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远友
-

-

- 所属机构:汕头大学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汕头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树启

- 作品数:88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 研究主题:饲料 HUFA 蓝子鱼 配合饲料 拟穴青蟹
- 游翠红

- 作品数:73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 研究主题:拟穴青蟹 饲料 蓝子鱼 HUFA 配合饲料
- 孙泽伟

- 作品数:39被引量:2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华贵栉孔扇贝 通径分析 数量性状 蓝子鱼 饲料
- 徐树德

- 作品数:44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磷酸二氢钙 磷利用率 蓝子鱼 黑鲷 草鱼
- 陈伟洲

- 作品数:115被引量:5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 研究主题:龙须菜 温度 盐度 紫菜 生化组分
- 金钱鱼HUFA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 淡水硬骨鱼类具有将亚油酸、α-亚麻酸转化为HUFA的能力,海水硬骨鱼的该种转化能力一般缺乏或很弱。本课题组已发现和证实广盐性海水鱼类黄斑蓝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具有转化亚油酸和亚麻酸为HUFA的...
- 陈芳李远友王树启姜丹莉朱文娣游翠红
- 关键词:金钱鱼脂肪酸去饱和酶
- 文献传递
- 凡纳滨对虾28.5kD血蓝蛋白的降解新片段被引量:8
- 2008年
-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且可以产生免疫学活性降解片段的多功能蛋白。为了探索血蓝蛋白新的降解片段,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学技术分析对虾感染病原菌后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12h后,血清中新增一种28.5kD的蛋白(命名为p28.5)。经MALDI-TOF/MS分析,其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kD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进一步研究显示,p28.5蛋白不仅可与抗血蓝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还与对虾抗感染能力呈正相关。由此推测,p28.5蛋白应该是对虾感染病原菌后产生的一种28.5kD血蓝蛋白降解新片段,其可能是血蓝蛋白发挥免疫学功能的一种新方式的产物。
- 章跃陵叶向群陈洁辉黄通旺胡忠李远友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KD血蓝蛋白抗感染
- 黄斑蓝子鱼脂肪酸去饱和酶底物识别特异性研究
-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生物合成对于鱼类乃至所有脊椎动物都非常重要。首个完整的海水鱼LC-PUFA合成途径由本课题组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中被阐明,其中包括两个相似度为8...
- 方是强王树启游翠红李远友
- 关键词:脂肪酸去饱和酶
- 饲料中的脂类成分对亲鱼生殖性能的影响
- 亲鱼饲料的营养质量是影响生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脂类营养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饲料脂类成分对亲鱼的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胚胎发育、精卵的脂肪酸构成的影响,以及营养成分影响生殖性能的机制.
- 李远友
- 关键词:亲鱼饲料营养脂类
- 文献传递
- 亲鱼脂类营养对鱼类生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亲鱼饲料的营养质量是影响生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脂类营养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饲料脂类成分对亲鱼的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胚胎发育、精卵的脂肪酸构成的影响,以及营养成分影响生殖性能的机制。
- 李远友禹龙香
- 关键词:亲鱼饲料营养脂类
- 浅水应激后黄斑蓝子鱼生理指标变化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ng/mL达到应激后的(15.12±1.04)ng/mL,之后逐渐恢复到应激前水平;皮质醇和胆固醇浓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0min达到最大值(7.10±0.38)mmol/L,是应激前(2.15±0.02)mmol/L的约3.5倍(P<0.05)。应激后60min时,脑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应激前的11.54倍(P<0.05)。0.02‰牛磺酸浸泡能够显著降低蓝子鱼应激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脑HSP70 mRNA表达量(P<0.05)。结果说明,交感神经-嗜铬组织系统可能是黄斑蓝子鱼的急性应激途径之一,鱼体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以满足应激时的能量需求,同时通过提高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来增强鱼体的保护作用;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 卢玉标游翠红王树启李远友
- 关键词:急性应激HSP70牛磺酸
- 三丁基锡和菲对鳗鲡的毒性效应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每周1次,共5次)将生活于淡水或海水中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暴露于三丁基锡氯化物(TBTCl)和菲(Phe),以研究这两种污染物对鳗鲡的毒性效应以及该效应与鱼体所处环境盐度的关系.鳗鲡暴露于TBTCl或Phe1w后,其肝脏和脾脏的组织结构就已发生明显病变,且病变程度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其中海水鳗鲡比淡水鳗鲡表现更为严重;但肝体指数(HSI)和性腺组织结构均无明显变化.暴露于TBTCl4~5w后,海水鳗鲡肝脏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淡水鳗鲡组无明显变化;暴露于TBTCl或Phe3w后,淡水鳗鲡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但海水鳗鲡组无明显变化.TBTCl和Phe对淡水或海水鳗鲡的血浆雌二醇(E2)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有机锡和菲对鳗鲡的肝脏、脾脏有毒性作用,对皮质醇分泌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且该效应与暴露时间和鱼体所处环境盐度有关.
- 徐文菊李远友夏小安王树启吴清洋徐树德
- 关键词:有机锡日本鳗鲡毒性效应
- 华贵栉孔扇贝新品系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
- 郑怀平孙泽伟李远友刘文华张涛刘合露张倩李升康王树启张博王迪文王亚骏孟芳邓龙辉
- 1、课题来源与背景: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Neeve是该省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然而,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种质退化、产值下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培育出高产、高值、特色的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华贵栉孔扇贝海水养殖
- 金鼓鱼幼鱼对脂肪的适宜需要量
- 2016年
- 为确定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15%的5种等氮的配合饲料(F1~F5),在海上网箱中对初始体质量为4.3g左右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等。结果显示,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大,与饲料脂肪水平为12%和15%的两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蛋白质效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12%的F4组最大,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饵料系数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低,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指标相反;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上升,饲料脂肪水平为15%的F5组鱼的肝体比显著大于F1和F2组。饲料脂肪水平也显著影响金鼓鱼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及水分含量。当饲料脂肪水平为9%时,金鼓鱼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较高,且肠道和肝脏的免疫与抗氧化指标较好。根据饲料脂肪含量与金鼓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分别作曲线回归分析,确定金鼓鱼饲料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8.6%~11.0%。
- 游翠红林思源王树启李远友
- 关键词:消化酶
- 有机锡和辛基苯酚对孔雀鱼、蓝子鱼的毒性效应
- 本文通过静态暴露或拌饲投喂方式,研究三丁基锡氯化物(TBTCl)、辛基苯酚(OP)对孔雀鱼和黄斑蓝子鱼的毒性效应.(1)当孔雀鱼幼鱼暴露于1.25~7.90μg/LTBTCl中,其96h的半致死浓度为5.82μg/L;(...
- 李远友杜永兵谭燕郑一军胡长博陈伟洲孙泽伟
- 关键词:辛基苯酚毒性效应生物监测孔雀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