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丽
作品数: 51被引量:223H指数:8
  • 所属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余志华
作品数:30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脑瘫患儿 疗效观察 痉挛型脑瘫 痉挛
孔勉
作品数:34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儿童 脑瘫患儿 脑瘫 痉挛
温元强
作品数:54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
研究主题: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 脑瘫 针刀
张天娥
作品数:156被引量:778H指数:1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双生子 肾阳虚证 证候 脑瘫 蜘蛛香
周红玲
作品数:11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疗效观察 痉挛型脑瘫患儿 针灸疗法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施行AMIE方案(针刺、推拿、穴位注射及五禽戏);康复组60例,施行Bobath训练法治疗,均治疗60次。以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且随访12个月,了解患儿是否可以独立行走。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76.7%,康复组58.4%,2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比较,综合组和康复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1年后的随访比较,综合组治疗后可以独立行走人数为36例,明显多于康复组的24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有效,近期疗效等同于Bobath训练法,远期疗效优于Bobath训练法。
何竟董小丽段玉虎周红玲黄长琼刘屹赵雨陈名金
关键词:水针
家系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通过报道一家系2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病例,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转归,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诊断性治疗、全外显子测序等方法确诊2例家系多巴反应性肌张力...
余志华董小丽孔勉宋薇岳萍
关键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美多巴
文献传递
SET悬吊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SET悬吊治疗治疗系统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2...
董小丽魏红余志华孔勉伍蓉梅刘巍
关键词:脑性瘫痪悬吊治疗痉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传递
双生子年龄与证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双生子年龄与病证特征的关系。方法普查与问卷相结合获取信息,对24对正常双生子和21对有病有证的双生子进行分析。结果24对正常双生子症状分差异随年龄变化,MZ可聚为4类;在21对有病有证的双生子中,病证相同或相近者12对占57%,皆为单卵双生子;双生子疾病分布随年龄变化患病种类发生变化。结论双生子年龄越小证候表型越一致,随年龄增长差异加大;随年龄增长双生子疾病谱发生转变;双生子具有患病一致性但非同步性的特点。
张天娥董小丽王米渠
关键词:双生子证候年龄
高压氧加功能训练治疗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高压氧加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9个月~ 2岁的脑瘫患儿 4 8例 ,随机分为高压氧加功能训练治疗组和单纯功能训练组 ,两组各 2 4例 ,同时治疗 3个月 ,采用任氏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高压氧加功能训练治疗组和单纯功能训练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有提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 ;高压氧加功能训练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较单纯功能训练组运动功能评分高 ,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压氧加功能训练和单纯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 。
董小丽周红玲余亚平凌玉蓉杨宏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脑瘫
基于针灸和语言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基于针灸和语言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作用。方法:121例脑瘫患儿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语言训练组39例、常规针灸结合语言训练组40例和创新针灸结合语言训练组42例。语言治疗组患儿采用一对一的语言...
邹新艳余志华何雁梅杨宏董小丽
关键词:脑性瘫痪语言发育迟缓针灸语言训练
悬吊运动(SET)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进行PT、电疗、针灸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60分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的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方法疗效明显.
孔勉董小丽曾敏魏虹
关键词:脑瘫运动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状态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在微量元素、免疫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为CP患儿补充微量元素和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全血样本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元素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中IgG、IgA、IgM、C3含量;使用BDFACSCalibur流式仪测定全血中CD3、CD4、CD8含量。结果 CP组Cu、Zn、Ca、Fe、CD3、CD8、IgG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存在微量元素缺乏、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据此为CP患儿补充微量元素和调节免疫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陈晓玲高志芬孙丽婷董小丽张天娥
关键词:脑性瘫痪免疫
家庭康复中运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中运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致半身偏瘫患儿43例,分为强制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并指导家庭中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训练中不限制健肢活动;强制组则限制健肢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IMT疗法,每天家庭训练时间为2h。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动作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强制组各评定指标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中应用ClMT可显著提高偏瘫患儿上肢的康复效果。
孔勉白静蓉董小丽温元强
关键词:家庭康复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偏瘫上肢功能
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作用。方法 132例脑性瘫痪患儿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语言训练组(训练组,44例)、小儿常规针刺联合语言训练组(电针组,44例)和行针联合语言训练组(行针组,44例)。训练组采用一对一的语言训练,包括游戏治疗,交流态度训练等;电针组及行针组选取百会、四神聪、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等进行常规针刺后,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再进行语言训练;行针组进行语言训练同时行针及留针40min。3组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采用S-S检查法评定各组疗效,根据Gesell发育量表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疗程后语言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结果电针组(有效率:77.5%,DQ值:60.4±13.5)和行针组(有效率:81.0%,DQ值:64.0±11.6)疗效及治疗后DQ值均优于训练组(有效率:51.3%,DQ值:58.1±13.3,P<0.05),电针组和行针组疗效及治疗后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疗效明显。
邹新艳余志华何雁梅杨宏董小丽
关键词:脑性瘫痪语言发育迟缓针刺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