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元
作品数: 46被引量:281H指数:7
  • 所属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所在地区:湖北省 十堰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胡小平
作品数:3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
研究主题: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实践
杨帆
作品数:3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就业指导 思政教育 弱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
梁仕新
作品数:15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校国防教育 高校 国防教育 校园文化
汤成丹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 高校贫困生资助 高校大学生
龚玉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汉水流域 汉水文化 天人合一 春秋 楚文化
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被引量:5
2008年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格特征,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的消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健康人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自律性人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适应性人格;完善教师修养,树立榜样性人格的对策。
夏金元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2004年
高校校园文化重在发展、贵在创新。 2 0多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面向未来 ,也必须坚持走创新之路 ,实现从内容到形式 。
梁仕新夏金元
关键词:高校管理校园文化
深入开展大学生“三爱”教育的有效途径与长效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三爱"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创新载体,选树典型,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抓住课堂主渠道,‘三爱’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等十个方面探讨了深入开展大学生"三爱"教育的有效途径与长效机制。
夏金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透视与消解被引量:10
2009年
农村大学生普遍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角色转换与适应不顺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情感困惑和危机、就业压力大等心理问题。要从搞好新生教育——学会适应、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创建立体关怀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架起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等方面着手,消解其心理问题,促使其健康地成长。
夏金元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心理特征教育辅导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被引量:2
2008年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的工作实效状况如何,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而,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考察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不足的主要问题,分析辅导员自身存在的原因,以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
夏金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
论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障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4
2007年
环境适应是新生进入大学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由于自然环境、心理准备、个性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大学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针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环境适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在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中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我适应为主、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服务、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及建立心理支持与救济网络体系等应对策略。
夏金元
关键词:大学新生环境适应心理冲突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的弱化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由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够,存在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陈旧、教育滞后及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必须对毕业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国情教育、加强道德法制与择业观教育、加强成才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竞争。
夏金元陈露杨帆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政教育弱化
论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被引量:7
2006年
高校农村学子在总体上占多数,在分析了这类学生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后,提出“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是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性选择,并对如何引导其提高综合素质做了实践性思考。
夏金元胡小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
试论高校特困生和谐成长的自我保健心理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高校中的特困生,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有文饰、焦虑、自卑、失望等负性心理。环境因素只是引起特困生心理问题的外因,归根到底,特困生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问题的内因,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特困生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能通过个体改善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概念、培养自尊自强自主人格、合理调控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自我调适措施,建立特困生自我心理保健体系,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夏金元
关键词:特困生自我调适心理机制
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创新农村大学生资助工作被引量:3
2006年
农村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巨大落差,使农村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心理失衡与人际关系无法适应,大多有焦虑、自卑、封闭、依赖等心理。针对此特点,以人为本,进行心理资助,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引导他们立志在困境中崛起,成长为全面发展之人。
夏金元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心理资助贫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