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灿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 张克信

- 作品数:280被引量:3,508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造山带 东昆仑 东昆仑造山带 盆地
- 王岸

- 作品数:36被引量:3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代 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构造地貌
- 朱云海

- 作品数:64被引量:87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东昆仑 东昆仑造山带 火山岩 造山带 数字地质填图
- 曹凯

- 作品数:22被引量:27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新生代 构造隆升 热年代学 碎屑锆石
- 向树元

- 作品数:55被引量:58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 第四纪 青藏高原 古气候 环境变迁
- 东昆仑二叠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及其与扬子区二叠纪生物礁比较
- 东昆仑山地区二叠纪生物礁规模巨大,横向上断续分布于整个东昆仑地区,垂向上厚度巨大,最厚超过4 000m,岩石类型比较齐全,包括礁核相块状古石孔藻粘结灰岩、管壳石粘结灰岩,缺乏骨架岩,也未见障积岩;并发育礁前相礁前角砾岩,...
- 林启祥张克信王国灿王永标
- 文献传递
- 北阿尔金拉配泉米兰群片麻岩及其中两期基性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北阿尔金拉配泉北侧米兰群混合角闪斜长片麻岩被2期基性岩墙群(辉绿玢岩和棕闪煌斑岩)侵位。本次分别对三者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侧年。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中锆石结晶年龄为2007Ma±25Ma,结合西北地区2.0Ga左右广泛的构造-热事件,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汇聚有关。辉绿玢岩和棕闪煌斑岩的年龄结构相似,锆石较老年龄组分分别为1962~2093Ma和1804~2038Ma,系在侵位时从围岩(混合角闪斜长片麻岩)中捕获的锆石的年龄;最年轻的年龄组分(79~94Ma)代表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与阿尔金北缘断裂伸展活动有关;古生代年龄(288~504Ma)为岩墙群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部分岩石的年龄。
- 刘函王国灿
- 关键词:基性岩墙LA-ICP-MS锆石U-PB定年
- 青藏北部贡帽日玛正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贡帽日玛新生代正长斑岩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东部,形成于古近纪渐新世时期(E3),锆石的SHRIMP U-Pb谐和年龄为26.51 Ma±0.79 Ma。正长斑岩的ω(SiO2)为58.62%~61.86%,具富碱(ALK=7.71%~10.09%),高ω(K2O)(5.72%~7.75%),高K2O/Na2O比值(2.1~5.3),高w(MgO)(3.09%~4.61%)和高Mg^#值(0.59~0.69),以及钾玄岩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高(ΣREE=262.88×10^-6~371.65×10^-6),轻稀土强烈富集(LREE=247.76×10^-6~352.92×10^-6),重稀土明显亏损(HREE=15.12×10^-6~18.68×10^-6),Y(17.43×10^-6~21.53×10^-6,平均18.71×10^-6)和Yb(1.30×10^-6~1.67×10^-6,平均1.52×10^-6)质量分数普遍偏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斜型,(La/Yb)N值为24.49~33.85,负铕异常不明显(Eu/Eu^*=0.87~0.92)。微量元素Sr质量分数及Sr/Y比值高,分别为675×10^-6~1 949×10^-6和38.73~90.52,在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正长斑岩强烈地表现出Nb,Ta,P,Ti,Y的负异常。贡帽日玛新生代正长斑岩属一高Mg高K的C型埃达克质岩,其源区物质组成相当于榴辉岩相的下地壳,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和板内地壳加厚背景之下,是青藏高原北部在古近纪渐新世时期(E3)因大陆地壳加厚引起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
- 魏启荣李德威王国灿郑建平
-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青藏高原北部
-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中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 吉隆盆地为高喜马拉雅中新世晚期约10Ma时期形成的一个南北向断陷盆地,其东侧为同沉积正断层,沃马剖面位于盆地沉降中心的东南部。该一系列近南北向断陷盆地被认为是由于青藏高原达到最大地壳厚度和海拔高度之后产生的重力崩塌产生近...
- 徐亚东张克信王国灿向树元江尚松陈奋宁
-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气候变化吉隆盆地
- 文献传递
- 东昆仑山香日德南部白沙河岩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和形成年代的锆石Pb-Pb定年启示被引量:62
- 2006年
- 柴达木盆地南缘香日德南部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岩石组合自下而上为长英质片麻岩-钙质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合。白沙河岩组和侵入该岩组的变质花岗岩的锆石逐层蒸发Pb—Pb定年结果表明:白沙河岩组的陆源碎屑来自一个具有2.1~1.9Ga岩浆变质热事件的陆源区,当考虑现有的年龄资料时,该岩组的形成年龄可进一步约束在1.6~1.0Ga间;柴南缘的晋宁期深成侵入活动可能推前到中元古代末。
- 陈能松李晓彦张克信王国灿朱云海侯光久拜永山
- 关键词:地层年代构造热事件东昆仑
-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两次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约束
- <正>五件米白巴颜喀拉山群变质砂岩样品的颗粒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年结果均呈现出多个年龄峰值(见下表),反映出岩石经历了两次构造热事件。
- 王国灿John I.GarverRobert P.Wintsch向树元中
- 文献传递
- 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与岩性、水流的关系
- 巴颜喀拉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型浊积盆地。区内巴颜喀拉山群为一大套既具有浅变质岩系特点,又保留沉积岩的原有沉积构造特征的成层有序地层。该套地层中过去很少报道有遗迹化石。根据构造与沉积的特征,可以划分5个组:1组为含砾杂砂岩与变...
- 蔡雄飞刘德民袁晏明王国灿
- 文献传递
- 西准噶尔阿克巴斯陶岩体三维形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晚石炭世-二叠纪不同规模、形态各异的花岗岩体,阿克巴斯陶岩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岩体之一,但对于该岩体三维形态和侵位过程的研究尤显薄弱.基于详细的野外路线地质调查,通过对阿克巴斯陶岩体NE、NW、SE和SW侧接触边界产状、接触热变质带宽度、岩脉方位和发育程度、顶垂体和围岩捕虏体发育特征的研究,揭示出岩体NE、SE和SW侧与围岩呈低角度外倾接触,而岩体NW侧与围岩呈高角度接触.在此基础上,结合岩体出露区音频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揭示出阿克巴斯陶岩体三维形态总体为不对称蘑菇状,岩体侵位时岩浆主要由NW向朝SE向斜向侵位,并建立了岩体的三维形态模型.阿克巴斯陶岩体三维形态的确定,揭示了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为后造山伸展环境.
- 张攀王国灿肖龙张胜业周佩张云沈青强
- 关键词:地球化学
- 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000)思路、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1
- 2020年
-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目标,区域地质调查必须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目前,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向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拓展,但现行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难以满足现今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的需要,亟待探索形成新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扩大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4年设立了"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探索总结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 .经过努力,形成了以"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为核心的覆盖区填图技术方法体系.试点项目初步确立了中国东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格架,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中东部沉积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关系.该方法体系的建立,对引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填图方法体系明确提出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地球系统科学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理论基础,实行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目标考核,努力解决调查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重大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的技术路线是地表地质调查与多种现代地球探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度融合,并强调预研究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规定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取消填图主要实物工作量的量化指标规定;创新成果表达方式,明确地质填图服务多种社会需求,倡导填图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区调填图诚信体系.
- 胡健民陈虹陈虹王国灿邱士东王国灿
-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晚新生代填图方法地表过程
- 覆盖区地质调查中的盆山构造地貌关系研究:以东天山-吐哈盆地为例被引量:13
- 2020年
- 西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发育系列断陷盆地,盆地内的覆盖层结构及其与周缘造山带之间的盆山构造地貌关系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基础性问题.在覆盖区地质调查工作中,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钻探等多种方法手段,可以对覆盖区盆地的结构形态、盆地边界构造属性、沉积物分布特征、沉积过程的源汇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帮助深入理解覆盖区的沉积过程、山脉隆升剥露过程以及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基于新疆吐哈盆地覆盖区的地质调查工作,本研究提出并实践了在覆盖区开展盆山构造地貌关系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合重力、航磁、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及钻孔岩心分析,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哈密盆地中-新生代覆盖层三维结构、控盆控貌构造及源汇系统,建立了研究区与相邻造山带之间的盆山耦合关系及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为覆盖区地质调查过程中开展盆山构造地貌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示范.
- 王国灿申添毅陈超季军良王岸
- 关键词:东天山吐哈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