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敬
-

-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高华

- 作品数:612被引量:3,125H指数:2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 利培酮
- 程自立

- 作品数:55被引量:3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脑性瘫痪 女性生殖器官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心理因素
- 王晓萍

- 作品数:153被引量:7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
- 肖玲

- 作品数:91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不同时程 抑郁 海马 精神分裂症
- 李承晏

- 作品数:262被引量:1,251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亚低温 脑缺血 亚低温治疗 脑梗死 脑梗塞
- 弓形虫隐性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王高华王惠玲李秋英王晓萍刘忠纯徐顺生舒畅朱志先陈振华成敬翁深宏刘浩吴建红王熇生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弓形虫感染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候选病因之一。但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是否有病因学上的联系、其感染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可能的病理机制、抗弓形虫药物是否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等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该项目于2001...
- 关键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治疗
- 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及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活性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RC)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杉碱甲组(CH组、EH组)。第1~17天行生理盐水或石杉碱甲灌胃;第8~17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或电痉挛刺激;第18天行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然后各组大鼠随机取6只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蛋白、ARC活性。结果CS组与CH组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CS组(P〈0.01)。EH组潜伏期与CH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潜伏期长于EH组(P〈0.05)。CS组与CH组的P-ERK/2、ARC蛋白表达水平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S组(P〈0.01)。EH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与CH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E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石杉碱甲能减轻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ERK、ARC的活性增加有关。
- 成敬王高华程自立肖玲
- 关键词:电休克石杉碱甲
- 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p-ERK活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休克组和伪电休克组,每组12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电痉挛刺激,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共10天;第11天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然后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学习后1小时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活性,另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检测大鼠的存储记忆。结果:电休克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伪电休克组(P<0.01)。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伪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休克组海马p-ERK活性较伪电休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休克可导致大鼠显著空间记忆障碍,海马p-ER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成敬肖玲舒畅杨越秀王高华
- 关键词:电休克空间记忆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心身健康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成敬程自立王高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 电痉挛刺激及石杉碱甲干预对大鼠记忆的影响
- 成敬
- 关键词:石杉碱甲记忆障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 (LES、EPQ、CS、SSS、SCL -90 )测定 77例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 ,与同期住院的良性肿瘤者和健康者各 40例相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紧张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神经质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显著较多 ,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较低 ,SCL -90各项指标除恐怖、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增高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自身的特点 。
- 成敬程自立王高华藏德馨吴建红刘忠纯
- 关键词:女性社会心理因素心身健康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a;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1)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72%,利培酮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2)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或〈0.01);(3)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末高于利培酮组(t=2.46,P〈0.05),治疗第2,4,6周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w=0.43,t4w=-0.73,t6w=-0.24,P均〉0.05);(4)2组间CG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w=0.57,Z2w=0.74,z4w=0.68,Z6w=-0.61,P〉0.05);(5)TESS评定,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05)。治疗期间利培酮组合用苯二氮革类药者多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4,P〈0.05)。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均对高龄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安全性较好。
- 成敬阳胜秋陈耀银李承晏王高华王晓萍陈振华白雪光刘忠纯杨越秀
- 关键词:老年人利哌立酮奎硫平
- 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至4年级320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研究对象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高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大学生样本(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学习、健康三因子以及应对方式中自责、退避、合理化三因子与SCL-90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优于大学生样本,劣于1986年健康成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身体健康生活事件和自责、逃避、合理化、幻想应对方式均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 郭俊慧白雪光王晓萍成敬王高华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117例,将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和研究组(n=59,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P物质(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经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 邹瑛田道峰侯亚婷龙星颖王慧玲成敬
- 关键词:百乐眠胶囊睡眠质量不良情绪
- 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的认知运动障碍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帕金森疾病合并痴呆患者的认知运动等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通过对患者评估运动功能量表(Webster量表)、简易智能评估(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估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的运动功能、智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并探究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程长短、发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运动功能的关系。结果 100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Webster量表评分、Mo CA评分、MMSE评分以及ADL评分与临界值相比,均存在异常。患者的病程、发病年龄、性别可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作用;患者的文化程度、运动功能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显著的联系,且均为保护因子(OR<1)。结论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等认知及其他功能障碍。患者的文化程度、运动功能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显著的联系,且均为保护因子。
- 杨顺才刘磊峰成敬高申蓉邓小鹏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智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