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先友
-

-

- 所属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 董伟

- 作品数:17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超疏水 滤料 高湿 建筑设计 TIO
- 马青锋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老街 历史街区 小城镇 传统民居 空间环境
- 刘伟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材料 建筑 立面设计 生态建筑学 生态
- 徐俊丽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古村落 西递 策划研究 规划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 陈丽华

- 作品数:126被引量:4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花纹钢板 梁柱节点 组合剪力墙 耗能能力
- 浅析皖中建筑空间的创造与再生--以庐江岗湾老街设计为例
- 本文通过对庐江岗湾老街进行实地调研总结皖中建筑的特点.寻求其不同于徽州建筑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杭州清河坊,成都宽窄巷,福州三坊七巷的实地调研总结探求皖中建筑空间的创造再生手法.从传统到现代的建筑演变和设计探索中民族形式贯穿...
- 尹磊郑先友
- 关键词:民族文化
- 文献传递
- 保持并发展合肥城市规划的特色被引量:1
- 2003年
- 班琼郑先友
-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化建设
- 建筑设计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 2015年
- 建筑创新动力的外在要素如场地、资本、政治行为、科技和文化既是建筑创新设计的多元推动力,又不断重新定义建筑创新的目标,并主要通过内在要素来起作用。内在因素是建筑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创新组织模式和建筑师的创新能力。绩溪博物馆就是在目标体系、组织行为和建筑师的创新能力三者之间耦合产生的创新成果。
- 董伟郑先友
-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动力
- 浅析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的现实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作为20世纪杰出的建筑理论家,克.亚历山大建筑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对亚氏的建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一定的分析,阐述了当今的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引入亚历山大的理论和思想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 李晓庆郑先友
- 关键词:模式语言特质公众参与
- 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被引量:3
- 2007年
- 文章分析了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建筑设计作品以及其设计思想。从当前生态建筑设计的误区入手,通过对新型建筑材料和太阳能的利用,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并指出未来的建筑设计将是生态建筑的天下。
- 刘伟郑先友
-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立面设计建筑材料
- 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的作品分析与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美国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创新现状,以优秀设计作品为依托,透视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状况和趋势,希望在研究美国建筑师作品以及相关内容中学习、进步、开阔思路。
- 唐剑郑先友
- 关键词:建筑师事务所建筑作品
- 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被引量:2
- 2007年
- 探讨了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中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首先强调毕业设计选题的实践性;其次,注重训练手段的综合性;再次,推动多层次的互动,从攻关团队的组织到分工、协作和互动。最终通过对潜在问题的深入讨论,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方案,以取得整体性的突破。
- 郑先友王璞
- “流观”视角下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路径探析——以呈坎村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街巷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骨架,串联组织传统村落的各个空间节点,创造变化多端的路径空间形态,形成了连续感知的空间环境。以"流观"的空间感知方式为手段,将呈坎村的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其空间形态的丰富性,成为了路径空间趣味性营造的参照方式。
- 王天成郑先友
- 关键词:街巷空间流观感知
- 后乡土时代小城镇传统街区更新改造策略
- 黄屯老街是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与历史风貌.在其更新改造过程中,首先借鉴日本"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对策调查"法对其进行风貌要素的系统整理,其次借鉴"江苏乡村调查"等方法做深入的社会调查;通过组建的"村落建造...
- 马青锋郑先友
- 关键词:古村落传统街区乡土性
- 建筑设计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被引量:13
- 1998年
- 通过建筑创造性思维特质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的研究,旨在探索建筑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开发和训练的科学化体系,以期全面培养建筑人才的综合创造能力。
- 郑先友苏继会冯四清
- 关键词:建筑教育建筑设计教学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