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朝庆
作品数: 83被引量:359H指数:11
  • 所属机构:南开大学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旭华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贫民 学术 共同体意识 近世 宋代
王处辉
作品数:87被引量:5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学 社会学
韩庆龄
作品数:14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农民 实证调研 关系网 嬗变 村庄治理
夏当英
作品数:38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宗教 庄子 生活秩序 传统文化
陈强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个体化 孔子 文化抉择 士人 社会治理
一九四○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被引量:27
2009年
1940年代基于战后重建和加快工业化的考虑,中国社会学界在社会建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主体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做出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现代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架构;其在关注民生、加强积极性社会建设、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注重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当代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宣朝庆王铂辉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变迁工业化
乡村卫生组织在地化的调适——从定县实验到华西卫生实验被引量:2
2023年
乡村基层卫生组织是现代卫生资源向乡村社会下沉的重要载体,建设有效的基层组织也是实现乡村卫生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乡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定县实验区和华西实验区现代卫生的在地化发展,探究乡村卫生制度、卫生服务、卫生人员等方面的在地化调适过程,发现乡村卫生组织在地化的实现需要在制度化卫生体系的框架中,合理发挥地方民众主体性的作用,实现外部卫生资源与内部组织成员的互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组织制度与地方社会环境耦合,组织运作与地方社会资源对接,组织动员与地方社会结构互融,舍此之外,现代卫生在乡村的在地化可能很难成功。
葛珊宣朝庆
关键词:乡村卫生
文化自性与圈层整合:公共文化建设的乡村本位被引量:20
2016年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关系到乡村秩序重建的重大议题。在经济分化的背景下,社会分层结构带来村庄公共文化的圈层化发展,农村社区出现价值异化和底层个体化闲暇的新特征。在公共文化供给中,土生土长的内生文化被错误定位而难以发挥现代性活力,政府与市场推动的输入型文化则存在时空错位的矛盾冲突。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公共文化发生的结构基础与供给模式的双重考察,提出以纵向阶层互动式的多元组织为载体,村庄精英为承接主体,内在文化基因与外部输入资源相互联动的文化再造新模式,旨在以乡村本位的视角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探索乡村秩序重建的新思路。
宣朝庆韩庆龄
关键词:公共文化
社区建设的本土视野
2005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区建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宣朝庆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公正
乡村振兴与在地乡贤培养:基于韩国新村指导者的考察被引量:6
2022年
乡村人才培育是保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新时代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议题。韩国新村指导者的培养呈现了以新村指导者为中介而引发的村庄内生活力萌发的基本过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由于中韩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农业特征、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韩国乡村振兴的这一经验路径可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研究样本。中国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伴随着乡村空心化难题,本地人才缺乏,致使外部援助难以内化。以韩国新村指导者培养的生发过程为研究素材,对在地乡贤作为现代与传统的冲击与弥合点、乡贤内外双重合法性权威的来源,以及基层党组织与在地乡贤的职能分工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化解乡村空心化难题的各项措施,能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提供经验与启示。
宣朝庆常志静郝晶
文明乡风如何形塑——以农村建房中邻里纠纷为中心的思考被引量:12
2018年
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文对农村建房过程中的邻里纠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俗信仰对乡村治理的挑战,发现"高人一头"民俗信仰所代表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期望是造成建房中邻里纠纷的文化根源,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所造成的利益冲突则为"高人一头"纠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要解决这一纠纷必须将民俗信仰、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相协调,并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宣朝庆郝光耀
关键词:民俗信仰邻里纠纷乡风文明乡村治理
青年政治认同的仪式形塑逻辑与增效路径被引量:1
2023年
青年政治认同是新时代做好青年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仪式实践通过符号、时空、事件的典型叙事把抽象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核心立场等具体化为可视、可感、可认知的学习载体和资源,达到形塑和强化青年政治认同的目的。青年政治认同的仪式形塑可以因循仪式实践的叙事逻辑,借助青年群体青睐的符号征用、形式呈现等极具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可通过意义之网的编制、仪式展演的进行、仪式群体的形成等具体化策略,实现主流价值和政治观念的持续生产与有效传播,进而达到形塑青年政治认同、激发青年活力的功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常志静宣朝庆
关键词:青年政治认同仪式研究政治仪式
百年乡村建设的思想场域和制度选择被引量:14
2012年
思想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社会活动,受制于特定历史场域中的各种社会力量关系对比,最终指向关于制度的社会选择,因此思想与场域、制度之间存在系统相关性。百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始终处于现代化的场域之中,国家、知识分子群体(包括政党)作为场域中的活跃力量,在乡村建设中相互竞合,催生出多元繁复的乡村建设思想,最终构建起一系列具有现代特质的乡村制度。
宣朝庆
关键词:乡村建设知识分子场域
单位制的共同体思想传统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采用长时段视角,审视思想传统与制度发展的关系,认为单位制在现当代的发展除了时代的需求之外,主要是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这种传统在近代以来受到大同理想复兴、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使单位制体现出浓厚的共同体色彩。考察单位制的共同体传统,也可以对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加深理解。
宣朝庆司文晶
关键词:单位制共同体
关公信仰与商人精神——一种基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都市民间信仰。在现代都市社会,关公神像不断出现在豪华的商业大厦中。商厦中的关公信仰对商界人士具有多重意义,它既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树立自我形象,也可以为商海弄潮者提供精神安慰,还能够帮助商家塑造诚信形象,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关公信仰所蕴涵的经济伦理价值对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剖析关公信仰在当代的发展演进,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伦理。
宣朝庆
关键词:民间信仰关公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