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生
作品数: 55被引量:91H指数:5
  • 所属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靳彤
作品数:51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语文 语文课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程知识 初中语文教材
王方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背景
李琴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余华 音乐会练习曲 文学 叙事 抗战文学
胡倩一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创作手法 个案 现代派 舞台 左翼文化
徐江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吴宓 文革后期 音律 现象论 在场主义散文
1930年代清华新诗学家的新批评引入与实践被引量:5
2005年
1930年代,曹葆华引入新批评理论,强调诗学概念之精确界说,强调逻辑、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与辩证法的研究,强调瑞恰慈的“细读”;叶公超提倡“扩大错综的知觉”、“古今错综的意识”,提倡艾略特的传统论和宋诗的“夺胎换骨”论,主张知性的诗学方法与新批评方法统一,主张“细读”,强调分析读者的反映,强调批评也是对这种经验的再现和检验,并运用新批评方法进行诗学批评。他们对新批评的引入做出了贡献,但尚不全面。
曹万生
关键词:叶公超爱略特瑞恰慈新批评
当下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思想
2012年
当下文学需要思想。思想与思想性是不同的概念。文学有思想性不能叫做有思想。文学作品的思想不是外在的。文学作品的不是别人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包裹在形式中的。文学的思想,应是对人性的不断的新的发现。
靳彤曹万生
关键词:思想性
中国当代地下诗歌语言研究(1949-1976年)
2013年
新诗语言在透明性与自足性之间滑动。1949-1976年中国"地上"诗歌与"地下"诗歌各自有其诗歌语言体系,其根本特征或是透明性,或是自足性。"文革"前与"文革"后程度有别、结构有别,体现了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公共空间、私人语言与诗性流变之轨迹规律,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诗性变化的成形。新诗语言的透明性与自足性自新诗以来滑动不止,不仅与政治空间有关,也与中国新诗的内在发展逻辑有关。滑向透明性一端可能造成明了化与功利化,这对诗性是一种伤害;滑向自足性一端,可能造成诗歌语言的朦胧与晦涩乃至私人化,造就诗美又隔阂诗美。
曹万生李俊杰
关键词:透明性地下诗歌自足性
巴金文艺思想与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被引量:4
2005年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本质,就是走向现代性,在现代文学里体现为反专制、争民主。巴金文艺思想的本质是以人性自由为价值观出发的写真实论。即真与善。真是巴金文艺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艺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凡是善被遮蔽的时候,真的追求就特别突出,凡是善正常体现的时候,他的这种真的追求就失去了那种斗争的焦灼感、冲动感。与茅盾、郭沫若比较,巴金的真实观是感受真实观,巴金文艺思想的历程,也侧写了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的历程。
曹万生靳彤
关键词:人性文艺思潮
闻一多诗学的价值
2004年
闻一多是现代汉语诗体形式最主要的建设者。他新诗形式的基本思想是打通中西诗学 ,在借鉴西方诗学与中国古代诗学特别是律诗形式的基础上 ,以现代汉语为材料 ,进行多种格律形式的构建以建立现代汉语诗体形式。
曹万生
关键词:新诗形式中西诗学律诗格律
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
本文由导论、艺术篇、形式篇、批评篇、资料篇、结论构成。  导论评述了百年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派诗学的意义;研究了现代派的构成,全面清理了现代派的全貌、刊物、作者,界定了研究对象;介绍了现代派诗学研究现状与意义,全面清...
曹万生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化价值
文献传递
论现代派的知性诗学被引量:5
2007年
现代派对柯尔律治、艾略特、瑞恰慈的知性理论作了广泛介绍与阐发。柯尔律治的智力调谐理论演变为艾略特诗是经验、避却抒情、非个人化的客观理性的理论;演变为瑞恰慈的强调诗对经验中的兴趣、思想中的对立因素的平衡、组织、管理、有序的能力。叶公超诗学是对艾略特、瑞恰慈知性理论的中国化:提倡“扩大错综的知觉”,提倡“古今错综的意识”,比较艾略特传统论与宋诗“夺胎换骨”说。金克木以知性理论评论中国新诗,具有实践的品格。知性理论对卞之琳创作发生了根本变革。卞之琳转向知性的实践使其与转向超现实主义的戴望舒形成了鲜明分界,构成了现代派前后期的分界。
曹万生
关键词:现代派知性柯尔律治艾略特瑞恰慈非个人化
钱学森之问与基础教育被引量:2
2010年
“为什么我们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问得很尖锐。 这个问题落到基础教育,就变形为:天才学生.如何在中小学得到发现与培养?
曹万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天才学生
论“中国新诗”派的“新诗现代化”理想兼及袁可嘉的两篇佚文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设想,广义地讲,体现在他28篇论文里,除了收进他广为人知的《论新诗现代化》的26篇外,还有本文发现的袁可嘉的两篇新文献:译文《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与《现代英诗的特质》。这两篇文献是全面了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诗学思想来源的重要根据之一。狭义地说,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思想共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中由西洋诗的精神概括的"诗学背景"、进而提出的七条"理论原则"以及后面五篇"加论与分论"提出的其他内涵。
曹万生
关键词:新诗现代化
中国“抗战文学”特点之再思考被引量:4
2007年
“抗战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抗战文学,是指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从共时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存在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三大特点;从历史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则显示出创作发展和人性挖掘深度成正比的特征。抗战文学要出现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有待于我们对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广泛吸取。
曹万生李琴
关键词:抗战文学叙事人性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