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6篇“ T管拔除“的相关文章
- 一种配合尿管拔除管理的膀胱功能锻炼辅助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合尿管拔除管理的膀胱功能锻炼辅助装置,包括绑扎带,以及设置于绑扎带轴心处的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一侧设有控制组件;其中,绑扎带一侧设有限位带,将绑扎带绑扎在腰部,在控制组件控制下,气囊组件在充气与放气状态下...
- 吴宝发窦亚平赵薇武丽萍李栋梁陆鹏张杰蒋欣妍高雪霞李晓妍郝艳艳尹娜王自栋王卫华杨润
- 动脉置管拔除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置管拔除装置,包括操作台、挡板、机械臂、安装座、电动夹爪、第一视觉模块、第一测距传感器和控制器;挡板的两端与操作台连接,挡板与操作台之间设有用于肢体伸入的通道;机械臂位于通道内且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安...
- 于双刘硕程利锋杨占民
- 一种用于穿刺管拔除后的加压止血贴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穿刺管拔除后的加压止血贴,包括医用胶布、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按压件、弹性件和调压件;其中医用胶布上设有通孔;第一固定件具有内腔,一端从通孔穿出,另一端与医用胶布的底面抵接;第二固定件套在第一固定...
- 张娜
- 一种用于船用低速机气缸套绝缘管拔除的工具
- 本发明涉及低速柴油机上缸套内部绝缘水管拆卸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低速机气缸套绝缘管拔除的工具,包括:装配块、梯形拉杆、开口杆、装配臂、螺杆、螺套筒、撞击块和限位块,梯形拉杆均匀布设于装配块的内部,并且梯形拉杆...
- 胡晓和姚希马旬
- 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拔除后胆瘘的诊治现状
- 2024年
- 放置T管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操作,防止胆管切口渗漏、减轻Oddi括约肌水肿以及方便通过T管冲洗胆管等,T型管拔除后导致的胆瘘引发胆汁性腹膜炎是一种很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临床上时有发生。胆瘘原因众多且因素复杂,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和疾病进展,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是目前胆管外科的要点。随着外科技术与消化内镜的日渐成熟,现今关于胆瘘治疗方式包括窦道重新置管、腹腔穿刺引流术、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等方式。本文通过复习T管拔除后胆瘘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胆瘘的原因、诊断和治疗。
- 韩青雷陈永利陈荣
-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T管拔除胆瘘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和诊治
- 2024年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放置T管引流是胆道手术最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T管拔除后胆漏是LCBDE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漏一旦治疗不当,将引起严重腹腔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结合文献对LCBDE术后T管拔除后胆漏形成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预防LCBDE术后胆漏的意识,掌握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胆漏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张多强王立云牛占学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漏
- 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拔除术日归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拔除术在日归手术模式与日间手术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在我科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模式纳入日归组和日间组,其中日归组42例,日间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住院总费用、手术平均用时、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资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日归组与日间组相比,日归组平均住院总费用更少(t=- 2.270,P=0.025),患者满意度更高(X2=7.144,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性别、手术出血量、手术平均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日归手术模式,可以减少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拔除术患者的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花费、增加医疗机构床位使用效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罗远茜祝清清
- 关键词:日间手术
- 《结直肠手术患者尿管拔除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 2024年
- 目的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编制《结直肠手术患者尿管拔除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影响结直肠手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的相关因素,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10月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7例结直肠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分析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最佳阈值。结果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2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8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1。量表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637~0.852,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602~0.774,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89~0.918。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4~0.957,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1;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913~0.942,量表总的分半信度为0.958。量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2,0.975)]。当量表评分为29.5分时,该量表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0.870、0.912和0.782。评分≤29.5分时,可考虑拔除尿管。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结直肠手术患者尿管拔除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过临床验证可较准确的判断结直肠手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
- 殷燕张春华何文斌段静李思思解萧宇骆曼孙文武玲
- 关键词:结直肠加速康复外科尿管拔除量表信度
- 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并在临床护理中加以应用,检验其效果。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提取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相关指标,通过专家函询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并修订指标,最终形成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选取江苏省某医院手术室2022年1月—6月、2022年7月—12月收治的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4、0.883,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425(χ2=40.382,P<0.001)、0.547(χ2=61.048,P<0.001)。构建的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评估体系的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量为(302.53±11.84)mL、尿管拔除12 h内自主排尿恢复率为94.00%,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后尿路刺激征、尿路感染、尿潴留、排尿困难、拔管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尿管拔除时机评估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创新性,将其应用于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龚颖萍张雯孟瑾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中老年患者尿管拔除
- 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在前列腺增生症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三步尿管拔除模式与传统尿管拔除模式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电切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两组均行电切术治疗,术后均留置三腔尿管(气囊内注入15 mL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行传统尿管拔除模式干预,观察组行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出血、疼痛、感染及有无排尿不尽或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最大尿流率(Qmax)、逼尿肌压(Pdet-Qmax)高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BC)值、残余尿量(PVR)低于对照组(P<0.05);排尿舒适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时总膀胱性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尿管拔除模式相比,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电切术治疗后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干预的临床疗效更优,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并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黄丽芳何昌莹巫冬梅林小珍黄敏玉罗前颖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