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5篇“ SALIX“的相关文章
新疆杨树和柳树上壳囊孢属真菌的致病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分离自杨树(Populus spp.)与柳树(Salix spp.)上壳囊孢属(Cytospora spp.)真菌的致病性。【方法】将前期鉴定的13种壳囊孢属真菌的代表菌株,通过离体枝条烫伤法将菌饼接种于新疆杨(Populus alba)和白柳(Salix alba)上,测量病斑面积并比较不同种壳囊孢属真菌的致病性。【结果】菌株2067-3(Cytospora nivea)和1579-1(C.chrysosperma)在新疆杨和白柳上的致病性最强,病斑面积最高分别为6021.30和5661.87 mm^(2)。选择5种分离自杨树与柳树的壳囊孢属真菌,分别接种至新疆杨与白柳的离体枝条上,新疆杨离体枝条的病斑面积明显大于白柳离体枝条的病斑面积;选3种分离自杨树的壳囊孢属真菌与5种分离自柳树的壳囊孢属真菌交互侵染后均能致病,并且致病性显著差异。分离自柳树的菌株2191-2(C.leucostoma)、1010-1(C.salicacearum)在杨树上的致病性高于分离自柳树的壳囊孢属真菌。【结论】分离自杨树和柳树的13种壳囊孢属真菌均能在杨树和柳树上致病,且致病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翟亚伟陈虹瑾孙洪涛陈帅康刘楚丽马荣
关键词:杨树柳树
硅烷化改性对沙柳/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采用不同含量的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沙柳进行硅烷化改性处理,利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沙柳/聚乳酸复合材料,分析偶联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及其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的添加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当偶联剂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拉伸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39.8、2920、25.6 MPa;当偶联剂含量为2%时,抗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其值为17.9 kJ/m^(2)。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符合Fick扩散定律,吸湿阶段分为极速期、缓增区和平台期;当偶联剂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常温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其48 h饱和吸水率、24 h TS、48 h TS分别为3.01%、0.28%、0.37%。
胡建鹏陈圆张琛立张震吴桂珍侯雨辰
关键词:沙柳聚乳酸硅烷偶联剂尺寸稳定性
沙柳/麦秸复合纤维地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4年
主要研究沙柳纤维与麦秸纤维的质量比对共混干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添加助剂对其干、湿抗张强度的影响。采用化学机械打浆法将沙柳纤维与麦秸纤维制备成可降解地膜,同时测定了复合地膜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柳纤维的叩解度为40°SR、麦秸纤维的叩解度为50°SR、沙柳浆液和麦秸浆液的质量比为7∶3时,所制备的60 g/m^(2)复合地膜原膜,其干抗张强度为2.50 kN/m,撕裂度为540 mN。在此基础上,在其浆液中添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和烷基烯酮二聚物(AKD),探究助剂对其力学性能与抗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浆液中添加1.5%CPAM、1.5%PAE和0.4%AKD后,复合纸基地膜干抗张强度达到3.24 kN/m,湿抗张强度为1.27 kN/m,水接触角为109.7°。
王博梁月慧王欣
关键词:麦秸纤维
杞柳基质对黑木耳菌丝体及子实体的影响
2024年
以黑木耳“黑威15”为试材,采用对比不同比例杞柳基质替代柞木基质栽培黑木耳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及收益的影响,以期为杞柳基质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添加杞柳木屑,对菌丝体生长速率影响不显著,对子实体生长影响显著,黑木耳总产量随着杞柳木屑的增加而降低,而生物学转化率却随着杞柳木屑的增加而升高,添加杞柳木屑降低了黑木耳的栽培成本,分析综合经济效益,配方Z1、Z2是最适合黑木耳栽培的配方,即添加不超过40.0%的杞柳木屑用以替代柞木木屑是可行的。
杨燕超付静郑焕春谭玉荣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
盐胁迫条件下竹柳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2024年
以竹柳盆栽苗木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盐分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竹柳在对照与轻度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双峰型;在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为单峰型曲线,变化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气孔导度在对照与轻度胁迫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双峰型;在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为单峰型曲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与气孔导度类似。各胁迫处理胞间CO_(2)浓度均较对照高,且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胞间CO_(2)浓度也随之上升。
赵育鹏
关键词:盐胁迫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
基于沙柳冠层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热值预测
2024年
热值是灌木生物质能源利用的重要燃烧性能参数之一。针对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破坏性大、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问题,探讨了沙柳冠层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结合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预测沙柳热值的精度差异。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归一化数据(normalize)、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归一化数据和第二代小波变换即提升小波变换(LWT)对冠层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了沙柳热值可见-近红外模型。同时,对比分析了鲸鱼优化算法(WOA)、麻雀搜索算法(SSA)和灰狼优化算法(GWO)对CNN模型参数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db4小波进行5层分解后,其对沙柳冠层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去躁效果最好,基于LWT-WOA-CNN法构建的沙柳热值可见-近红外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优,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52,0.103和2.599,RPD值较原始的PLS和CNN模型分别提高19.11%和76.80%。该研究可为沙柳生物质能源的高效、精细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李颖王继璇兰小桢马艺诚韩兆敏裴志永
关键词:沙柳冠层光谱热值化学计量学
拟青霉属内生真菌对杞柳耐盐性的影响
2024年
滩涂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改良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改良法是改善盐碱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核心是如何提高植物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将一株从海岸带植物根系分离的拟青霉属内生真菌(Paecilomyces sp.)接种到适应轻度盐渍环境的杞柳(Salix integra)幼苗根系,探讨该菌株提高杞柳耐盐性的潜力及相关机制.通过比较接种拟青霉属菌株对杞柳生长、生理与光合指标的影响,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处理组(接种内生真菌)杞柳根长、根系表面积与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63.4%、72.4%和96.4%);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生长素(IAA)含量和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均显著增加(P<0.05).在盐胁迫条件下,从接种与未接种拟青霉属菌株的杞柳叶片中共鉴定出70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淀粉与蔗糖代谢等通路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功能分析表明,注释到茉莉酸、乙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和油菜素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基因在拟青霉属菌株调控杞柳耐盐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该株拟青霉属内生真菌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杞柳幼苗的不利影响.
季文惠谢东青钟非朱蓉胡颖陈艳红陈艳红张健
关键词:内生真菌杞柳盐胁迫植物激素
2001—2022年西藏地区旱柳物候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为了揭示西藏高原温带植物旱柳的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空格局,利用2001—2022年泽当、日喀则和林芝3个观测站旱柳物候期数据(叶芽膨大期(LED)、展叶始期(LUD)、开花始期(FFD)、叶变色末期(LCD)和落叶末期(LFD)),以及逐日平均气温(T_(m))、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气温日较差(TDR)、相对湿度(RH)、降水量(P_(r))、日照时数(S)和≥0℃积温(∑T_(0))等资料,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上,西藏地区旱柳春季物候期(LED、LUD、FFD)林芝最早、日喀则最迟,秋季物候期(LCD、LFD)相反;生长季长度(LOS)为238~268 d,以林芝最大、日喀则最小。(2)时间尺度上,2001—2022年泽当、日喀则旱柳各物候期均呈推迟趋势,林芝旱柳秋季物候期趋于推迟;林芝和日喀则旱柳LOS显著延长,分别为11.90和6.12 d·10 a^(-1),泽当旱柳LOS缩短(-4.50 d·10 a^(-1))。(3)旱柳生长季内T_(m)呈上升趋势,T_(max)、T_(min)趋势各不相同;泽当和日喀则TDR变大、P_(r)减少、S增加,林芝正好相反;林芝和日喀则∑T0显著增加,泽当∑T0明显减少。(4)对春季物候期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以气温为主,降水仅对泽当、林芝旱柳LCD以及泽当LFD的影响最大;季风指数(MI)只与泽当站旱柳LED、FFD呈显著相关,其他2站物候期相关性不显著;7月MI与T_(m)、P_(r)、S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月MI与S也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些气象因子虽不是影响物候期的主要因子,也会起到间接作用。
杜军黄志诚索朗塔杰白宇轩王挺
关键词:旱柳物候变化气象因子季风
丰台区垂柳栽培中的根腐病分析与治理研究
2024年
为提高丰台区垂柳病害治理水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对垂柳树栽培中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发病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展开分析。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统计2020-2022年丰益公园垂柳根腐病的检测和影响因素结果并进行分析,建立根腐病与气候条件、连作障碍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垂柳根腐病中丝核菌、镰刀菌属和疫霉菌为首要病原,同时根腐病易受到气候条件与连作障碍、土壤条件与肥力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垂柳生长发育受限,威胁垂柳生态系统稳定性。出现根腐病的垂柳树样本中检出丝核菌的阳性率最高,达70.5%;高温多雨季节根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大兴区降雨量最大的7月份达60.4%;在土壤pH值方面,小于6.0的土壤根腐病最严重,检出率达42%。为科学防治根腐病,提出了应进行持续、科学地土壤分析与管理,保证土壤pH值为6.0~7.0,同时采用土壤生态修复策略、优化种植系统、建立相关体系、强化综合治理。
叶鹏
关键词:根腐病土壤修复
基于电测法的沙柳、柠条生材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2024年
为探究沙生灌木的静态力学性能,通过电测法对沙生灌木沙柳和柠条的12个弹性常数进行测定,并经过计算检验弹性常数均满足正交各向异性模型的限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沙柳和柠条的三个主方向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且满足E_L>E_R>E_T的关系,泊松比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差异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载方向。由于这两种沙生灌木茎秆笔直的部位相对较短,在测量G_(LR)、G_(TL)时采用45°偏轴试样进行了测定,沙柳和柠条的剪切模量均满足G_(LR)>G_(TL)>G_(RT)关系。两种材料的弹性常数的变异系数分别在2.46%~15.52%和3.41%~16.54%范围内波动,均小于20%,所得结果有效。
张鹏峰裴承慧刘志刚张少勇张强王铎
关键词:电测法正交各向异性

相关作者

李玉娟
作品数:148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柳树 耐盐 新品系 扦插 耐盐性
张健
作品数:144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柳树 耐盐 新品系 扦插 沿海滩涂
窦晓静
作品数:15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光合特性 干旱区 土壤养分 土壤 引种
谈峰
作品数:120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柳树 耐盐 扦插 新品系 沿海滩涂
韩炜
作品数:36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光合特性 干旱区 降水量 叶绿素荧光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