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华均
-

-

- 所属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朱淑娟

- 作品数:45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星形细胞瘤 病理级别 解剖学 瘤组织
- 汪克建

- 作品数:103被引量:417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 教学改革 大鼠脊髓 水通道蛋白-4 脊髓压迫性损伤
- 孙善全

- 作品数:256被引量:1,155H指数:1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 AQP4 解剖学
- 冉建华

- 作品数:110被引量:4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小鼠 教学改革 解剖学 水通道蛋白4 人体解剖学
- 陈通

- 作品数:20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水通道蛋白-4 创伤性脑水肿 应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教学改革
- 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置入加压螺纹钉的交叉倒三角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置入加压螺纹钉的交叉倒三角装置,由三个螺纹钉组成的上方两个螺纹钉,下方一个螺纹钉组成的倒立的“品”字形,上方两个螺纹钉与下方的螺纹钉整体形成了交叉倒三角结构,所述螺纹钉包括杆部、头部与尾部,...
- 王云龙盛华均王云娟王敏邹发
- 文献传递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与临床全线整合”教学模式解剖学知识点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2
- 2020年
- 回顾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问世;90年代,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在全国推行“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许多院校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整合课程,成为第2次医学教育改革,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我国权威的医学教育专家认为[3],根据我国国情,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和未来各高等医科院校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式。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 朱淑娟贺桂琼徐进刘茜邱国平刘源劼陈通许士叶汪克建盛华均
-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高等医科院校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整合课程
- 结合专业特色,提高护理解剖学教学效果被引量:7
- 2013年
- 护理本科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护理解剖学教学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结合近年来护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教材、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提高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初步设想。
- 朱淑娟汪克建盛华均冉建华卓飞陈炯孙善全
-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补中益气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产后42天复查盆底电生理检测肌力≤3级的产妇,根据知情同意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即A组为补中益气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B组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C组为补中益气汤治疗,3个组均治疗1个疗程(5周)后判定疗效。在3个治疗组中随机抽取各50名产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3组产妇治疗前盆底肌肌力、压力性尿失禁、会阴超声检测膀胱颈、宫颈外口、肛管直肠连接部位置和膀胱颈移动度(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3个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尿失禁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会阴超声检测膀胱颈、宫颈外口、肛管直肠连接部的位置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膀胱颈移动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与单一治疗方法相比,补中益气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能够更加有效的恢复盆底结构和功能。
- 邬开会邬霞邬洪明刘海燕杜燕盛华均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
- 右侧腋动脉分支与正中神经变异1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中观察刮腋动脉分支和正中神经的化置均出现走行异常,为积累解剖学资料以及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我们仔细解剖了腋腔内的结构,观察其内血管神经的走行及毗邻关系,并测量了要关数据,现报告如下。
- 许鸥余江盛华均
- 关键词:腋动脉正中神经解剖学
- 非临床专业解剖学线上教学的效果分析与思考被引量:4
- 2021年
- 为有效应对疫情,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1-4],重庆医科大学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非临床专业的解剖学学时少,本教研室结合其教学目标制定了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后疫情时代,对于这些专业,仍延续线上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现将本教研室在疫情期间线上课程建设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供同行参考。
- 刘辉邱国平卓飞盛华均冉建华余华荣杨美
- 关键词:线上教学疫情防控解剖学教学模式
- 应用解剖学联合外科以专题为导向训练教学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被引量:3
- 2016年
- 自教育部1998年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而如何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 冉建华邓忠良楚磊汪克建贺桂琼盛华均陈通孙善全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应用解剖学教学模式外科
- 血管重塑与血栓形成
- 2004年
- 盛华均孙善全
- 关键词:血管重塑血栓形成血管壁结构生理活动病理过程脉管系统
- 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解剖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实践
- 2015年
- 近年来,为了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不断扩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1]。医学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2]。外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解剖学基础是决定其临床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培养质量的关键[3]。
- 冉建华汪克建盛华均楚磊贺桂琼骆世芳陈通孙善全邓忠良
- 关键词:应用解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 《局部解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更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尝试建立《局部解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把考试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课程教学不但重结果、而且重过程: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地减少了靠一次期末考试定成败的偶然性。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和叠加的综合成绩评定.使考试测验自始至终都能起到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励学生爱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监控教学全过程,是建立该体系的根本目的。
- 盛华均周廷永陆蔚天余维华汪克建冉建华卓飞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