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激
-

-

- 所属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徐健

- 作品数:147被引量:295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安春生

- 作品数:93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血管病学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CRT
- 范西真

- 作品数:109被引量:230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脏再同步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陈康玉

- 作品数:71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CRT 导线 心力衰竭
- 刘伏元

- 作品数:82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动脉硬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充血性心力衰竭
- 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除颤器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指南推荐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同时也有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植入适应证.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因素影响着CRT-P或CRT-D的选择.本研究旨在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选择CRT-D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的、多中心的、开放性注册研究,数据来源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库平台,连续入选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15个省(直辖市)22家医院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排除临床资料缺失较多和更换脉冲发生器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因、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等.按照医院所在省(直辖市)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医院分为3组(〉4万亿元,2~4万亿元,〈2万亿元),分析GDP对CRT-D选择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CRT-D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新植入CRT的454例患者,其中52.2%选择了CRT-D.选择CRT-D的患者年龄≥70岁的比例显著低于CRT-P(20.7%对30.0%,P=0.02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30.5%对35.0%,P〈0.001),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比例较低(8.9%对23.0%,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69 mm对65 mm,P〈0.001),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例更高(25.4%对7.1%,P〈0.001),更高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史(29.7%对4.1%,P〈0.001)或晕厥病史(16.0%对9.5%,P=0.046).医院CRT总植入量明显影响CRT-D的选择,除个别医院外,大多数植入量在40例以上的医院植入CRT-D的比例在54.9%~67.1%,年植入量15~40例的医院选择CRT-D比例较低(18.8%~35.3%),植入量15例以下的医院选择CRT-D比例较高(76.9%~81.8%).3组GDP不同选择CRT-D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对54.5%对28.9%,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室速/室颤史(OR 6.00;95%CI 2.67~13.47)、服用地高辛(OR 1.95;95%CI
- 樊晓寒陈柯萍严激宿燕岗邹建刚王景峰苏晞华伟张澍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力衰竭注册研究
- 年龄和性别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电生理机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具体电生理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来自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库平台的数据,分析年龄、性别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具体电生理机制的诊断价值.本注册研究患者的入组时间为2013年4月15日至2015年11月12日.结果 对4 732例患者(45.9±15.7)岁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女性2 397例(50.66%);AVNRT患者2 458例(51.94%).年龄对诊断AVNR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面积的标准误为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判断AVNRT,年龄的OR值为1.279 6(1.231 6-1.329 6),女性的OR值为2.131 9(1.894 0-2.399 7).结论 AVRT及AVNRT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别及年龄对PSVT具体电生理机制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 孙奇马坚姚焰方丕华苏晞陈明龙许静杨延宗汤宝鹏严激王景峰周胜华周玉杰张澍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 184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 ,经桡动脉穿刺组 4 6例 ,对照组为经股动脉穿刺者 138例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 92 .2 % ,与经股动脉组 (94 .9% )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经桡动脉组明显少于经股动脉组 (10 .8% vs 2 8.3% ,P<0 .0 5 ) ;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经股动脉穿刺组 (P<0 .0 1)。而经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 .0 5 )。结论 经选择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经桡动脉途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 马礼坤余华褚俊冯克福韩晓萍严激顾统元Charles ChanLim Yean-leng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 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CPT-1的表达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三羟基三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的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表达影响。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n=8)、高脂组(高胆固醇饲料,n=9)、辛伐他汀组(高胆固醇饲料加辛伐他汀,n=9),第9周和20周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25周留取兔升主动脉、胸主动脉标本,病理形态学观察升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RT-PCR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层CPT-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兔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外周血TC、TG、LDL升高,病理组织学显示内膜(I)中/层(M)厚度比值(I/M)、I+M、内膜/中层面积比值(SI/SM)增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下调;辛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I/M、I+M以及SI/SM明显减小(P<0.05),同时CPT-1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诱导的兔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显著增加血管平滑肌层CPT-1 mRNA的表达。
- 许明生刘伏元李红旗崇爱国严激
- 关键词:动脉硬化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心脏静脉夹层的处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心脏静脉夹层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01年12月至2012年5月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348例。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充分显示心脏静脉各属支,将左心室导线植入靶静脉。观察心脏静脉夹层的发生情况、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335例患者成功植入CRT,手术成功率为96.3%。共14例出现心脏静脉夹层,发生率为4.02%。8例为轻度夹层,密切观察后成功植入左心室导线;5例为中度夹层,其中4例应用导丝技术成功植入左心室导线,1例患者择期植入左心室导线;另有1例严重夹层,出现心包积液和明显症状,积极对症处理后,择期成功手术。结论CRT植入术应注意规范、轻柔操作,避免夹层的发生。一旦出现夹层,要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经验的术者可考虑应用本文所述的直接导丝技术。
- 严激陈康玉徐健芮世宝钱钧汪靖杨玉雯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冠状静脉窦夹层
- 房间隔与右心耳起搏对阻止新发房颤的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6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均符合双腔起搏器适应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右心耳(RAA)起搏36例,另一组为低位房间隔(LAS)起搏30例,随访12个月。LAS组房颤发生率(3.3%)较RAA(19.4%)组低;RAA组P波离散度较LAS组明显增大(P<0.01);3个月后RAA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LAS组大。较之RAA组,LAS组P波离散度降低、LAVI减小,在阻止新发房颤方面可能更优。
- 刘圣好徐健严激
- 关键词:心房颤动P
- 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
- 2002年
-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胸前超声心动图 (TTE)检查 ,对二尖瓣病变行Wilkin法评分 ( 16分制 ) ,合并心房纤颤 (AF)患者 ,再行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 ,评分≤ 11分入选。手术采用改良Inove法 ,术前、后 48~ 72h分别测定二尖瓣口面积 (MVA)、二尖瓣口跨瓣压差 (MVPG)、左房内径 (LAD)、二尖瓣返流 (MR) ,术中测左房压力 (LAP)。AF者术后口服乙胺碘呋酮基础上电复律。结果 术后MLAP及MVP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 (P均 <0 .0 1) ,MVA较术前明显增加 (P <0 .0 1)。而LAD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 (WT5”BX〗P)。结论 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有效而可靠方法。
- 张小玲何浩范西真韩晓萍严激
- 关键词: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
- 巨噬细胞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前后血管内膜的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近远端血管内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手术组(n=10)、高脂手术组(n=10)、高脂假手术组(n=5),饲养28周后,对照手术组和高脂手术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高脂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术后继续以原来的饲养方法饲养4周,在测量狭窄近远端压力后获取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血管内膜厚度、巨噬细胞数量、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平均内膜厚度(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204.7±8.3)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175.8±4.3)增厚(P=0.001);而高脂手术组狭窄远端(140.1±1.3)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166.2±5.1)厚度降低(P=0.000)。巨噬细胞数量(/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31±0.05)较狭窄远端(0.16±0.04)显著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31±0.05)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0.20±0.02)显著升高(P=0.000)。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26±0.01)较狭窄远端(0.12±0.01)显著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26±0.01)较高脂假手术组狭窄远端(0.17±0.01)明显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12±0.01)较高脂假手术组狭窄远端(0.15±0.02)明显降低(P=0.000)。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近端,压力增高,血管组织内膜厚度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在狭窄远端,血管组织内膜厚度变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
- 赵胜刘伏元崇爱国孟培娜严激
- 关键词:动脉硬化巨噬细胞
- 高血压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同批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15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28周后对高脂组10只、普通组5只手术结扎腹主动脉造成管腔缩窄,余普通组5只和高脂组5只均给予假手术,术后分为高脂手术组,普通手术组,普通假手术组和高脂假手术组,继续喂养4周后对各组兔腹主动脉多处测量血压,取血管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血压的变化,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的数量变化。结果高脂组兔腹主动脉近端血压高于远端血压,且高脂手术组血压差异更明显。普通假手术组血管内膜薄而光滑;普通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比远端内膜稍有增厚;高脂饮食组血管内膜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缩窄近端内膜厚于缩窄远端,且高脂手术组差异大于高脂对照组。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多于远端,且巨噬细胞多于SMCs;随着远端血压的降低,巨噬细胞与SMCs数量逐渐减少,巨噬细胞少于SMCs。结论高血压促进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进一步增厚,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增多,且巨噬细胞多于SMCs,推测斑块不稳定性增加;随着血压的降低,内膜逐渐变薄,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减少,且SMCs多于巨噬细胞,推测斑块稳定性增强。
- 孟培娜刘伏元严激崇爱国赵胜
-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硬化巨噬细胞
- 射频消融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频发室性早搏
- 本文是一个回顾性研究关于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是否改善CRT疗效和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表明,在CRT双室有效起搏对有反应者的重要性,双室起搏比例高者能从CRT中得到最大益处,不但能够改善心功能分级还能提...
- 苏浩严激徐健范西真安春生孙贤林朱红军沈伟宇霏陈康玉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室性早搏射频消融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