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士尊
-

-

- 所属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鞍山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晓明

- 作品数:26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朝鲜使臣 社会 清末 教育
- 苏卫国

- 作品数:47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军事领域 锚点 秦汉 户口 传感器
- 张金锁

-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 就业 激励机制 教育培训 图书馆
- 孙明

- 作品数:53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满族 调度方法 清代 谱牒 调度
- 明代辽东儒学建置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有明一代,教育比较发达,辽东虽属边疆地区,但各卫也都建有儒学。本文利用现存文献,对辽东都司儒学以及各卫城儒学的设置、管理和维护进行考证,以期为边疆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 张士尊
- 关键词:明代
- 辽泽:影响东北南部历史的重要地理因素被引量:4
- 2009年
- 辽泽是东北南部特定的地理区域,从史前到清初,一直对东北南部的历史变迁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辽泽是史前时期不同类型文化的界限、统一时期是不同政区的界限、分裂时期是不同政治集团的界限等方面着手分析,从而探寻辽泽影响历史变迁的原因。
- 张士尊
- 关键词:辽泽地理因素
- “辽水”原为“潦水”考
- 张士尊
- 明清两代辽河下游流向考
- 辽河下游,地势平漫,河流改道相当频繁,故确定其走向较为困难。1987年,《<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出版,特附录《关于辽河中下游的变迁》一文,对《中国历史地图集》如何确定辽河中下游的走向加以说明。本文利用中外...
- 张士尊
- 关键词:明清时期河流改道河道变迁
- 文献传递
- 从近年出土的墓志看海州卫军功集团的兴衰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于明代卫指挥以下军职世袭,所以每座卫城及其周围都聚居着众多的世家大族。在25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通过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军功集团。本文通过海城西四镇出土的数块明代墓志,对徐氏家族的形成和变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个案研究。
- 张士尊
- 关键词:墓志兴衰
- 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
- 相对于中原而言,东北为边疆地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人口迁移相当频繁,总的趋势是北部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南下,中原汉族人口不断北上,双方往往交汇于辽河流域下游,形成一个既不同于中原也不同于边远地区的文化过渡带。 ...
- 张士尊
- 关键词:清代东北移民社会变迁
- 清末“韩民越垦”与清朝“移民实边”被引量:1
- 2007年
- 从顺治初年到同治初年的200多年里,清朝对中朝边境地区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造成这一带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从而导致"韩民越垦"发生。在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韩民越垦"成了日本蚕食中国领土的借口。作为对策,清朝政府只好放弃长期奉行的封禁政策,实施"移民实边"。
- 张士尊
- 关键词:清末移民实边
- 建州女真董鄂部族源考
- <正>董鄂部是明末建州女真的五部之一。关于董鄂氏的族源,《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说:“董鄂,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世居董鄂地方。”先有以董鄂为名的江,再有以董鄂为名的地,然后才有以董鄂为名的氏族和部落。按照姓氏形成...
- 张士尊
- 文献传递
- 明清战争爆发前满洲人口数字小考
- 2003年
- 明清战争前 ,努尔哈赤为了赢得对明朝的军事优势 ,不断向辽东都司东北部积聚人口 ,这些人口大多数是后来的八旗满洲。这些人口总数是多少 ,历来有高估的倾向 ,数十万有之 ,百万亦有之。通过对清朝入关前后档案史料的分析 ,初步考证出明清战争爆发前 ,八旗满洲人口不足二十万。
- 张士尊
- 关键词:努尔哈赤明朝清朝
- “辽水”原为“潦水”考
- 辽河是东北地区南部的主要河流,辽河流域是东北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从古至今,此地设治多与"辽水"有关,因此,只有追根溯源,理清"辽水"一名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辽,远也。"这恐怕是对"辽水"...
- 张士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