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筑
-

-

- 所属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张学星

- 作品数:59被引量:2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核桃 新品系 早实 优质杂交 美丽马醉木
- 陈强

- 作品数:97被引量:51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滇东南 秃杉 云南松 母树林 滇东南岩溶山区
- 孙宏

- 作品数:26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秃杉 滇润楠 榉树 苗木分级 容器苗
- 刘云彩

- 作品数:57被引量:278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思茅松 秃杉 思茅松人工林 人工林 松实小卷蛾
- 毕波

- 作品数:57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滇东南 岩溶 秃杉 石漠化 重金属
- 16种城市绿化树种叶片中铁锰铜锌元素的含量特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于2003年对昆明、思茅、丽江3市不同程度污染地段、不同季节16个绿化树种叶片中的铁、锰、铜、锌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依据其结果进行分析,此16个城市绿化树种对Fe、Mn、Cu、Zn 4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叶片中Fe含量最高的树种是冬樱花;叶片中Mn含量最高的树种是咕山含笑;叶片中Cu含量最高的树种是冬樱花;叶片中Zn含量最高的树种是咕山含笑。4种元素总含量最高的树种是咕山含笑,为1 125.64 mg/kg;最低的是栾树,为324.05 mg/kg,相差达3.47倍。叶片中Fe和Cu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其他元素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在石楠、麻栗坡含笑、滇润楠、天竺桂、云南拟单性木兰、杜英、山玉兰、冬樱花8个绿化树种中,有的树种叶片中Fe、Cu的含量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可做为监测树种;而此8个树种叶片中Mn、Zn的含量与污染指数间的相关性显著。
- 何蓉张学星施莹周筑邵金平
- 关键词:城市绿化树种锰铜锌
- 基于数量化回归模型的秃杉优树选择被引量:5
- 2017年
- 对秃杉分布区13个县(市)的纯林、混交林、散生木、孤立木进行调查,选出236株作为初选优树,并观测这些候选优树的立地因子、生长性状等指标。经相关性分析,选择单株材积作为优树复选的主要指标。采用数量化回归的方法,建立经度、纬度、海拔、坡度、黑土层厚度、树龄6个数量因子和坡向、坡位、坡形、基岩、土壤类型、起源、立木类型7个定性因子与秃杉单株材积的回归方程,其复相关系数为0.799。秃杉单株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I_i)代表基因型值,其频率分布成正态分布。以I_i与差值平均值I±标准差δ相比较作为划分优树等级的依据,秃杉以候选优树70%的入选率统计。差值I_i≥I+0.3δ,即I_i≥1.644 6为Ⅰ级优树;I+0.3δ>I_i>I-0.3δ,即1.644 6>I_i>-1.644 6为Ⅱ级优树;I_i≤I-0.3δ,即I_i≤-1.644 6为Ⅲ级优树(一般林木),Ⅲ级优树淘汰不选。用此标准对秃杉236株野外初选优树进行复选,Ⅰ级优树54株,占候选优树的22.88%;Ⅱ级优树114株,占候选优树的48.31%;Ⅰ、Ⅱ级优树预估遗传增益达20.82%。
- 王庆华陈强刘永刚苏俊武沈立新刘云彩毕波许彦红周筑段成波杨锐铣赵永红孙志刚孙宏
- 关键词:秃杉优树材积
- 不同断根处理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不同断根处理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切断苗木的侧根会对苗龄为5年生的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产生负效应而有利于促进新侧根的萌发,其影响程度与断根的强度有关。其苗木经断根处理后新根萌发较快,50天左右有新的侧根生出,其中以切断云南拟单性木兰大苗的全部侧根于切口喷200 mg.L-1的ABT生根粉的A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断根3个月后每株苗木萌发的新侧根平均数为138.8根,根长≥5 cm的侧根平均数为38.4根,侧根深度达32 cm,最长侧根长度14.4 cm,其苗木的新根萌发已经较为充分,可以出圃种植而能保证有高的成活率。
- 陈强刘云彩周筑毕波张学星孙宏陈德生曾德禄沈洪香
- 关键词:断根处理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生长
- 一种美丽马醉木的扦插育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丽马醉木的扦插育苗方法,属于观赏园艺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温室大棚中采用穴盘、基质进行扦插育苗。通过扦插育苗基质的配比、插穗的选择、切制和扦插时期温度的掌控等技术,使美丽马醉木的扦插生根率达到85%以上;扦...
- 张学星陈海云周筑白平吴涛李红永培伟王朝生王云龙
- 文献传递
- 长梗润楠栽培试验及生长研究初报被引量:4
- 2005年
- 长梗润楠(Machiluslongipedicellata)树形为伞形、小枝叶浓密、树体整齐,是亚热带城市较好的绿化树种。长梗润楠采种后应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翌年2~3月份进行播种可获得较高发芽率和较多幼苗。育苗试验表明,不同育苗基质、施肥处理苗高、地径、生物量差异十分显著,最佳处理为山地红壤+菌肥,伴磷酸二氢钾基肥,并辅之以30g尿素+20g磷酸二氢钾追肥,生长过程中隔2个月喷氨基酸叶面肥,比对照(山地红壤+河沙基质)苗高提高96.6%,生物量增加105.5%。2年生幼树的树高和地径年生长高峰在5~8月。
- 邵金平张学星施莹周筑何蓉
- 关键词:栽培生长量
- 17种云南乡土树种对不同程度水涝胁迫的忍耐性调查被引量:8
- 2012年
- 以17种苗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在人工模拟根系全部淹没、1/2淹没和间隙性淹没等3种不同程度水涝胁迫下的死亡率及危害症状情况等,并对其耐水湿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根系全部淹没水涝胁迫14d时,毛果冬青、云南金钱槭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3.33%、13.33%;42d时,云南金钱槭死亡率达100%;56d时,毛果冬青、云南木樨榄、灯台树、水马桑的死亡率分别为86.67%、56.67%、80.00%、86.67%,这些树种均表现出耐水湿性弱。而肋果茶、香油果、红河榕、榉树、多果槭、金丝桃、厚皮香等树种,在根系全部淹没水涝胁迫56d时,虽然成活率高,但危害症状较重,在实际应用中只能作为稍耐水湿树种。而鳞斑荚迷、川滇桤木、连香树、枫杨在根系全部淹没63d时,均未出现植株死亡,尤其川滇桤木、连香树在根系全部淹没77d的水涝胁迫下,未出现植株死亡,表现出具有较好的耐水湿性。
- 张学星周筑陈强孙宏毕波
- 关键词:水涝胁迫乡土树种死亡率耐水性生态修复
- 几种城市绿化树种叶片中铅砷铬镉汞元素的含量特征被引量:18
- 2005年
- 2003年对昆明、思茅、丽江3个城市的16个绿化树种叶片中的铅、砷、铬、镉、汞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采集地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含笑、山玉兰和杜英叶片中Pb的含量与空气污染指数间的相关性显著;石楠、云南拟单性木兰、山玉兰、冬樱花叶片中As的含量与空气污染指数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杜英、山玉兰、石楠、天竺桂、云南拟单性木兰叶片中Cr的含量与空气污染指数间的相关性均为显著和极显著;石楠、杜英、冬樱花叶片中Cd的含量与空气污染指数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8个树种叶片中Hg的含量与污染指数间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16个树种中,冬樱花叶片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总含量最大,为15.563 mg/kg;总含量最低的树种是竹柏(0.692 mg/kg)等,两者总含量的差异达14.871mg/kg。不同树种对环境中Pb、As、Cr、Cd、Hg等5种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16个树种叶片中Cd和Cr含量的相关系数为r0.05=0.582*,说明Cr与Cd之间有显著的互相促进作用;Cd与Hg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r0.01=0.807**,也表明Cd与Hg间有十分显著的互相促进的作用。
- 何蓉张学星周筑施莹邵金平
- 关键词:城市绿化树种铅砷铬镉汞
- 优良绿化树种川滇桤木、枫杨和多果槭容器苗的苗木分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选择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作为分级质量指标,对川滇桤木、枫杨和多果槭3个优良绿化树种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3个树种8个月苗龄的分级标准:①川滇桤木Ⅰ级苗:苗高≥37.0 cm,地径≥0.45 cm;Ⅱ级苗:37.0 cm>苗高≥29.0 cm,0.45 cm>地径≥0.32cm;Ⅲ级苗:苗高<29.0 cm,地径<0.32 cm。②枫杨Ⅰ级苗:苗高≥31.35 cm,地径≥0.40 cm;Ⅱ级苗:31.35 cm>苗高≥26.45 cm,0.40 cm>地径≥0.31 cm;Ⅲ级苗:苗高<26.45 cm,地径<0.31 cm。③多果槭Ⅰ级苗:苗高≥34.32 cm,地径≥0.40 cm;Ⅱ级苗:34.32 cm>苗高≥25.38 cm,0.40 cm>地径≥0.29 cm;Ⅲ级苗:苗高<25.38 cm,地径<0.29 cm。
- 毕波刘云彩陈强周筑张学星孙宏
- 关键词:川滇桤木枫杨容器苗苗木分级
- 滇池南岸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改造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搜集和调查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其湿地植物景观存在树种单一、品种之间搭配形式简单、景观表达较弱等缺陷问题,归纳总结出滨湖浅滩、池塘及河道、水沟及低洼水坑、人工岛及堤坝4种湿地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具体选用66种乡土化湿地景观植物材料,其中水生植物25种;耐水湿乔灌木28种;湿生草本植物13种。
- 孙宏张学星陈强周筑毕波
- 关键词:湿地植物景观改造
- 脉瓣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在昆明树木园和丽江指云寺以及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开展了云南乡土树种脉瓣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其内容包括脉瓣卫矛的苗木培育及抗性试验,实生及嫁接苗的开花结果效应观测,林木的抗城市污染性能以及萌生能力的调查研究等内容。结果表明:疏松、肥沃的土壤利于脉瓣卫矛苗木的生长;1年生幼苗在-7℃低温下,生长良好,3年生苗木在42℃温室内,生长旺盛,其平均高达141.5?,平均地径1.83?,平均发枝数为8.99梢/枝;人工栽培的3年生实生苗及2年生嫁接苗的开花结果率分别为1.09%与36.46%,显现出具有较早的观赏性能;街道栽培的脉瓣卫矛叶片滞尘能力可达35.778 g.m-2,其叶片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总量为680.215 mg.kg-1。该树种表现出较强萌发能力和抗寒性及耐高温特性,对城市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净化能力。
- 张学星杨永平刘云彩施莹李丽全邵金平周筑黄锐兵何蓉
- 关键词:城市绿化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