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明
所属机构: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相关作者
李婷 作品数:39 被引量:83 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肌灌注显像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素显像 汪娇 作品数:36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PET/CT SPECT CZT 卢如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辛军 作品数:181 被引量:843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18F-FDG PET 陈越 作品数:13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发射型计算机 SPECT 心脏
2015天津·滨海国际心脏分子影像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 2015年11月20至22日,2015天津·滨海国际心脏分子影像研讨会圆满举办。这是继2013年首届会议以来,第二次在津举办的心脏分子影像国际研讨会。应邀出席研讨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亚明教授、候任主任委员李思进教授,泰心医院副院长刘志刚教授,天津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谭建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理事长何作祥教授、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王全师教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学院Glenn Wells教授,GE医疗全球核医学总经理Nathan Hermony先生,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晓莉教授、贾强教授,以及天津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小东教授、张遵城教授、徐文贵教授。来自全国各地20余位核医学专家和70多位天津地区核医学同仁,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李剑明 贾强关键词:分子影像 心脏 主任委员 医学影像技术 核医学 18F-Flurpiridaz PE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有关PE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PI)无创地检测和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加。但常用的PET MPI显像剂(15O-H2O、13N-NH3·H2O和82Rb)由于其固有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2-(1,1-二甲基乙基)-4-氯-5{[4-[[2-氟(18F)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3-哌啶酮(18F-Flurpiridaz)的研制开创了正电子血流灌注显像剂的新领域。18F-Flurpiridaz的临床前期和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其具有理想PET MPI显像剂的重要特性,即心肌摄取率高,对图像的灌注缺损判别分辨率高,心肌清除速度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靶/非靶比值稳定,并能定量分析血流,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18F-Flurpiridaz PET MPI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汪娇 李剑明 李剑明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李剑明 陈立天 于树鹏 徐微娜 张彩霞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排空 反流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的PET/CT定量参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患者PET/CT显像定量参数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75例临床可疑CMVD女性患者(年龄25~77岁)13N-NH3·H2O PET/CT动态定量显像资料。以PET/CT测定左心室整体冠状动脉血流储备(LV-CFR)值2.5为诊断界值分为CMVD组和非CMVD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静息左心室整体心肌血流量(LV-MBF)和负荷LV-MBF的差异;收集患者个体特征参数,分析2组间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75例患者中,51例(68%)CMVD,24例(32%)非CMVD。CMVD组体质指数(BMI)高于非CMVD组[(26.93±3.52)和(23.83±3.42)kg/m^2;t=3.63,P=0.001],且LV-CFR与BMI呈负相关(r=-0.341,P=0.003)。超重组(BMI≥24 kg/m^2)LV-CFR低于非超重组(BMI<24 kg/m^2)(2.18±0.47和2.54±0.55;t=-2.89,P=0.005)。CMVD组中静息LV-MBF[0.74(0.65,0.84)ml·min^-1·g^-1]高于非CMVD组[0.66(0.58,0.75)ml·min^-1·g^-1;U=417.5,P=0.027],负荷LV-MBF[(1.53±0.35)ml·min^-1·g^-1]、LV-CFR[2.07(1.71,2.34)]低于非CMVD组[(1.96±0.45)ml·min^-1·g^-1、2.86(2.61,2.95);t=-4.54,U=0,均P<0.001]。在高血压组内,CMVD亚组较非CMVD亚组的静息LV-MBF高[(0.77±0.16)和(0.65±0.13)ml·min^-1·g^-1;t=2.26,P<0.05],而负荷LV-MBF[(1.49±0.34)和(1.85±0.40)ml·min^-1·g^-1;t=-3.07,P<0.05]和LV-CFR[1.99(1.64,2.23)和2.85(2.55,2.95);U=0,P<0.05]低。在非高血压组内,CMVD亚组较非CMVD亚组的负荷LV-MBF[1.53(1.36,1.97)和1.94(1.76,2.16)ml·min^-1·g^-1;U=43.5,P<0.05]和LV-CFR[2.35(1.94,2.43)和2.87(2.65,3.09);U=0,P<0.05]低;高血压组中CMVD亚组LV-CFR低于非高血压组中CMVD亚组(U=164.0,P=0.028)。结论BMI与CMVD的LV-CFR呈负相关,CMVD患者负荷LV-MBF减低、静息LV-MBF升高,导致LV-CFR降低。高血压是影响MBF和CFR的重要因素。 彭琨 陈卫强 王永德 张健 汪娇 陈越 李剑明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 女(雌)性 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实验性肺高压的肺病理改变与肺灌注显像关系 肺组织病理改变是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基础,选择非损伤性方法检测肺动脉压力是研究的方向,鉴于以往未见动态观察慢阻肺所致肺高压的肺组织病理改变与肺灌注显像之间关系,为此我们作了该方面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张彩霞 于树鹏 李志杰 刘长平 李剑明 李环 王爽 崔秀娟关键词:肺动脉压力 肺灌注显像 肺高压 病理改变 文献传递 核素显像对心梗患者左室内同步性、心梗面积与左心功能的相关分析 李婷 史蓉芳 李剑明 赵晓斌核素显像评估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应用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SPE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SMPI)评估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收缩不同步与冠心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行GSMPI的检查者94例,其中正常对照组40例、冠心病轻度心肌缺血组20例、冠心病中度心肌缺血组16例、冠心病重度心肌缺血组18例。应用Emory Cardiac Toolbox软件计算同步性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rogram bandwidth,PHB)及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心肌血流定量参数:负荷显像总积分(Summed stress scores,SSS)、静息显像总积分(Summed rest scores,SRS)及总积分差(Summed difference scores,SDS)。分别比较3组心肌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PHB、PSD;比较3组心肌缺血组间的PHB、PSD;分析PHB、PSD与SSS、SDS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轻度心肌缺血组的PHB、PS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中度心肌缺血组、重度心肌缺血组的PHB、PSD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HB、PSD与SSS、SDS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失同步程度随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加重而进展;GSMPI能够"一站式"提供心肌缺血及心脏收缩同步性参数,对筛选存在心脏收缩失同步的早期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婷 李剑明 汪娇 陈越 卢如明 梁钰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PET、SPECT评估心肌存活中的影响因素与功能参数比较 汪娇 李剑明 李帅 李婷 陈越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及随后发生的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主要取决于易损斑块的组成成分而不是血管的狭窄程度。易损斑块具有如下特征:纤维帽较薄、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斑块内出血及新生微血管生成。以凋亡细胞、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αvβ3整合素和微钙化为靶向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已用于易损斑块的诊断研究,并表现出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帅 李剑明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放射性同位素 分子探针 斑块 核素显像评估心脏失同步及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核素显像位相分析技术能够进行心脏机械收缩失同步分析,能用于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预测CRT疗效。目前有2种方法:1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2核素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MPI)。尤其是GSMPI可通过一次检查,"一站式"评估心室收缩失同步、定位心脏最迟收缩部位、识别疤痕心肌的部位、范围,且方法客观,重复性好。 李婷 李剑明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