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篇“ PGLA“的相关文章
PGLa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GLa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应用。通过多肽PGLa和抗生素联合用药,提高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在克服药物应用中的细菌耐药性上具有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和操...
薛虎平郑良俊辛清婷赵丽丽王晨黄建国薛雪梅
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菌致病因子pglA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2023年
多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endo-PG)是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极其重要的细胞壁降解酶,是病原菌定殖寄主与产生致病性的必需因子,革兰氏阴性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 (Lxx)是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致病菌,pglA是Lxx的关键致病因子。为了揭示pglA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获得了pgl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ORF长1491 bp的,编码496个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包含Gly_hydro_28 (Polygalacturonase)与Rho超家族,与Lxx CTCB07、Lxc DSM46306归为一类,相似性达100%。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pglA蛋白属于疏水性蛋白,包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获得pglA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Lxx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梁永检宋修鹏颜梅新王泽平黄冬梅黎海涛韦振飞张小秋
关键词:甘蔗宿根矮化病
羊肠线、PGLA线埋入对健康大鼠“足三里”穴区皮肤肥大细胞、P物质及组胺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羊肠线、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线埋入健康大鼠“足三里”穴区对局部皮肤肥大细胞(MC)激活及P物质(SP)、组胺(H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穴位埋线时效性刺激效应的机制,为深入研究穴位埋线源头启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1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空刺组(50只)、羊肠线组(50只)和PGLA线组(50只),各干预组再随机分为干预后8 h、3 d、7 d、14 d、21 d5个时间点亚组,每亚组10只。各干预组于左侧“足三里”分别实施埋线针空刺、羊肠线埋入、PGLA线埋入1次。空白组于干预前1 d、其余组分别于干预后对应时间点取左侧“足三里”穴区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MC计数及脱颗粒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HA阳性细胞表达。结果:各干预组亚组MC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肠线组、PGLA线组各亚组间M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LA线埋入后8 h组MC计数多于羊肠线埋入后8 h组(P<0.05),PGLA线埋入后21 d组MC计数少于羊肠线埋入后21 d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空刺后8 h、3 d组,羊肠线埋入后8 h、3 d、7 d组,PGLA线埋入后8 h、3 d、7 d、14 d组MC脱颗粒率均升高(P<0.01,P<0.05,P<0.001);羊肠线组、PGLA线组各亚组间MC脱颗粒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埋线组同时间点MC脱颗粒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空刺后8 h组,羊肠线埋入后8 h、3 d、7 d、14 d组,PGLA线埋入后3 d、7 d、14 d组SP阳性细胞表达均增加(P<0.001,P<0.05)。羊肠线埋入后7 d组SP阳性细胞表达多于羊肠线埋入后8 h组(P<0.05),羊肠线埋入后14 d组SP阳性细胞表达少于羊肠线埋入后7 d组(P<0.001);PGLA线埋入后7 d组SP阳性细胞表达多于PGLA线埋入后3 d组(P<0.05),PGLA线埋入后14 d组SP阳性细胞表达少于PGLA线埋入后7 d组(P<0.01)。两埋线组同时间点SP阳性
王钰嘉李丽红侯珣瑞聂红昉梁欣张倩程玲叶婷婷
关键词:足三里P物质组胺
电阻抗法分析化痰消积方结合PGLA埋线、易医脐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电阻抗法分析化痰消积方结合聚乙交酯丙交酯(Poly ethyl acetate lactide,PGLA)埋线、易医脐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96例腹型肥胖患者,均来源自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中医科。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GLA埋线组(32例)、埋线+脐针组(32例)、观察组(32例),PGLA埋线组采用PGLA埋线治疗,埋线+脐针组在PGLA埋线治疗的同时,采用易医脐针治疗,观察组在埋线+脐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化痰消积方治疗。3组分别治疗12周。观察3组入组前、治疗8周后胃热湿阻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用生物电阻抗原理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体脂含量(Body fat,BF)、体脂率(Body fat rate,PBF),并测量腰围(Waist circle,WC),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全自动分析生化仪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比较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P<0.05);埋线+脐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PGLA埋线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P<0.05);埋线+脐针组治疗后VFA、BF、PBF、WC、BMI水平低于PGLA埋线组,观察组治疗后VFA、BF、PBF、WC、BMI水平低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P<0.05);埋线+脐针组治疗后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低于PGLA埋线组,HDL-C水平高于PGLA埋线组。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低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HDL-C水平高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P<0.05);埋线+脐针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高于PGLA埋线组,内脂素水平低于PGLA埋线组。观察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高于PGLA埋线组、埋线+脐针组,内脂素水�
卢秉慧洪燕萍钱琳钟华
关键词:腹型肥胖脂联素
一种乙交酯、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PGLA的装置及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交酯、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PGLA的装置及工艺。所述工艺包括:(1)将乙交酯进行预聚合反应,以提供PGA低聚物;(2)将丙交酯进行预聚合反应,以提供PLA低聚物;(3)将P...
金军华陈焕辉戴成勇
抗菌肽PGLa-H的结构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公共卫生的重要威胁之一,然而新型抗生素的临床研发滞后难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因此非传统抗菌药物的开发成为解决细菌耐药的迫切需求。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策略,具有抗菌活性高、抗菌谱...
潘源峙
关键词:抗菌肽结构优化生物活性
非天然氨基酸取代对非洲爪蟾皮肤肽PGLa-H血清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改造非洲爪蟾分泌的抗菌肽PGLa-H的结构,增强其血清稳定性与生物活性。方法 以天然抗菌肽PGLa-H为模板,将该多肽序列中的L-丙氨酸以非天然的氨基异丁酸(Aib)进行部分取代。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多肽;评价多肽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测定多肽对4种不同细菌菌株的抗菌活性,通过肉汤稀释法判断最小抑菌浓度;评价不同盐离子存在对多肽抗菌活性的影响;评价多肽的溶血活性与细胞毒性。结果 通过Aib取代,得到PGLa-H(Aib),减少了血清中蛋白酶对多肽的降解,并提高了多肽对4种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无明显的溶血活性与细胞毒性。结论 Aib取代能增强多肽的血清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潘源峙喻凯
关键词:非天然氨基酸抗菌肽结构修饰固相多肽合成
生物电阻抗法分析PGLA埋线结合易医脐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PGLA埋线结合易医脐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腹型肥胖患者90例,并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予以易医脐针治疗组为脐针组,予以PGLA埋线治疗组为埋线组,予以PGLA埋线联合易医脐针治疗组为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测定其体脂率、水分率、肌肉率,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脐针组、埋线组、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93.33%、96.67%,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虽高于脐针组和埋线组,但3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组的BMI、腰围、WH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脐针组和埋线组(P<0.05)。治疗后3组的体脂率、水分率、肌肉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脐针组和埋线组(P<0.05)。结论:单一或联合应用PGLA埋线、易医脐针治疗腹型肥胖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和疗效观察指标对比发现,相比单一治疗,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BMI、腰围、WHR及人体成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卢秉慧王聪
关键词:腹型肥胖临床疗效
羊肠线、PGLA线埋入对大鼠“足三里”穴区巨噬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足三里”穴区实施羊肠线、PGLA线埋入后局部巨噬细胞聚集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1-β(Int erleukin-1,IL-1β)含量的...
张倩
关键词:穴位埋线羊肠线巨噬细胞IL-1Β
PGLa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GLa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应用。通过多肽PGLa和抗生素联合用药,提高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在克服药物应用中的细菌耐药性上具有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和操...
薛虎平郑良俊辛清婷赵丽丽王晨黄建国薛雪梅

相关作者

孙皎
作品数:209被引量:70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材料 细胞毒性 胶原 生物安全性 生物相容性
何伟
作品数:11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PGLA 义齿软衬材料 聚乙交酯丙交酯 软衬材料 生物降解
张佩华
作品数:344被引量:5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研究主题:针织物 针织 神经导管 性能研究 针织面料
魏海刚
作品数:30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面神经 面神经损伤 细胞死亡 面神经缺损 面运动神经元
孙文善
作品数:27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创埋线 埋线 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 穴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