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TRAM皮瓣“的相关文章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TRAM皮瓣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洺著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带蒂TRAM皮瓣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与临床方法评估带蒂TRAM皮瓣灌注的术后结局比较  目的:比较在带蒂横行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手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估皮瓣灌注与临床方法评估皮瓣灌注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唐仁檄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巨大腹壁肿瘤切除及TRAM皮瓣重建1例报告
2020年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0.8~5.0/百万,男女比例为1:1,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人,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4%,占所有肿瘤的1%[1];多发于躯干(42%),其次为上肢(23%)、下肢(18%)、头颈部(16%)[2];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后有再次复发风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巨大复发性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现将其诊治经过回顾性分析如下.
叶美玉贺冲胡刚杜鹏李森刘亚雄田秋红曾锦生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TRAM皮瓣腹壁肿瘤腹壁缺损
DIEP+TRAM皮瓣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90例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RAM(下腹部腹直肌)皮瓣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TRAM和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22%)低于对照组(28.89%),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DIEP与TRAM皮瓣联合在乳房再造中临床效果好,并发并发症的概率小,费用低,最终能够重建出形态完美、左右对称、患者满意的乳房。
洪小芳刘晓韬孟宏黄建华刘伟勇张干林
关键词:DIEPTRAM乳房再造
两种补片修补TRAM皮瓣切取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聚丙烯网片与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修补TRAM皮瓣切取后腹壁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游离TRAM皮瓣切取术后腹壁缺损的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腹壁疝发生;聚丙烯网片组患者腹壁膨出率为6.3%,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组为5.7%,无显著性差异;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组术后感染率及积血积液率略高于聚丙烯网片组,无显著性差异;聚丙烯网片组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及异物感发生率为34.4%,高于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的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补片对于修复TRAM皮瓣切取后腹壁缺损都是有效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更佳。
杨红岩赵玉明晏晓青曾玮李丹刘岱王白石张元文徐军
关键词:聚丙烯网片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TRAM皮瓣腹壁缺损
不同组别MS-TRAM皮瓣切取后大鼠腹壁生物力学特征的比较
2012年
目的 比较不同组别MS-TRAM皮瓣切取后对腹壁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SD大鼠模型:其中预试验6只,其余共计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S0组、MS1组、MS2组和MS3组).术后第3、6周切取腹壁标本,采用岛津生物力学检测仪检测标本最大抗张强度.结果 所有组别皮瓣均100%存活.术后第3、6周,MS2组和MS3组的腹壁最大抗张强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2-TRAM和MS3-TRAM切取术后的腹壁最大抗张强度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上MS2-TRAM皮瓣和MS3-TRAM皮瓣切取后,患者腹壁疝的发生概率无统计学意义.
郭金才吴跃俊吴华严晟陈达孙燚吴溯帆
关键词:腹壁生物力学
保留部分腹直肌TRAM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模拟保留部分腹直肌的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手术,以探讨将其应用于临床乳房再造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5具成年女性尸体标本(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提供),自腹壁上、下动脉起点处灌注医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模拟操作保留部分腹直肌TRAM皮瓣手术,以外侧穿支为垂直线纵向分离腹直肌肌束,向上分离达腹直肌上端,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观察腹壁上、下动脉走行、分支以及吻合支情况,并以此为解剖学基础,于临床应用保留部分腹直肌的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结果解剖结果表明,腹壁下动脉自腹股沟韧带外侧2/3与内侧1/3发自髂外动脉(9/10,90%)或股动脉(1/10,10%),其分支与腹壁上动脉在脐上方开始出现广泛的吻合,大部分集中于脐上第1个腱划下方2cm与脐水平线之间。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临床应用8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2例术后皮瓣Ⅳ区部分皮下组织纤维化,2例术后皮瓣Ⅳ区皮缘小部分坏死,部分皮下脂肪硬结伴液化,通过后期清创缝合后愈合,其余4例术后皮瓣未发生明显血运障碍等并发症。除1例再造乳房形态欠佳外,其余病例形态尚好,效果较满意。无供区下腹壁薄弱和腹壁疝形成。结论保留部分腹直肌的TRAM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是可行的,手术简单,所用时间短,且无下腹部供区并发症发生。
陈祥锦王彪郑厚兵张惠灏王美水张德杰庄福连
关键词:乳房再造术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解剖学
保留少量腹直肌的游离TRAM皮瓣和DIEP皮瓣乳房再造并发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保留少量腹直肌的游离TRAM皮瓣(MS-Free TRAM)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乳房再造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生物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有关MS-Free TRAM及DIEP乳房再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和R2.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同时包含MS-Free TRAM和DIEP的研究有7个;MS-Free TRAM和DIEP发生脂肪液化OR值为0.69,95%CI为[0.26,1.78],P=0.44;发生皮瓣部分坏死OR值为0.92,95%CI为[0.38,2.23],P=0.86;发生皮瓣完全坏死OR值为0.35,95%CI为[0.13,0.90],P=0.03;发生腹壁膨隆或疝OR值为2.07,95%CI为[1.15,3.73],P=0.01。结论:与MS-Free TRAM乳房再造相比,DIEP乳房再造的腹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皮瓣完全坏死的风险是增加的。
杨明谭谦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META分析
保留部分腹直肌TRAM皮瓣的基础研究及其在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解剖腹壁下动脉全长,观察其走行及与腹直肌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超声检查了解腹壁下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超声学检查在临床乳房再造中的辅助意义,为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提供基础资料。将以上解剖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临...
张德杰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解剖学超声检查乳房再造
10例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TRAM皮瓣乳房再造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保留皮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方法的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大部分皮肤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行即时乳房再造,就该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1例TRAM皮瓣部分坏死,1例乳头部分坏死,1例再造乳房乳尾部脂肪部分坏死伴腋下伤口感染;无腹壁切口疝发生,无全部TRAM皮瓣坏死病例。术后患者对再造乳房形态评价非常满意5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1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TRAM皮瓣乳房再造方法的切口小,再造乳房形态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方法。
高海燕朱玉兰林维佳
关键词:乳房再造乳腺癌

相关作者

王彪
作品数:174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瘤 ANG2 乳房再造 整复治疗 小耳畸形
杨明
作品数:1,018被引量:4,641H指数:3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研究主题:仿真 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仿真系统 数据挖掘
毛大华
作品数:66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P-GP
张德杰
作品数:13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乳腺癌术后 甲状腺癌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郑厚兵
作品数:72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房再造 乳房再造术 小耳畸形 肋软骨 耳廓再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