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海华
-

-

- 所属机构:河海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 王龙宝

- 作品数:153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大坝 遥感图像 缺陷图像 图像 项目群
- 余霖

- 作品数:20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图像语义 龙芯 微控制器 测试驱动开发 ANDROID
- 陈钊

- 作品数:26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RTU 并联补偿电容 E类功率放大器 调谐电路 水位计
- 朱旭芬

- 作品数:38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围压 控制点 水文地质参数 砂土 少数民族地区
- 张伟建

-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WEB服务 服务质量 个性化WEB 个性化 聚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深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 2014年
- 在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入手,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以期为现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 韩朝春应海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
- 一种牛顿环条纹半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顿环条纹半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反射镜,牛顿环,透明刻度尺,单色平行光源,摄像头,电脑,打印机,导线,其中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右部,单色平行光源固定在底座的左部,透明刻度尺粘贴在牛顿环...
- 张开骁马爱斌江静华应海华
- 文献传递
- 应用理学专业归属感构建体系探究——以河海大学理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当前,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基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面临严峻形势,对高校如何培养出优秀合格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理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巨大考验。本文从构建科学的体系、构建体系的优势及多角度、多样化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出发,对应用理学专业归属感体系作初步探究,从而提高应用理学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 应海华吴培培
- 关键词:归属感
- 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使用及去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使用及去除方法,以麦麸和卡拉胶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有一定粘稠度,可与肉制品表面蛋白质和脂肪结合,低温凝固在肉制品表面,起到防止肉制品出水出油,延长肉制品保质期的可降解、可食用的保鲜膜。与...
- 张开骁马文文应海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杂环境下混凝土钢筋锈蚀无损检测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混凝土钢筋锈蚀无损检测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两台无人机设备,一号无人机搭载WiFi信号、蓝牙信号以及5G信号发射装置,这些信号紧贴混凝土表面并发射。二号无人机配备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负责接收经过混凝...
- 王龙宝 胡禛昊 陈清华张伟建 殷海平余霖陈钊 冯卫东应海华
- 一种基于轮廓的水工建筑物缺陷实例分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的水工建筑物缺陷实例分割方法,包括: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水工建筑物缺陷图像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测试集;构建基于实例中心特征的轮廓初始化网络,采用DLA‑34提取特征,通过预测分支网络生...
- 王龙宝王冠秀陈清华张泽宇朱旭芬侯婷应海华陈钊余霖朱云
- 一种基于改进双边网络的无标尺水位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双边网络的无标尺水位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水位进行标定;选取水位图像特征点,对水位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摄像头移动产生的位置偏差;将不同条件下采集的水位图像输入具有改进的BiDGANet神经网...
- 王龙宝 刘利盛 陈清华张雪洁余霖 侯婷应海华陈钊
- 一种基于轮廓的水工建筑物缺陷实例分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的水工建筑物缺陷实例分割方法,包括: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水工建筑物缺陷图像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测试集;构建基于实例中心特征的轮廓初始化网络,采用DLA‑34提取特征,通过预测分支网络生...
- 王龙宝王冠秀陈清华张泽宇朱旭芬侯婷应海华陈钊余霖朱云
- 一种海洋格网数据的分片图像处理及渲染展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格网数据处理及渲染展示方法,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比例尺和分辨率;生成格网数据金字塔;利用色彩映射表将格网数据生成彩色图像;对多层次图像进行分片并进行建立分片索引;根据所需图像计...
- 王龙宝 余永恒 陈清华张伟建朱旭芬应海华
- 高考调剂生的专业归属感培养途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河海大学本科生专业归属感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高考志愿调剂生专业归属感的因素,得出专业的学科实力、就业前景、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所在专业的学习氛围、所在专业的师资力量、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6个方面显著影响学生专业归属感状况。提出加强学生专业归属感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从面上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
- 陈培玲贺荣繁陈丽君应海华
- 关键词:调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