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7篇“ PICCO监测“的相关文章
-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的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入住ICU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胃肠减压、禁食禁饮、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维持酸碱平衡紊乱、预防感染等,且进行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比较不同监测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腹内压、痊愈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衰竭情况。[结果]PICCO联合超声组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高于PICCO组、超声组,腹内压低于PICCO组、超声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联合超声组痊愈率明显高于PICCO组、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PICCO联合超声组住院时间短于PICCO组、超声组,APACHEⅡ评分低于PICCO组、超声组,器官功能衰竭率低于PICCO组、超声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PICCO与超声联合监测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监测了可能引起治疗效果的改变,可以通过监测迅速改变治疗方案,方可引起预后的改变。
- 白准曾维忠彭苏娜吴双华刘旭丽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超声监测
- PICCO监测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讨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用PICCO 监测仪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PICCO监测能很好的反映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情况,定时观察并对异常情况予以及时对症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 刘林
- 关键词:PICCO监测综合护理干预
- 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PICCO监测开展容量管理的效果
- 2024年
- 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PICCO监测开展容量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设置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将该阶段心力衰竭患者(重症)60例分2组,各30例,分别接受PICCO监测的容量管理、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容量管理的观察组、常规组,分析两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更高 (p均<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PICCO监测开展容量管理的临床效果理想。
- 苏秋明区志慧彭海姣
-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PICCO监测容量管理
- 应用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不同时间达复苏目标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es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不同时间达复苏目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达到850~1 000 mL/m~2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达标组(0~6 h)31例和晚期达标组(7~12 h)25例。记录2组患者0 h、6 h、12 h、24 h、48 h的氧合指数、乳酸、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肝肾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并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及28 d病死率。结果 2组氧合指数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酸浓度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FA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ALT、AST、TBIL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高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达标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晚期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O监测指导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治疗,早期达标与晚期达标均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早期达标组较晚期达标组可明显降低SOFA评分,减少28 d病死率。
- 丁胜谢永鹏吴梦迪孙成东
- 关键词:休克脓毒性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预后
- 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cPO_(2)、SvO_(2)、SChE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及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21年4月-2023年2月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液体复苏效果,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液体复苏效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TcPO_(2)、SvO_(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治疗效果[液体量、尿量、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临床治疗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cPO_(2)、SvO_(2)、MAP、CVP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5、4.137、3.616、6.935,P均<0.05)。治疗后两组尿量、SChE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尿量、S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4、3.000,P均<0.05),血乳酸、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62、3.015,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复苏时间、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0、7.270、2.177、3.559,P均<0.05)。观察组临床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67,P<0.05),继发肺水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血流灌注,患者复苏成功率较高,临床恢复较快,值得推荐。
- 汤子鸣宁峥李泽暄张彤
- 关键词:经皮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胆碱酯酶
- 基于PICCO监测的针对性护理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于PICCO监测的针对性护理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常规组和PICCO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监测护理,PICCO组采用基于PICCO监测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PICCO组的术后二次气管插管次数少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在监测24 h、48 h时的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在监测12 h、24 h及48 h时的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施以基于PICCO监测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的变化,为术后监测及护理提供及时针对性的指导,进而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丁森林胡俊杰刘璐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
- 心肺联合超声与PiCCO监测指导中重度ARDS患者液体管理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PiCCO与心肺联合超声监测指导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完全随机设计。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中重度ARD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根据PiCCO监测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心肺联合超声检查指导液体管理。比较2组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液体复苏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预后评价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心率下降,心指数、心功能指数升高;肺功能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阻力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均下降;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升高,中心静脉压、有创平均动脉压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24 h液体入量、第3天乳酸水平、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干预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尿量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肺联合超声较PiCCO对中重度ARDS患者液体管理有较好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 麦叶王超刘海林赖朝宁冯敏
- 关键词:PICCO液体管理
- PICCO监测在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基于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24)与研究组(n=24)。对照组予以常规容量管理,研究组予以PICCO监测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容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各项体征数据、氧合指数以及乳酸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2.89±3.35)h、ICU住院时间(8.74±2.27)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6、2.080,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体征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较治疗前好转,研究组心率、血清乳酸浓度、补液量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转归。
- 张清艳杨宏锋熊峰卞正
- 关键词:脓毒症心功能不全
- 超声与PiCCO监测休克患者心指数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比较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休克患者的心指数(CI)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接受救治的休克患者60例,成功放置PiCCO管路并行PiCCO监测,获得CI和SVRI等参数,分别与使用标准切面经胸超声测量的CI、SVRI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CI及SVRI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监测CI及SV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方法监测的CI及SVRI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两种方法监测的CI和SVRI的一致性均较高。结论超声与PiCCO在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相关性好,且一致性较高。超声检查为非创伤性检查,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吴微华俞振飞安鹏谢满琼陈杰张美齐
- 关键词:超声血流动力学心排血量
- 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脑组织灌注和耗氧量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医学临床上对休克疾病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其中为前、中及晚期,患者为中期时其血量流失约为1500mL,占身体血液总量30%,同时会造成患者生命各项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患者休克为晚期阶段,各项体征指标极为微弱,患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次内容主要以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为基础,开展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操作,对患者脑组织灌注和耗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方法 试验主要以具体要求对病例进行了仔细筛选,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主,确定患者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与此次研究各项指标相一致者为120例。通过电脑软件完成组间区别,60例为对照组,此组具体给予常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还有一样病例的患者为观察组,具体以实际状况开展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心脏指数、心输出量、患者耗氧量、脑灌注压、MDA、NO、ED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 从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方面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显著提升;患者耗氧量显示,对照组相对恢复情况较差;查看两小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脑灌注压,表示在0h情况下,两组患者各指标基本相接近,但都存在异常情况;对于1、2、3小时脑灌注压比较,显示观察组情况更佳;MDA、NO、ED各指标显示,对照组显示偏高(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可对细胞凋亡途径及炎症因子分泌进行有效调节,促使患者脑组织灌注及耗氧量明显上升,杜绝患者发生ARDS、MODS,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孟德维
- 关键词:PICCO监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耗氧量
相关作者
- 张庚

- 作品数:137被引量:67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 腹腔间室综合征 危重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孟建标

- 作品数:69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腹腔间室综合征 危重病 危重病患者 中医药
- 许秀娟

- 作品数:78被引量:3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间室综合征 脓毒性休克 中医药 血管外肺水 危重病患者
- 高燕

- 作品数:208被引量:4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创伤患者 急诊 重症 急性肺损伤 重组人脑利钠肽
- 王静

- 作品数:106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创伤患者 重症 动脉血乳酸 生存率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