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QCD因子化“的相关文章
- 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衰变过程中共振效应对直接CP破缺影响的研究
- 对标准模型的检验与扩展,成为当代粒子物理学者的目标与动力。CP破缺的发现成为了测试标准模型以及寻求超出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的重要研究领域。相对于其他粒子而言,由一个底夸克和一个轻夸克组成的B介子,包含质量较大的b夸克,因...
- 原喜亮
- 关键词:QCD因子化B介子
-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两体Bs0→TT衰变
- 近年来,LHC、Belle以及BaBar等实验组已经观测到B介子的相关性质,进一步升级的Belle Ⅱ与专用于B物理实验的探测器LHCb也观测到了更为丰富的衰变道。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对末态含有张量介子的B介子衰变进行...
- 代静
- 关键词:CP破坏分支比
- QCD因子化框架下B-_(d,s)→D_(d,s)P衰变过程的研究
- 2023年
- 在考虑幂次压低且不忽略c夸克和D介子质量的条件下,采用光前夸克模型结果作为输入,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给出了B-^(0)_((s))→D^(+)_((s))K^(-)和B^(0)_((s))→D^(+)_((s))π^(-)中旁观者和湮灭图的贡献大小.旨在解释这两个衰变道中理论预言与实验测量存在4σ~5σ偏差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旁观者和湮灭图贡献对这一偏差有一定的改善,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偏差仍然比较明显.
- 常钦赵萌非陈丽丽王晓琳
- 关键词:QCD因子化D介子湮灭
- 光前夸克模型和QCD因子化框架下B→SS衰变唯象研究
- 随着国际高能物理实验的深入开展,B介子的两体非轻衰变在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以及相关理论计算方法、探寻新物理的间接迹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QCD因子化框架下,B→PP,PV,VV等过程都在以往的工作中被系统地研...
- 康悦杨
- 关键词:QCD因子化
-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三体Bs0→Sππ,Sπη,SK(?)衰变
- 作为粒子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B介子物理在检验标准模型以及寻找新物理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B介子衰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上均取得了不错进展,随着LHCb和Belle Ⅱ合作组在实验上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B介子三...
- 杨红
- 关键词:标量介子
-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下B^(0)_(d,s)→K^(*)K^(*)的研究
- 2022年
- 利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了B^(0)→K^(*+)K^(*-)、B^(0)→K^(*0)K^(*0)、B^(0)_(s)→K^(*+)K^(*-)、B^(0)_(s)→K^(*0)K^(*0)的衰变分支比、直接CP破坏、纵向极化分数等实验观测量,并与QCD因子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对于企鹅图算符为主的过程,螺旋度翻转可以破坏简单因子化的幂次规则.此外,对于发射图为主的过程,分支比和极化分数对B介子波函数和硬散射核能标比较敏感.对直接CP破坏相关物理量进行了预言,希望在未来的实验中得到检验.
- 孙艳军赵国华王斌王琛
- 关键词:微扰QCD方法分支比
-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四体B((s))→(ππ)(ππ)衰变
- 作为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存在的重要依据,B介子衰变过程一直是粒子物理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在实验上,LHCb等实验组已经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的B介子衰变数据。然而在理论方面,由于B介子系统中涉及到多个能标以及多个自由度而使...
- 梁慧琴
- 关键词:CP破坏分支比
- (f)1(1285)-(f)1(1420)混合和Bd,s0→f1f1衰变的微扰QCD因子化研究
- B介子非轻衰变研究是检验标准模型的良好场所,也是探索新物理信号的有效途径。BABAR、Belle(-Ⅱ)及LHCb等专门的B物理实验装置为B介子衰变研究提供了强劲的实验助力。当前实验上已发现许多轴矢量介子,但此类介子内部...
- 蒋泽文
- 关键词:B介子衰变分支比
- 微扰QCD因子化方案下的B介子三体衰变
- 2020年
- 运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案,考虑Sudakov因子对长程部分的压低作用,引入双强子分布振幅等非微扰参数,利用Flatte和Briet-Wigner模型对类时形状因子进行参数化处理,加入顶角修正,微扰计算经共振态f0(500,980,1500,1790)的B^+→π^+π^-π^+三体衰变分支比,结果分别为6.41×10^-9,1.25×10^-7,1.92×10^-8,5.66×10^-9.目前实验上给出分支比Br(B^+→π^+f0(980)[π^+π^-])的上限数据是1.5×10^-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ss的贡献和顶角修正项后,该文计算较前期结果更加合理,其中ss的贡献是差别的主要来源,不容忽略.
- 王辉升王兴林葛强王庆松
- 关键词:B介子共振态
- 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非轻衰变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 本文采用QCD因子化方法对部分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及其中的幂次压低修正等若干问题开展了详细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标准模型理论及B物理的相关知识,并详细介绍了QCD因子化方法在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应用。其次,我们首次将Bc...
- 陈丽丽
- 关键词:B介子QCD因子化分支比
相关作者
- 鲁公儒

- 作品数:107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顶夸克 衰变 衰变宽度 稀有衰变 CP破坏
- 杨悦玲

- 作品数:2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分支比 弱衰变 QCD因子化 BC介子 J/Ψ
- 孙俊峰

- 作品数:24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分支比 QCD因子化 BC介子 J/Ψ Π
- 陈丽丽

-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分支比 弱衰变 QCD因子化 介子 CM
- 赵炳炎

-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双语教学 B介子 TC2模型 衰变分支比 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