用 可预见性规则
地方恶势力犯罪的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10
1998年
地方恶势力犯罪的若干问题探析*●西南师范大学李旭东汪力近年来,地方恶势力犯罪越来越猖獗,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成为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的犯罪现象,人们对此缺乏充分认识,往往造成定性不准,处理不当,打击不力等问题。为了更...
李旭东汪力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流氓恶势力暴力侵害胁迫手段侵害行为
论区分原则——对我国物权立法的一点建议
2004年
当前,在我国立法界尚不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的情况下,有着重大民法实践价值的区分原则能否被最终采纳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法学界仍有相当部分的学者对区分原则采排斥态度,加之我国理论界自从20世纪90年代展开物权行为理论的探讨以来,对抽象原则涉及较多,而有关区分原则的探讨相对较少。为此,对区分原则进行探讨,并结合民法实践的现实状况说明我国物权法应当采纳这一原则,十分必要。
胡阳帆李旭东
关键词:物权立法法实践物权行为理论民法物权法学者
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05年
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向晓春胡阳帆李旭东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父母离异家庭教育
论可预见性规则被引量:5
2004年
可预见性规则是世界各国限制违约损害赔偿的重要的标准之一,意义重大。可预见规则的理论基础、构成要求、判断标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预见规则的例外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并明确其预见主体、判断标准、适用范围、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求更好地在实践中操作。
李旭东邹子杰
关键词:可预见性规则诚实信用意思自治
我国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纵深发展,受青少年生理、心理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日渐升温。为了及时预防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我们必须重视与落实法制宣传,解决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刑事立法上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向晓春陈世伟李旭东
关键词: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对策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家庭结构(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支离型家庭)和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精神功能)。要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和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结构,强化家庭功能。
李旭东周冬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不良因素影响及预防对策被引量:8
2005年
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要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家庭就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家庭环境,增强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预防观念,避免家庭结构出现问题,强化家庭功能。同时应积极加强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合作。
李旭东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家庭环境家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