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刚
作品数: 93被引量:367H指数:11
  • 所属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泰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孙绪艮
作品数:114被引量:947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生物学特性 抗寒性 害虫 叶螨
季英超
作品数:37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载药量 防治松材线虫 媒介昆虫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张小娣
作品数:19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害虫 空间分布型 东方盔蚧 滞育
刘玉美
作品数:14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害虫 叶螨 虫害 有效积温
尹淑艳
作品数:49被引量:275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 天敌 捕食作用
桑始叶螨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桑始叶螨生物学特性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朱淑杰(山东农业大学)螨类中对桑树危害较大的是叶螨。山东地区桑树上发生的叶螨种类主要有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和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su...
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朱淑杰
关键词:桑树叶螨生物学特性害虫
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由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给松树造成了毁灭性危害。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呈扩散蔓延、暴发危害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气候动态模型CLIMEX预测了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的适生性,并根据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其在山东的风险性等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全境均为松材线虫病的适生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威海、烟台、青岛、日照、临沂、济南、泰安、淄博、潍坊和枣庄;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风险性评估值R=0.9219判定为风险性极大。明确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适生区范围以及各地区风险性等级,对山东省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对策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季英超张秋梅周成刚周成刚
关键词:松材线虫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杆状病毒杀虫剂增效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杆状病毒作为杀虫剂应用已成为生物防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杆状病毒相对低的毒力和较长的杀虫时间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如何提高杆状病毒的杀虫效果 ,从基因重组、增效蛋白及化学增效剂三个方面 ,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括 ,并对三种增效途径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张建军周成刚郭光智张乐民
关键词:杆状病毒杀虫剂生物防治基因重组增效蛋白
新物种——青檀绵叶蚜寄主及天敌种类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青檀绵叶蚜是危害青檀的蚜虫新种。该文报道了该虫的寄主和天敌,根据试验结果:青檀是该虫的唯一适合寄主;调查到4科6属8种捕食性天敌,以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 DeGeer、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数量大,捕食量大。除1种寄生螨外,未发现其他寄生性天敌。
赵建文李伟伟安广池朱磊薛玉振陈传友陈庆霞周成刚
关键词:寄主青檀天敌
道路绿化植物病虫害信息管理专家系统的构建
2009年
公路绿化植物种类繁多,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其特殊性,由于对病虫害种类的识别不清,发生规律不明确,往往所采取的措施很盲目,降低了防治效果。通过对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内专家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和方法进行归纳,系统地研制成能够解决至今只有专家才能解决问题的信息管理专家系统,本研究调查了公路绿化植物及其病虫害种类,并结合有关资料建立了公路绿化植物病虫害mysq l数据库,用JSP技术和Tom cat引擎建立了公路绿化植物病虫害信息管理专家系统,对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Internet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互联环境,软件开发应用都不可避免地向网络靠拢,与Internet连接越来越紧密。本系统基于WEB的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功能实现及测试等细则,既可在有运行环境的单机上运行,又可通过服务器进行网络远程查询。道路绿化病虫害详细管理专家系统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模式,将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了防治效率,避免造成损失。
王业山桑春平宁召民高富申周成刚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专家系统
外来入侵新害虫刺槐突瓣细蛾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刺槐突瓣细蛾是2008年在山东省烟台市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严重为害我国重要外来树种——刺槐。通过预测其适生区,为高效率地做好检疫、监管和及时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刺槐突瓣细蛾在全国的11个分布点数据,并利用ArcGIS10.0从WorldClim下载1970―200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中筛选出相关系数<|0.9|的9个变量,并将其转化为MaxEnt需要的ASCII格式数据。设置模型为双对数(cloglog)输出格式,输出文件类型ASCII和线性(linear)特征。为了提高预测效果的精确性和缩小不确定的水平,在模型中设置10倍交叉验证并重复运行10次,获得平均结果。采用刀切法分析各个环境变量在模型中对潜在地理分布的贡献率,将最优模拟结果在ArcGIS10.0软件中转化并分类,即模型模拟得出的刺槐突瓣细蛾在中国的适宜指数分为4类,即非适生区、低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高度适生区,最后得到刺槐突瓣细蛾的不同程度适生区分布图。利用2050年和2070年的RCP 8.5气候数据进行投射预测物种的未来分布。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真实技巧统计法TSS的大小评价MaxEnt生态模型的精确度。【结果】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刺槐突瓣细蛾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山东及其周边省份(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以及四川和云南局部地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至2050年,刺槐突瓣细蛾在RCP8.5气候条件下的中高度适生区范围比当前的呈整体扩大且向西南部蔓延,至2070年,在相同气候情景下该虫的适生区范围亦呈整体明显扩大且适生区北界向东北移动。而其与2050年的预测结果相比较,高度适生区小幅度减少。刀切法检测表明:年均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对刺槐突瓣细蛾的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年均降水量适宜值为382.08~1 135.81 mm,最适值为753.85 mm;最湿季度降水量�
樊婷婷高尚坤孟凡玲尹红增李超李超王庆华
关键词:入侵害虫AUC
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对四种松树产卵和取食趋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以平均落卵量、落卵所占百分比和不同松针上幼虫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ère和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对寄主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的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取食选择趋性。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6.98%,26.10%,22.73%,4.19%;思茅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8.22%,23.55%,15.80%,12.44%。在36 h观测时间内,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幼虫对4种松树的取食选择趋性不一致,且与成虫产卵选择趋性不一致。
曹先聪孔祥波张真张苏芳刘福周成刚
关键词:云南松毛虫产卵选择寄主植物
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及发生规律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 d,雄成螨寿命4~6 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年发生代数.4种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螨1年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下旬,以第1次高峰螨口数量最大,危害最重.
周成刚张卫光乔鲁芹孙绪艮王志勇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酚氧化酶的酶学特征及有机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经35%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淀,将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酚氧化酶部分纯化。测定该酶最适pH值为6.5,pH在6.5~7.5范围内酶保持稳定的活力。最适温度为35℃,当温度低于25℃时,酶具有稳定的活力。以L-多巴、邻苯二酚和焦性没食子酸为底物时,测定酚氧化酶对底物的专一性,结果表明其Km值分别为3.19、10.74和19.26 mmol.L-1。本实验还研究了有机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丙酮和二甲苯对舞毒蛾酚氧化酶都有持续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450、.430、.41和0.13 mmol.L-1。
赵燕曹露凡刘奎伟刘慧慧崔晶晶周成刚罗万春
关键词:舞毒蛾酚氧化酶酶学特征有机溶剂
7种药剂对青檀绵叶蚜的毒力测定及林间药效试验被引量:5
2014年
7种药剂对青檀绵叶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EC、0.5%苦参碱AS、4.5%高效氯氰菊酯EC、0.3%印楝素EC、10%吡虫啉WP毒力较大,5种药剂的LC50分别为1.556、2.897、3.894、4.080和7.982 mg/L。选用毒力较大的这5种药剂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种非植物源杀虫剂速效性较好,施药1 d后即表现出对青檀绵叶蚜很好的防效,3种药剂的林间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7 d后均达到了95%以上;而2种植物源杀虫剂则速效性相对较差,但7 d后也均达到了90%以上的防效。
李伟伟安广池单峰赵洋民周成刚
关键词:杀虫剂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