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凤英
-

-

- 所属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潘慧

- 作品数:495被引量:2,41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医学教育 医学生 生长激素 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 朱惠娟

- 作品数:209被引量:1,0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肢端肥大症 库欣病 肥胖症 博士后 生长激素
- 李乃适

- 作品数:156被引量:4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 内分泌科 胰岛素过敏
- 王林杰

- 作品数:47被引量:18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肥胖 肥胖症 生长激素 3T3-L1 细胞增殖
- 邓洁英

- 作品数:108被引量:4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生长激素 垂体 肢端肥大症 细胞因子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 细胞因子对垂体人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
- <正>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1977年,Besedovsky首次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现在认为,神经
- 龚凤英邓洁英史轶蘩
- 文献传递
- 神经内分泌肿瘤中bcl-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
- 2002年
- 原癌基因bcl-2是一个公认的抗凋亡基因。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bcl-2蛋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而间接推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bcl-2基因的表达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早期的病理事件,并与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同时,由于化疗药物治疗肿瘤主要依赖于其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所以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中bcl-2基因的高表达直接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有关。
- 龚凤英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BCL-2细胞凋亡抗药性
- 不典型早老综合征合并严重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 张化冰朱慧娟龚凤英李悦芃邢小平
- 影响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尿游离皮质醇的重要因素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尿游离皮质醇(UFC)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药盒对加入不同防腐剂的标本、存放温度不同的标本和24 h尿量不同的标本进行测定。结果:防腐剂为盐酸和叠氮钠时,UFC测定水平较低(P<0.001),置于4℃的标本的UFC略高于置于-20℃的标本,而未服强的松龙时的UFC水平则较服药时显著降低(P<0.001)。结论:防腐剂和24 h尿量对UFC测定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张殿喜李乃适黎明龚凤英潘慧邓洁英孙梅励陆召麟
- 关键词:皮质醇防腐剂
- 库欣病的分子机制及靶向药物
- 2016年
- 由垂体瘤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库欣综合征,又称为库欣病,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为其辅助治疗,但疗效均有限。近年来关于库欣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集中于调控细胞增殖的异常蛋白表达和调控激素分泌的异常信号转导,靶点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周期蛋白E(CDK2/CyclinE)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相应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roscovitine和水飞蓟素均能有效减小肿瘤体积,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 辅容卢琳龚凤英潘慧朱慧娟陆召麟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甘油三酯测定、RT-PCR和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观察HYSA对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0.01 mg/L^10 mg/L HSYA在4 h^96 h抑制3T3-L1细胞的增殖,120 h促进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HSYA减少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HSL mRNA的表达和启动子活性。结论HSYA对3T3-L1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并通过促进HSL启动子的活性,增加mRNA表达,抑制其分化。
- 王林杰王相清潘慧李乃适朱惠娟龚凤英
- 关键词:细胞增殖
-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Turner综合征并Rathke裂囊肿2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凤丹李欣杜宏伟朱慧娟龚凤英潘慧伍学炎邓洁英史轶繁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RATHKE裂囊肿重组人生长激素
- 肥胖相关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被引量:4
- 2016年
- 黑棘皮病是肥胖患者常见的皮肤过度角化伴局部肤色加深的特征性改变,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可靠皮肤标志。该病是由于循环中过量的胰岛素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受体(IGF一1R),促进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所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皮肤的慢性炎性反应、维生素D浓度减低、瘦素分泌增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升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过度活化与皮肤稳态受损等,也参与了黑棘皮病的发生和发展。探讨肥胖相关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尚晨龚凤英王林杰
- 关键词:黑棘皮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联,其中血清低水平IGF-I和高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可以作为判断AMI患者远期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后指标。本文总结了IGFBP-1在AM I预后判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 陆慧潘慧龚凤英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尿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中24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和血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67例cs患者进行联合DST,比较同步血皮质醇和24hUFC在诊断中的差别。结果小剂量DST中血皮质醇〈50nmol/L诊 断灵敏度最高,为97.01%(P〈0.05);24hUFC〈32nmol,血皮质醇〈110nmol/L、140nmol/L和对照值50%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2.54%,86.57%,83.58%和70.15%。大剂量DST中如切点为抑制率≥50%,24hUFC诊断库欣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57%和96.00%,均高于血皮质醇的60.38%和91.43%(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hUFC抑制率为60.85%时,达到灵敏度(92.6%)、特异度(85.7%)最佳界值;而血皮质醇抑制率为61.53%时也能达到最佳灵敏度(64.8%)和特异度(78.6%)。结论在小剂量DST中血皮质醇〈50nmol/L诊断灵敏度最高;而在大剂量DST中24hUFC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血皮质醇。
- 卢琳陈佳蕙朱惠娟宋爱羚李明陈适潘慧龚凤英王任直幸兵姚勇冯铭陆召麟
-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地塞米松抑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