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学
作品数: 51被引量:314H指数:9
  • 所属机构: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李楠
作品数:132被引量:754H指数:1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研究主题:茶多酚 太阳池 茶色素 对流层 茶叶
修志龙
作品数:468被引量:1,781H指数:2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1,3-丙二醇 发酵液 发酵 2,3-丁二醇 生物工程技术
杨美燕
作品数:68被引量:343H指数:8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微丸 组合物 缓释 托吡酯 微环境
王立红
作品数:31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临界CO2萃取 固体分散体 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 药剂学
赵宇明
作品数:21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研究主题:制药工程 输液泵 微泵 分离纯化 花青素
基于药品GMP实训中心药学实践教学的科学设计
2024年
在国家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立足于自身特色,对接区域产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本校基于药品GMP实训中心开展的实践教学已经历数年实战演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围绕如何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中心从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安排、课堂的组织形式、实训教材的编撰、师资的建设、线上虚拟仿真课程的设计等方面均做了系统的规划与论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研究进一步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基于实训中心的实践类课程的科学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即以专业理论为基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兼具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专业特点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构建立体多样化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探索创新为内核,构筑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推进特色课程思政建设;以多元化考核为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沙露平郭永学刘剑桥李灵坤杨梓桓
关键词:药学实践教学
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20年
目前我国制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制药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培养精通药学、化学、工程学多学科复合实践型人才的制药工程专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文章结合沈阳药科大学及其他高校现状,对展现制药工程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从实践教学角度为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剑桥沙露平周欣羽郭永学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仿真教学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学困生帮扶
2022年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困生这一群体规模不断增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基于《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理念,从发挥专业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作用、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开展有效的学业预警三个方面对学困生进行帮扶,为高校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提供借鉴。
刘玉成郭永学孙旭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困生帮扶
响应面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处方工艺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优化超临界CO2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处方工艺。方法考察药脂质量比和磷脂质量浓度对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对超临界制备盐酸小檗碱处方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分析。结果最优的工艺条件为:药脂质量比为13.2∶60,磷脂质量浓度为30 g.L-1,理论包封率为73.30%,载药量为15.98%。在此条件下的实际包封率为(72.15±1.9)%,载药量为15.74%,接近理论预测值。结论作者研究的超临界CO2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实现了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最佳组合,且工艺简单,适合工业生产。
张志丽张少华张志云郭永学周丽莉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超临界CO2盐酸小檗碱
山楂叶总黄酮的微波辅助萃取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以水为浸提剂,对微波辅助萃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在常规水提取方法上,增加微波处理过程。结果通过试验对比,微波辅助萃取所用的溶剂量是传统水提取法的10%,所用的操作时间是传统方法的10%,提取效率高。结论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技术提取山楂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郭永学李楠仉燕来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正交试验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郭永学韩静张雷刘楠王立红赵宇明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紫杉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中的吸附和解吸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沉淀合成技术,以紫杉醇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氯仿与甲苯混合液中合成紫杉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此为填料进行固相萃取,分离纯化紫杉醇。印迹聚合物对紫杉醇的吸附选择性优化聚合反应条件,通过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模型评价聚合物吸附特点,再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清洗洗脱方法进行优化,采用实际提取浸膏考察固相萃取柱的可用性。结果甲基丙烯酸和紫杉醇的摩尔比为4∶1,聚合温度为60℃时,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对紫杉醇呈现高特异性吸附;印迹吸附符合Scatchard模型,计算MIPs对紫杉醇的最大表观结合点数为3.66 mg·g^(-1),K_d为6.627。结论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为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提供新型选择性富集材料。
王可兴王宏韩静赵宇明郭永学
关键词:紫杉醇固相萃取分子印迹技术
大孔树脂脱除冬凌草提取物中色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大孔树脂脱除冬凌草提取物中色素的可行工艺。方法:以冬凌草中叶绿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5种树脂的脱色效果、脱色条件、树脂再生方法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确定HZ-803为脱色用树脂,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在吸附流速为3 BV.h-1,解吸流速为5 BV.h-1,脱色率可达90%,经过15次循环使用,脱色率仍在70%以上。结论:HZ-803大孔吸附树脂对冬凌草提取物中色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孙源谦礼彤王立红郭永学张少华周丽莉
关键词:冬凌草叶绿素大孔吸附树脂解吸
跨校修读学分助力制药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
依托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制药工程制图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路径,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总结制药工程制图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概况、取得成效及改进方向,以期为其他工程课程开展跨校修读学分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翠赵宇明韩静吴宏宇于巍郭永学
关键词:教学模式
CDIO理念下的“化工原理”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6年
目的本文以国际工程教育CDIO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化工原理课程多维教学模式。方法通过对理论课、实验课及课程设计三方面改革,实现多维教学模式。一是建立特色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实现理论课程多维化;二是改善实验设备、丰富实验类型、举办竞赛活动,实现实验课程多维化;三是开展课程设计,实现课程设计多维化。结果与结论多维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并为其他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意义。
王立红郭永学礼彤张雷刘楠
关键词:CDIO化工原理多维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