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篇“ WALLENBERG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Wallenberg综合征被引量:8
- 1996年
- 分析了60例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国外已报道的6组资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本组与国外各组资料均显示:眩晕、软腭麻痹、Horner征、同侧共济失调、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是本综合征最常见的神经症状和体征。MRI为研究脑干梗塞的最佳方法。
- 张本恕毓青杨露春
-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脑干梗塞MRI
- Wallenberg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脑病发病的青年脑卒中一例
- 2023年
- 患者男性,32岁。主因言语不清伴行走不稳3小时,于2020年8月23日18∶52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打麻将时突然出现言语含混不清,并伴眩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行走不稳;病程中无头痛、肢体无力、意识障碍,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畏寒、发热。因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至我院就诊,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等项指标均无异常;头部CT未见新鲜梗死灶或颅内出血等实质性病变(图1a,1b),遂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收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吸烟史20余年(平均40支/d),无长期酗酒史;家族史无特殊。
- 王建李梦娇祝俊驰陈丽娟孔平
- 关键词:卒中延髓外侧综合征高血压脑病血栓溶解疗法血栓切除术
- 以Wallenberg综合征起病的椎动脉颅外段闭塞介入治疗探讨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椎动脉颅外段闭塞引起的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例)和西电集团医院(2例)急诊介入再通的6例椎动脉颅外段闭塞引起的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前症状、闭塞血管、血管再通分级、手术并发症、24 h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情况。结果6例发病时间:最短5 h,最长5 d;责任血管均为左侧椎动脉(VA);6例患者VA均获得开通,所有患者术后24 h头晕/眩晕等主观症状均明显减轻,1例在开通过程中发生血栓逃逸,采用中间导管抽吸后无症状。6例90 d mRS评分均预后良好。结论对于VA闭塞起始处急性闭塞引起的Wallenberg综合征急诊介入开通治疗安全可行,可明显减轻患者主观症状。
- 袁兴运陈万红鱼丽萍姚力
-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椎动脉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 椎基底动脉病变与不同类型Wallenberg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椎基底动脉病变与不同类型Wallenberg综合征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收集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入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患者住院72小时以内,通过头颅核...
- 赵彦文
- 关键词: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伴两侧面部及同侧下肢麻木的Wallenberg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分享1例极少见的Wallenberg综合征的变异型(两侧面部及同侧下肢麻木)病人,为大家的医疗诊治给予一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日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延髓背外侧梗死病人的病因、机制、症状体征、检验检查、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等,参阅各种Wallenberg综合征相关文献,详细分析了该类疾病的病因、少见症状、体征、解剖学特点及其机制。结果病人主诉声嘶、双下肢乏力3 h。入院诊断为延髓背外侧梗死、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2级、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丙型肝炎。予以静脉溶栓、抗栓、调脂固斑、保护脑组织、扩容、补液、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出院时病人病情明显改善。本病例除具有经典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表现外,还具有罕见的两侧面部及同侧下肢麻木,同侧面部周围性瘫痪,同侧舌下神经损伤等临床表现。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临床特点及其解剖结构极其复杂,且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颜谈王幼萌许静陈巨罗汝宁
- 关键词:延髓外侧综合征血栓溶解疗法
- 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差异及相关因素
- 2020年
- 目的探索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差异的原因,为临床工作提供宝贵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年龄、危险因素及病变血管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的差异。结果Wallenberg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以眩晕与头晕最多见,其次为构音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恶心或呕吐,霍纳综合征,眼球震颤。年龄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0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与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无明显相关。单纯小脑后下动脉病变患者与椎动脉和椎动脉联合小脑后下动脉病变组患者在出现构音障碍(P=0.029)、恶心/呕吐(P=0.033)及吞咽困难(P=0.002)的症状、体征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年龄与临床症状越典型程度呈负相关;椎动脉及椎动脉联合小脑后下动脉病变容易导致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
- 高文
-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 酷似脊髓病的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0年
-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延髓上段背外侧部神经核团及传导束损害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Wallenberg于1895年首先描述其经典的五组症状及体征[1],现认为Wallenberg综合征常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或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病变所致[2],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患者不多,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易漏诊或误诊,未予及时干预治疗。患者有时因梗死范围扩大而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3]。本文报道我院诊治的2例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对其病因、非典型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陈倩倩王永红聂冠华王赞包立阳张亚男张海宁史金凤
- 关键词:脑梗死
- 椎动脉夹层致Wallenberg综合征合并面丘综合征及突聋一例
- 2020年
-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辅警。主因"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1d"于2018-11-27入院。1d前急转颈时出现头晕症状,为天旋地转感,伴恶心、非喷射样呕吐。数小时后驾车回家途中出现右侧肢体及面部麻木,伴有视物重影、口角偏斜、左耳听力丧失,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未见明显好转,遂转至作者医院就诊。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无特殊疾病家族史。
- 李宪东周杰李超石明超王守春
-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WALLENBERG综合征突聋
- 椎动脉夹层致Wallenberg综合征合并面丘综合征及突聋1例报告
- 目的: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是中青年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病因,具有潜在致残性及致命性。VAD的临床表现多样,常难以定位甚至被漏诊或误诊。本文报道一例由椎动脉夹层致Wal...
- 李宪东周杰李超石明超王守春
-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WALLENBERG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表现为双侧肢体共济失调的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外侧神经核团、传导束或结构受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椎动脉或其分支病变引起的延髓外侧区缺血性卒中. 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较多,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临床上完全具备典型表现的患者并不多,有些患者仅有其中几项甚至1项表现. 提高对Wallenberg综合征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其解剖学机制特别是血管机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预后. 现报道1例表现为双侧肢体共济失调的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 宋镇妤武建朝陈晓虹
-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共济失调双侧肢体延髓外侧综合征椎基底动脉系统小脑后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