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显凯
作品数: 86被引量:335H指数:12
  • 所属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郑敏
作品数:272被引量:808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 重组鸡痘病毒 原核表达 核酸疫苗
苏姣秀
作品数:31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抗体监测 猪群 猪链球菌 规模猪场 离散度
郑列丰
作品数:61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猪病 抗体监测 布鲁氏菌病 猪群 流行病学
梁晟
作品数:30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抗体监测 规模猪场 免疫抗体 离散度 狂犬病
罗廷荣
作品数:197被引量:533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狂犬病病毒 猪瘟病毒 狂犬病 猪瘟 E2基因
浅谈农村家养犬血样采集操作要点被引量:1
2013年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被感染后无法医治,死亡率高达100%。对犬接种疫苗免疫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之一。犬免疫后,需要采集犬的血样送实验室作免疫抗体检测和评估分析。犬的神经高度敏感,拒绝和生人接触,犬血样采集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家养犬,采样人员的人身安全极易受到威胁和伤害。
黄美芝韦显凯陆建府李常挺
关键词:养犬血样农村人畜共患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牛乳头瘤病毒基因1型广西GX01流行株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解牛乳头瘤病毒1型(bovine papillomavirus genotype 1,BPV-1)广西GX01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同时了解该毒株引起宿主产生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广西贺州市患病牛皮肤肿瘤样物制作石蜡切片后镜检观察,提取病料DNA,以乳头瘤病毒L1基因的简并引物FAP59/FAP64进行PCR扩增以确定此病毒的基因型,根据GenBank中BPV参考株设计嵌套引物,对GX01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可在病变部位发现表皮细胞增生、肿胀,角质过度及挖空细胞等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病变。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X01株为BPV-1,其全基因组长为7 945bp,包含E1、E2、E4、E5、E6、E7、L1、L2 8个开放阅读框,符合BPV-1型基因组的结构特征;GX01与BPV-1参考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6%~99.6%,与BPV-2型参考株(M20219.1)、BPV-13型参考株(JQ798171.1)同源性分别为86.9%和87.2%。GX01株为广西地区首次经检测确认并测定全基因组序列的牛乳头瘤病毒。本研究为广西地区乃至全国的牛乳头状瘤的病原鉴定、流行规律、遗传变异、疫源追溯及科学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易驰喆孙文超郑敏涂悦进张红云闭璟珊梁晟韦显凯苏姣秀鲁会军李文杰罗廷荣
关键词:全基因组
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广西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分子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及其广西流行株的进化特点,本研究采集广西地区3份发病鹅的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病料样品,采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并以NDRV阳性样品的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分段扩增其全基因组并测序,采用BioEdit软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采用NetNGlyc 1.0软件预测NDRV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通过Mega 7.0软件绘制σ系列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及RDP5和SimPlot软件分析NDRV全基因组的重组事件。RT-q PCR结果显示,检出1份NDRV阳性样品,经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一条鹅源NDRV广西流行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序列,全长23353 bp,分为L1~L3、M1~M3及S1~S4共10个基因;BlAST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10个基因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1.2%~98.4%,对应的病毒株均源自中国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及湖北等地的NDRV,宿主有野鸭、番鸭、绿头鸭等,表明G-NDRV-GX-2022株基因来源广泛且多样;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与NDRV参考株均为^(121)NLTS^(124);σ系列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σB、σNS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均为连续不间断的进化分支,而σA、σC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为不连续间断的进化分支,且均未呈现流行时间与地域关联的进化特点,表现出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征;全基因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的M3基因检测到重组信号,主要亲本为野鸭源NDRV SD-12株,二者相似性为95.4%,次要亲本为鹅呼肠孤病毒(GRV)GD2020株,二者相似性为94.3%,证实野鸟与水禽的呼肠孤病毒之间能够发生基因重组。本研究丰富了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库信息,并为禽呼肠弧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谢守玉魏园园熊陈勇何梦薏谢颖郑敏韦显凯吕思明赵子欣苏文广李军黄张玲熊毅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遗传进化
广西3株牛源PCV2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广西地区牛源PCV2流行毒株基因组特性和遗传进化情况,运用PCR技术对广西地区采集的21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其中35份样品为PCV2阳性。将3份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分别命名为PCV2/GX-B2(1 769 nt)、PCV2/GX-B131(1 768 nt)、PCV2/GX-B132(1 767 nt)。同源性显示与猪DK1980PMWS-free株同源性最低(94%),与牛源的Buffalo2株同源性最高(98.6%)。遗传进化分析,3株牛源PCV2毒株均属于PCV2d基因型。本研究报道了PCV2在我国广西地区牛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发现广西地区牛群中PCV2的主要流行基因亚型为PCV2d。
孙文超汪伟辛佳亮汪伟黄海鑫曹亮郑敏张红云郑敏张红云韦显凯
关键词:PCV2进化分析
2016-2018年平果县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采集于平果县2016~2018年鸡、鸭经一免、二免后的血清样本,以评估鸡群、鸭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表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鸡群、鸭群的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88.48%、90.43%和91.09%;不同禽种、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季节鸡群、鸭群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一免后免疫抗体合格率53.48%,低于二免抗体检测合格率97.61%,二者检测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平果县鸡群、鸭群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开展良好,应进一步做好禽流感的控制。
霍秀龙韦显凯
关键词:免疫抗体血清型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在肉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Re-1株)在商品肉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取200只肉鹅进行单剂量和大剂量安全试验,另取500只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大剂量疫苗试验组的鹅,采食、饮水及精神状况正常,未见有不良临床反应,注射部位肌肉均未观察到炎症、疫苗残留现象,疫苗吸收良好,增重差异不明显。效力试验中,加强免疫后2周,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病毒分离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对2周龄雏鹅进行首免,每只注射0.5 mL,5周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只1.5 mL,这样可取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谢向萌韦显凯梁晟覃小柳梁仕增闭璟珊袁湖业胡茂快
关键词: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狂犬病病毒GX074株P-MS20F突变体构建及其生长特性鉴定
[目的]探索狂犬病强毒GX074株的P蛋白及其M蛋白第20位苯丙氨酸替换至弱毒株rRC-HL的重组突变体在BSR/T7-9细胞的生长特性,为针对狂犬病病毒P和M蛋白的转录复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反向遗传学技...
彭璟李文芳陆丽莹韦显凯李晓宁罗廷荣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广西部分地区猪群中猪链球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及毒力测定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玉林市、大新县、那坡县、东兴市、靖西市和百色市)猪群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毒力基因的流行情况和毒力水平,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到的201株(经鉴定猪链球菌2&1/2型24株,猪链球菌7型2株,猪链球菌9型15株,一共41株)猪链球菌的毒力基因orf2、sly、ef和mrp,并通过斑马鱼模型筛选毒力较强的菌株,测定菌株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从广西部分地区分离的201株猪链球菌的4种毒力基因携带率从高到低依次为orf2(85.6%,172/201)>sly(55.2%,111/201)>ef(33.8%,68/201)>mrp(26.4%,53/201);6个市县主要流行的毒力基因不同,玉林市、大新县、那坡县、东兴市、靖西市和百色市分离的猪链球菌携带最多的毒力基因分别为orf2(100%)、orf2(89.2%)、orf2(91.5%)、ef(44.4%)、orf2(86.7%)、orf2(40.0%);经鉴定分型的41株猪链球菌中,有7株(17.1%,7/41)同时携带了4种毒力基因,有11株(26.8%,11/41)同时携带了3种毒力基因,有17株(41.5%,17/41)同时携带了2种毒力基因;斑马鱼模型筛选出7株致病力较强猪链球菌,LD50为4.2×10^(7)~3.8×10^(8)cfu/mL,且猪链球菌2型菌株毒力和猪链球菌9型菌株毒力差别不大。说明广西部分地区分离的猪链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各地区流行的毒力基因多样,对斑马鱼有明显的致病性,但毒力不强,未来应当更加关注猪链球菌9型的流行情况和毒力水平。
马婷婷朱远致闭璟珊苏姣秀周庆安谢守玉赵子欣邹联斌郑敏李晓宁罗廷荣韦显凯
关键词:猪链球菌毒力基因半数致死量
狂犬病病毒GX074株P-M^(S20F)突变体构建及其生长特性鉴定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明确狂犬病病毒(RABV)强毒株GX074的P蛋白和M蛋白第20位苯丙氨酸(Phe)替换至弱毒株r RC-HL的重组突变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特性,为P蛋白和M蛋白转录复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反向遗传技术以强毒株GX074的M蛋白第20位Phe替换弱毒株r RC-HL(GX074P)的M蛋白第20位丝氨酸(Ser),构建r RC-HL(GX074P-M^(S20F))突变体感染性c DNA克隆并拯救病毒。以重组突变体感染BSR/T7-9细胞,进行多步生长曲线测定,比较重组突变体与亲本毒株的生长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蛋白、P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基因、P基因和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RT-PCR和测序鉴定,拯救的突变体r RC-HL(GX074P-M^(S20F))M蛋白第20位Ser成功替换为Phe。多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突变体在感染24、48、72和96 h后,病毒滴度均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和对照弱毒株r RC-HL(GX074PM1),平均约为亲本弱毒株r RC-HL的10倍。在蛋白表达水平上,r RC-HL(GX074P-M^(S20F))毒株在感染48 h后,N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P<0.01),说明强毒株GX074的P蛋白联合M蛋白第20位Phe替换至弱毒株r RC-HL后,增加了突变体N蛋白和M蛋白表达。感染24和48 h后,r RC-HL(GX074P-M^(S20F))毒株N基因、P基因和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和对照弱毒株r RC-HL(GX074PM1)。【结论】强毒株GX074的M蛋白第20位Phe替换可提高病毒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病毒的复制与转录能力,M蛋白第20位Phe可能是影响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关键位点。
彭璟李文芳陆丽莹韦显凯李晓宁李晓宁
关键词:M蛋白
狂犬病病毒GX074野毒株M基因重组病毒的拯救与鉴定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狂犬病病毒M蛋白功能区域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将狂犬病强毒GX074株和弱毒rRC-HL株的M基因进行比对,运用反向遗传技术以弱毒rRC-HL株为母本,将强毒GX074株的P基因和部分M基因替换至rRC-HL株相应位置,构建出重组病毒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并成功拯救重组病毒;经过RT-PCR扩增测序检测、测定多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拯救的重组病毒序列与预期一致,其生长趋势与亲本毒株rRC-HL相似,复制增殖能力高于亲本强毒株。在前24 h重组病毒滴度高于亲本毒株rRC-HL,48 h后由于重组病毒引起严重细胞病变死亡,病毒滴度上升幅度减缓。与强毒株GX074、CVS相比,重组病毒复制能力明显高于强毒株,且重组病毒可引起细胞病变,而强毒株不引起细胞病变。
陆丽莹彭璟李文芳韦显凯李晓宁罗廷荣
关键词:病毒重组M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