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作品数: 298被引量:1184H指数:18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邵清
作品数:109被引量:583H指数:1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FIBROSCAN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成军
作品数:1,429被引量:5,859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基因 肝炎病毒 克隆
王琳
作品数:1,094被引量:5,043H指数:3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克隆 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技术
陈国凤
作品数:158被引量:94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FIBROSCAN 乙型肝炎病毒
石宇杰
作品数:64被引量:4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NS5ATP7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2004年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蛋白7(humangene7transactivatedbynonstructuralprotein5AofhepatitisCvirus,HCVNS5ATP7)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NS5ATP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TP7,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NS5ATP7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相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NS5ATP7后,有12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4条基因表达增强,8条基因表达降低.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NS5ATP7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NS5ATP7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张健刘妍成军王琳邵清梁耀东李强刘敏
关键词:反式调节基因非结构蛋白5A基因表达
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B组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直至治疗结束。以上两组的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治疗的12、24、36和48周抽血,检测各组血清ALT、HBeAg、HBV DNA及child分级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为87.1%及78.8%,有效率分别为96.8%及87.9%;HBeAg阴转率分别为83.9%及57.6%;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1.9%及24.2%;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96.8%及97.0%。结论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的发生,并可增加抗病毒效果,且其安全性良好,但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张健李冰李梵纪冬韩萍邵清李永纲陈国凤王慧芬陈菊梅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与SYNTAX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心肌运动分析,超声仪自动计算左室整体短轴(GRS)、长轴(GLS)、圆周(GCS)与面积(GAS)应变,采用Simpon法计算LVEF。根据SYNTAX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短轴应变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508,P<0.05),整体面积应变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5),整体长轴及圆周应变与SYNTAX无相关性(P>0.05)。左心室整体短轴、长轴、圆周与面积应变值均与LVEF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0.747、0.739、-0.689,P均<0.01。结论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LVEF及短轴应变、圆周应变与SYNTAX评分具有相关性。
申静静李丹王建华石宇杰陈莹张健
关键词:SYNTAX积分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82)。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 min后以0.1μg/(kg.min)维持,持续48~120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6 h及30d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6 h及30 d后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2.4%和6.1%对照组分别为:12.2%和18.5%,两组患者36 h及30 d MAC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及显著血小板减少。结论 NSTE-ACS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MACE的发生率,但增加轻微出血的发生率。
张健石宇杰崔俊玉牛丽丽张艳玲谭琛郭文忠徐威路敏赵冰刘勉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盐酸替罗非班不稳定型心绞痛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蛋白5反式调节基因的筛选
2004年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蛋白5的反式调节基因. 方法: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NS5ATP5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TP5,以表达质粒pcDNA3.1(-)- NS5ATP5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NS5ATP5后,有17条基因表达增强,12条基因表达降低. 结论:成功筛选了NS5ATP5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NS5ATP5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张健刘妍成军王琳邵清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调节基因
塞拉利昂西区埃博拉病毒病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后特点
目的:探讨塞拉利昂西部地区JUI埃博拉病毒病留观与治疗中心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1月18日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埃博拉病毒病由逆转录PCR检测确诊。...
徐哲张昕滕光菊荣义辉孙李建张健杜宁刘立明苏海滨金波赵敏陈昊阳
关键词:流行病临床症状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N末端蛋白基因芯片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N末端蛋白(TP) 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TP在乙型肝炎陧性化及致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根据AF384372 HBVDNA病毒株序列设计、合成HBV DNA P-TP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以含有AF384372HBVDNA P全基因组cDNA的质粒G318A7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P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HBV DNA-TP 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 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以单链可变区抗体的Western blot杂交技术证实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之后有TP蛋白的表达,提取高质量的mRNA并进行逆转录成为cDNA,进行DNA 芯片技术分析.在1 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111 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8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HBV DNA P-TP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TP蛋白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
陈国凤王琳成军刘妍张健邵清张玲霞李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肝细胞癌乙型肝炎
肠道局部组织氧饱和度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肠道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NEC组22例,非NEC组35例。NEC组在NEC确诊后24 h内监测肠道rSO_(2),并于抗感染治疗前检测血清CRP水平;非NEC组对应时间点进行肠道rSO_(2)监测和血清CRP检测。比较2组肠道rSO_(2)和血清CRP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肠道rSO_(2)、血清CRP单独及二者联合诊断早产儿NEC的价值。结果NEC组的肠道rSO_(2)低于非NEC组(P<0.05),血清CRP水平高于非NEC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肠道rSO_(2)诊断早产儿NEC的最佳截断值为50.75%,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81.8%、85.7%、89.4%;CRP诊断早产儿NEC的最佳截断值为12.05 mg/L,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7%、74.3%、74.8%;肠道rSO_(2)+CRP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9%、77.1%、91.9%。肠道rSO_(2)诊断NEC的AUC高于CRP(P<0.05);肠道rSO_(2)+CRP联合诊断NEC的AUC与单独肠道rS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rSO_(2)诊断早产儿NEC的价值高于CRP,且与肠道rSO_(2)联合CRP诊断早产儿NEC价值相当。
接双双戴立英张健张永利张峰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近红外光谱C-反应蛋白早产儿
一种微动锥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动锥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方法,涉及雷达目标特性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以成本更低、更高效的方式,获得还原度较高的微动锥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设置锥体目标的三维模...
华煜明金胜王洋朱天林刘卿黄璐张健王东亚王玥降佳伟
文献传递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HCVNS3蛋白结合蛋白基因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NS3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 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 NS3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和在铺有 X-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8个,其中4个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2个免疫球蛋白λ轻链;1个肌动蛋白β;1个铁蛋白轻多肽;1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2个肌球蛋白因子1;1个白介素2受体β;1个富含精氨酸/丝氨酸剪切因子6;1个组织蛋白酶 S;1个2’-5’寡腺甘酸合成酶类似物;1个缺失精子缺乏相关蛋白2;1个 CNN2;1个新基因.结论:成功克隆出 HCV NS3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CV 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邵清成军白雪帆王琳张健梁耀东刘敏李强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技术白细胞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