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广大
-

-

- 所属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芳森

- 作品数:167被引量:1,63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硼 油菜 硼效率 白肋烟
- 石磊

- 作品数:128被引量:1,06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硼 油菜 硼效率 牛支原体
- 蔡红梅

- 作品数:20被引量:4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氮肥利用率 油菜 低产田 水稻产量
- 张浩

-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油菜 程控 仿形 尾椎 柱体
- 袁盼

-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根系 含油量 磷酸合成酶
- 植物离子组学:植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被引量:11
- 2010年
- 离子组是指有机体内所有离子的总和,包括所有的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现代高通量的元素分析手段(如ICP-MS/OES)的出现,使得同时定量分析多个元素的含量成为可能。植物离子组学正是利用这一高通量的分析手段,在全基因组的规模上对植物体内的离子组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从而系统地研究揭示植物体内控制离子平衡的遗传网络与分子机制。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并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等方面,成为植物营养研究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从离子组及离子组学的概念、离子组学的技术平台、离子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信息管理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这一新兴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 丁广大刘佳石磊徐芳森
- 关键词:离子谱植物营养学
- 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鄂油长荚和磷低效品种B104-2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0群体作为构图群体,共124个单株,构建了一张含733个分子标记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在这些分子标记中,通过偏分离分析发现,有218个分子标记发生奇异分离(P<0.05),占总连图标记数的29.7%。其中,偏向母本B104-2有136个,占62.4%,偏向父本鄂油长荚有82个,占37.6%。同时,在13个连锁群上发现了24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对这种偏分离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 丁广大杨美李兴美石磊徐芳森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分子标记偏分离
- 一种油菜叶肉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菜叶肉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本技术以油菜幼叶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在不同Mannitol浓度下对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确定最适浓度;在纯化过程中,利用20%Ficoll溶液,则完整的...
- 丁广大张浩李玉石磊汪社亮徐芳森
- 文献传递
- 植物耐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3年
- 土壤中总磷的含量很高,但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浓度往往很低,因此,缺磷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由于磷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机制以应对低磷胁迫。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相继克隆了大量参与植物体内磷动态平衡调控的基因,其中包括磷转运子、转录因子、非编码的小RNA及其它低磷胁迫诱导基因等。这些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复杂的植物耐低磷胁迫遗传调控网络。另外,利用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思路,大量与植物磷效率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也被定位出来。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植物耐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丁广大陈水森石磊蔡红梅叶祥盛
- 关键词:低磷胁迫植物响应基因数量性状位点
- 植物水培根系观察箱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植物水培根系观察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通过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大批量观察对比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丁广大张鹏超张雯张浩徐凯博
- 甘蓝型油菜减氮增效潜力评价及种质资源筛选被引量:6
- 2021年
- 为培育具有高潜力的减肥增效油菜品种,以不同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两年三点的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它们对氮肥的响应特征及节氮增产潜力。以产量平均值为分界线将供试材料划分为4种类型:低氮高效型、双高效型、双低效型和高氮高效型。在高氮条件下,双高效型和高氮高效型材料具有16.96%~36.50%的节氮潜力和21.57%~49.59%的增产潜力;在低氮胁迫下,低氮高效型具有12.23%和10.88%的节氮及增产潜力。同时筛选出低氮高效型材料中双9号、SV-pyriter,双高效型材料D4-15、中双11号、DH16、华双3号,双低效型材料D2-1、华双5号、加99H99-15HR、湘农油3号、DH17,以及高氮高效型材料84001。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减氮增产增效的潜力较大,但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因此,选育双高效型和高氮高效型材料可能是今后油菜育种的重点。
- 张浩李双叶祥盛张丽梅徐芳森石磊丁广大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氮效率
-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20年
- “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同时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不断涌现。植物营养学作为农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时代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尚需改革。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信息化时代农业高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之路,以期为农业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 丁广大石磊王昭姜存仓
- 关键词:高等教育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
-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其基因BnaGLN1;2a在油菜氮高效育种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其基因BnaGLN1;2a在油菜氮高效育种中的应用。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与其相关的生物材料的下述任一应用:提高油菜中氮的吸收和/或利用效率;制备提高油菜氮吸收和/或利用效率的产品;提高油菜氮含量;...
- 丁广大张浩石磊 王创张雯 任璐璐 井一丹
- 甘蓝型油菜耐铝极端品种筛选及耐铝生理机制初步解析
- 2023年
- 为筛选不同铝敏感性油菜品种并探究油菜对铝毒的耐受机制,以997份甘蓝型油菜自然品种为材料,采用土培初筛和营养液复筛的两步筛选法,以地上部鲜质量和相对根系伸长率为指标筛选获得甘蓝型油菜不同铝敏感性品种,解析油菜耐铝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997份甘蓝型油菜自然品种苗期在酸性土壤上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从中筛选出142个不同铝敏感性极端品种,含77份铝耐受品种和65份铝敏感品种;进一步利用营养液培养体系在加铝和不加铝处理下对142个油菜品种进行复筛,通过聚类分析发现,97个品种在2个培养体系中具有较好的生长一致性;经过多次表型重复试验最终确定2个铝耐受品种(806和985)和2个铝敏感品种(482和811)。在铝毒处理下铝敏感品种(482和811)生物量相比不加铝处理下降约45%,根系生长显著被抑制,而铝耐受品种则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铝敏感品种,铝耐受品种在铝毒条件下根系中积累的铝更少,活性氧含量更低,且根系中抗氧化酶(CAT和POD)的活性相比无铝处理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油菜耐铝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 张雯黄益丹张鹏超徐芳森王创丁广大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酸性土壤铝毒
-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酸性综合评价及耐酸种质筛选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在酸性土壤环境下油菜苗期耐酸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对113份油菜品种进行酸胁迫处理和酸性土壤改良处理,在苗期测定根长、株高、地上部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总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总干质量、根冠比和SPAD共10项性状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耐酸综合评价,建立油菜耐酸评价模型并筛选耐酸油菜品种。结果显示:113份油菜品种在2个处理下10个性状均呈现极显著差异;10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0.09%~78.68%,将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原始指标88.688%的信息量;基于113份油菜的耐酸综合评价值(D值)聚类分析,将油菜品种分为5个类群,分别为极耐酸型(2份)、耐酸型(16份)、中间型(41份)、敏感型(50份)、极敏感型(4份);通过D值和10项指标构建最优回归方程:D=-0.075+0.0403X_(总干质量)+0.100X_(根系鲜质量)+0.188XSPAD+0.099X_(株高)+0.092X_(根系干质量)(R^(2)=0.982,F=1154.562^(***)),筛选出适宜的油菜苗期耐酸鉴定指标。综上,酸胁迫会严重抑制油菜苗期的生长,不同油菜品种耐酸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测定总干质量、根系鲜质量、SPAD、株高、根系干质量并结合回归方程可评价判断油菜耐酸性。
- 张鹏超张雯黄益丹冉文昊徐芳森丁广大
- 关键词: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