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燕
-

-

- 所属机构:教育部
- 所在地区:湖南省 湘潭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卫彬

- 作品数:145被引量:5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 治疗儿童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
- 冯慧宇

- 作品数:96被引量:3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 发病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 黄鑫

- 作品数:47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 细胞免疫 发病机制 微电网
- 李言

- 作品数:27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疗效随访 治疗儿童 重症肌无力患者 发病机制
- 冯黎

- 作品数:39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豆状核变性 家系分析 基因型 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
- AVAPS模式无创通气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的神经重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 神经重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存在中枢性呼吸驱动不足,病程中较长时间需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患者难以离开ICU,不利于患者康复.AVAPS 模式无创通气可自动调节压力支持水平,以保障患者获得足够的潮气量,可...
- 周鸿雁廖焕权赖蓉孙逊沙申存周王海燕冯黎陈玲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罕见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报道了一例临床诊断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并就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程进展迅速,脑脊液生化、脑脊液细胞学、影像学...
- 冯黎冼文彪申存周廖焕权周鸿雁王海燕陈玲
- WT1非典型位点突变致Denys-Drash综合征1例报告
- 王海燕岳智慧孙良忠莫家骢莫樱孙俊杰
- 激素治疗和胸腺手术对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目的 探讨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否存在骨龄和身高的发育异常,分析激素治疗和胸腺手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1.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 1年7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门...
- 王海燕苏喆刘卫彬
- HPLC法测定大鼠脑组织磷酸二酯酶活性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建立大鼠脑组织磷酸二酯酶(PDE)活性测定的HPLC法。方法大鼠脑组织匀浆后,可溶部分为酶样品,以cAMP和cGMP为反应底物,采用双管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4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0∶90,V/V);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PDE底物(cAMP、cGMP)和系列产物(5’AMP、5’GMP、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分离良好,无干扰。cAMP和cGMP检测限分别为0.125μmoL·L^(-1)和0.0625μmoL·L^(-1);平均回收率91.2%~102.8%;日内及日间RSD均<10%。大鼠脑组织PDE活性为(364.6601±66.6862)nmol·g^(-1)·min^(-1)(n=6)。结论本法能准确测定大鼠脑组织的PDE活性,方法简便、灵敏。
- 李才明张鸿炼王海燕张成柳太云冯善伟
-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高效液相色谱法
- 脑梗死患者血清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 2006年
-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298例脑梗死患者和181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的PDE活性,同时检测他们的血生化指标,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外周血PDE活性为(13.78±3.12),对照组为(7.36±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外周血PDE活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外周血PDE活性水平与脑梗死有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PDE活性增高,HPLC能简单易行、精密可靠地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PDE活性,PDE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李才明张成张鸿炼王海燕冯慧宇苏全喜卢锡林
- 关键词:脑梗死色谱法高压液相
- 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II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非随机、开放的研究方法,挑选来源于199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就诊的160例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型的I/Ⅱ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吡啶斯的明治疗。其中泼尼松0.5nag·kg^-1·d^-1,口服,环磷酰胺8mg·kg^-1·次。(约0.4g),静脉推注,1次/周,吡啶斯的明36mg·kg^-1·d^-1,口服。根据MG的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法评定疗效,治疗周期为30周。结果(1)106例I型患者在30周内(环磷酰胺总量达到12g)临床相对计分达I〉95%(痊愈)者有74例,占69.9%;54例Ⅱ型患者在30周内(环磷酰胺总量达到12g)临床相对计分达≥95%(治愈)者有35例,占6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2)在治疗的30周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3)本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微。(4)当环磷酰胺总量达到4g时,I型患者的痊愈率较Ⅱ型患者高(P=0.000);当环磷酰胺总量达到12g时,Ⅱ型患者的痊愈率较I型患者高(P=0.001)。(5)在I型患者中,58.4%集中在环磷酰胺用量为4—8g的范围内达到临床痊愈;而在Ⅱ型患者中,61.1%集中在8~12g的范围内达到临床痊愈。结论(1)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不敏感型(I型或Ⅱ型)重症肌无力是有效且安全的。(2)不同临床类型对环磷酰胺的敏感性不一样:I型患者较敏感,达到痊愈所需要总剂量一般在4—8g;而Ⅱ型患者达到痊愈所需要的总剂量一般在8~12g。
- 冯慧宇刘卫彬黄鑫邱力李言王海燕罗传铭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剂
- 外周血滤泡辅助样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外周血滤泡辅助样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诊治的MG患者32例,以...
- 李言罗传铭刘卫彬冯慧宇王海燕黄鑫邱力
- 文献传递
- HLA-B*4601-DRB1*0901单倍型与中国广东籍汉族人青少年重症肌无力呈正相关
- 目的探讨HLA免疫基因与中国广东籍汉族人青少年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技术对散发型重症肌无力患者257例进行HLA-A、B、DRB1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并构建所有检测得到等位基因的两座位...
- 冯慧宇刘卫彬黄鑫邱力李言王海燕
- 文献传递
- 分娩时脐带断裂活产二例
- 2002年
- 王海燕
- 关键词:分娩脐带断裂活产胎儿新生儿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