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菁
作品数: 16被引量:125H指数:7
  • 所属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仲人前
作品数:681被引量:2,334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患者 自身抗体 颗粒溶素
王皓
作品数:107被引量:47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启动子 活性研究 启动子活性 细胞因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陈洁
作品数:19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印迹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RNA 性传播疾病 和解
孔宪涛
作品数:602被引量:2,918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细胞 血清 透明质酸
梁艳
作品数:108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患者 TOLL样受体4 表达及临床意义
用重组M2三联体抗原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检测法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在重组质粒表达的基础上 ,用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重组蛋白后 ,用酶免疫吸附法检测M2抗体。结果 在PBC组 1 1例患者中全部检出M2抗体 ,阳性率为 1 0 0 % ,而非PBC组 75例患者中无一检出M2抗体。本法与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的相关性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本法检测M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姜小华仲人前胡寅范列英王皓朱烨侯晓菁孔宪涛
关键词: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免疫测定质粒原发性PBG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与e抗原(HBeAg)、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以评价Pre-S1抗原检测HBV复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采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363例,以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并对Pre-S1抗原、HBeAg和HBV DNA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re-S1抗厚与HBeAg值之间存在关联性(X^2=94.4,P<0.01),关联系数为0.45;Pre-S1抗原与HBV DNA亦有关联(X^2=198.58,P<0.01),关联系数为0.59。Pre-S1抗原阳性率随HBV D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3时,Pre-S1抗原的诊断敏感度84.5%,特异性91.2%,准确性87.0%,阳性预测值94.1%,阳性似然比9.6,优势比56.8;HBeAg诊断敏感度50.4%,特异性94.9%,准确性67.2%,阳性预测值94.2%,阳性似然比9.8.优势比18.9。结论:Pre-S1抗原与HBV DNA具有相关性,Pre-S1抗原较HBeAg能更敏感、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三者联合检测互相补充,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侯晓菁梁艳何凤春陈洁崔艳芳仲人前王皓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前S1抗原E抗原
胰腺癌相关自身抗原47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以往通过蛋白组手段鉴定胰腺癌相关性自身抗体的靶抗原(PAA47)为序列号为KIAA0111的基因编码蛋白质,本文旨在通过基因工程合成KI-AA0111编码蛋白质,验证质谱鉴定结果,并进一步研究PAA47在诊断胰腺癌...
夏晴仲人前邓安梅范列英韩焕新周晔陈军侯晓菁陈燕孔宪涛
文献传递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分析2013-2015年就诊于上海长征医院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差异。对患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进行CT-RNA,UU-RNA的检测。612例CT标本中,总阳性率为9.97%,男性感染率为10.57%,女性感染率为9.56%,男、女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各年龄段患者CT感染率无显著差异;804例UU标本中,总阳性率57.96%,女性感染率为71.97%,男性感染率为37.42%,男女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P<0.01),各年龄段患者UU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在各类型标本中,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本研究表明在人群中UU的感染率显著高于CT,且更容易感染女性。
李江燕陈洁侯晓菁孔乐乐梁艳周琳王皓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性传播疾病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实验评价被引量:47
2010年
目的应用免疫印迹法(WB)比较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与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符合率。方法收集7 805份临床检测的血清标本,分别用TPPA和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应用WB检测确证。结果 7 805份血清标本中,CLIA检测阳性310例,TPPA检测阳性262例。对结果不一致的48例标本应用WB检测验证,结果证实阳性36例,临界阳性8例,阴性4例,而TPPA的结果均为阴性。TPPA检测总符合率为99.44%,CLIA检测总符合率为99.95%。结论 CLIA敏感性优于临床常用的TPPA,且具有结果客观、易分析、重复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个别假阳性和钩状效应,因此应结合TPPA及临床资料确诊。
侯晓菁梁艳陈洁孙贞崔艳芳仲人前王皓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自身抗体与胰腺癌相关性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了解胰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模式特点,初步确定自身抗体靶抗原,分析自身抗体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ed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55份胰腺癌以及6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55份胰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55份经IIF检查的胰腺癌患者中,32份(58.18%)自身抗体阳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67%(l6/60)的检出率(P
夏晴仲人前范列英薛昌侯晓菁孔宪涛
关键词:自身抗体胰腺癌
上海地区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2年
了解上海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阳性率、亚型及感染分布情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2076例来院就诊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分析HPV感染高危因素及亚型分布特点。结果:在被调查的2076例妇女中,HPV感染者为593例,阳性检出率28.6%,21种基因型中只有43型没被检出;在检出类型中单一感染394例,占阳性百分比为66.4%;多重感染199例,占阳性百分比为33.6%(其中双重感染127例、三重感染44例、四重感染19例、五重感染3例、六重感染4例,八重感染2例)。检测结果中高危基因型排在前五位的是HPV52(7.13%)、HPV16(5.83%)、HPV58(4.91%)、HPV53(3.28%)、HPV18(2.50%),低危基因型主要是HPV11(2.75%)、HPVCP8304(2.75%)。不同年龄段的人群HPV阳性率不同,其中18~25岁的人群检出率最高,达到了38.3%。本地区就诊妇女宫颈HPV感染率较高,主要为单一基因型感染,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52、16、58、53、18、6、11、cp8304,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分布特点不同,符合HPV感染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上海地区HPV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与目前现有的HPV四价疫苗不尽相同,提示需要研制与本地区主要基因型高度相关的多价疫苗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李江燕陈洁侯晓菁仲人前王皓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RNA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就诊于上海长征医院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差异.方法:对患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
李江燕陈洁侯晓菁孔乐乐梁艳王皓周琳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性传播疾病
终末期肾病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和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 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产生和自身的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2012年间的54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移植配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HLA分型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SSP)进行分析,血清样本以ELISA方法检测抗HLA-I,II类抗原的PRA.按PR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RA阴性组和PRA阳性组.采用GraphPadPrism5.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血型的患者PRA阳性率的差异;PRA阴性组和PRA阳性组在HLA-A,B,DR位点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548例患者中,502例为PRA阴性,46例为PRA阳性.男性360例,阳性率为6.7%(24/360),女性188例,阳性率为11.7%(22/188),男女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4);不同血型的阳性率:A型8.89%,B型7.43%,O型10.11%,AB型2.38%,不同血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41);各年龄段阳性率:0~30岁6.0%,31~40岁7.7%,41~50岁11.4%,51~72岁6.9%,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P=0.44);PRA阴性组和PRA阳性组在HLA-A33 (χ2=4.48,P=0.03),HLA-A31 (χ2=6.30,P=0.035),HLA-B75(χ2=4.29,P=0.04),HLA-B57(P=0.02),HLA-B27 (χ2=4.31,P=0.04) 位点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A的产生和患者自身的HLA等位基因有一定关系,HLA-A31,A33,B75,B57和B27的患者更容易产生PRA.
李江燕陈洁侯晓菁孙贞仲人前王皓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肾脏衰竭肾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 lym phocyte stim ulator,BlyS)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初步探讨BlyS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商品化的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抗人BlyS多克隆抗体,采用双抗夹心法建立检测BlyS血清水平ELISA方法。对59例SLE确诊患者和4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的血清BlyS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滴度进行检测,比较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浓度、自身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59例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为(8.4±1.6)ng/m l,40名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为(3.2±0.9)ng/m l,SLE组的BlyS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伴随着血清BlyS水平的升高,SLE患者的血清IgG浓度明显升高(r=0.442,P=0.0005);SLE患者的BlyS血清水平与抗dsD NA抗体的滴度也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0,P<0.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BlyS血清水平ELISA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为后续研究BlyS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SLE患者的血清BlyS含量是明显升高的,并伴随着血清IgG浓度、抗dsD NA抗体滴度的升高;提示Blys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环节,其对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活化。
周琳屠小卿朱烨陆慧琦许臻范列英侯晓菁孔宪涛仲人前
关键词:B细胞激活因子抗DSDNA抗体BLYS特异性自身抗体血清IGG健康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