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浩群
-

-

- 论诗人陶渊明的艺术化生存追求
- 2008年
- 艺术化生存是一种具有诗化、审美化特征的人生状态。从放弃仕途到回归田园,再到追寻桃花源理想,陶渊明确立了对待人生艺术化的生存追求。挚爱人生、留恋人生的陶渊明将艺术化生存追求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无论其处境如何,皆能发掘出艺术化生存的无限意蕴,从而建构出一片质朴自然的诗意家园。
- 仲浩群
- 关键词:陶渊明艺术化生存田园生活
- 从佛学角度评析《天龙八部》的警世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先生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着力表现“破孽化痴”的主题以警示世人。善有善报,慈悲善良的段誉、虚竹获得了幸福,而其父辈段正淳、玄慈却不得不舍弃生命;回头是岸,不可一世的慕容博、鸠摩智终于大彻大悟,这表明唯有弃恶扬善,开悟智慧,人生才有希望。无名老僧以佛法开导人,他把《天龙八部》提升到了至高境界。
- 仲浩群
- 关键词:金庸佛家人性警世慈悲
-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郭靖论被引量:1
- 2006年
- 郭靖是大巧若拙的,尽管他有点木讷,可他很有智慧。经过苦苦思索,郭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郭靖把侠的精神提升到为国为民层面上来了,他悲天悯人,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他成为一代大侠的原因。
- 仲浩群
- 关键词:侠义英雄民族精神
- 论郭靖成才与素质教育被引量:2
- 2007年
- 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最恰当的方式教育学生。郭靖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教与学的过程,随着学习自主性的确立,郭靖的悟性得到很好的发挥。郭靖不仅拥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历经磨难的他最终成长为杰出的大侠,郭靖成才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启示性。
- 仲浩群
- 关键词:金庸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悟性
- 逍遥自在老顽童——评析金庸小说人物周伯通被引量:1
- 2007年
- 周伯通很有童心,他热爱生活,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人也很有智慧;他喜欢玩,也喜欢嬉闹,可他往往不能理智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周伯通是个逃避爱情的人,但他心中也有爱,也有情;他身心调和,逍遥自在,其长寿原因发人深思。周伯通行事滑稽,人却心地善良,在不知不觉中,他把欢乐吉祥带给了他人。
- 仲浩群
- 关键词:金庸博学逍遥养生
- 感悟苍茫人生——《天龙八部》中的爱恨情仇被引量:1
- 2008年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对苍茫人生进行了深入剖析,如果说萧峰的人生充满了浓重悲剧气息的话,那么,虚竹和段誉的人生却具有佛家苦乐随缘的意味。《天龙八部》揭示了仇恨之心是怎样束缚世人的,并指明了化解仇恨、觉悟人生之道。
- 仲浩群
- 关键词:金庸天龙八部佛学
- 虚静、养气与逍遥——《文心雕龙》文论思想探究被引量:1
- 2007年
- 蕴含在《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中的虚静说、养气说、逍遥说具有深刻内涵,虚静能让作家深入灵感爆发状态,养气可以让作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而逍遥不仅有助于作家消除疲劳,也有利于作家悠游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在刘勰看来,文学创作是作家生命力的体现,作家应将文学创作与身心健康规律相协调,遵循符合自然之道的文学创作方式。
- 仲浩群
- 关键词:文心雕龙虚静养气逍遥
- 仪琳与妙玉:佛门女尼的情感人生被引量:2
- 2006年
- 具有平民化气质、冰清玉洁的仪琳对佛法抱有坚定信念,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坚信佛法,并能从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奢华的生活造就了妙玉的贵族化气质,只是常以“槛外人”自喻的她却很难做到超凡脱俗。仪琳和妙玉都与书中男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可在许多方面,两人的表现却又迥然不同。
- 仲浩群
- 关键词:金庸红楼梦妙玉情感
- 用生命为爱做注——评析金庸小说人物阿朱被引量:2
- 2007年
- 阿朱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悲壮的,也是崇高的,她对萧峰的感情既有对英雄的仰慕与痴爱,同时,又隐隐流露出对于父爱的潜意识渴望。对阿朱来说,爱情重于生命,其放弃生命之举像是经历痛苦思索后对爱情做出的伟大奉献。
- 仲浩群
- 关键词:爱情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