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2篇“ PCR反应体系“的相关文章
- 黄精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 2025年
- 目的:优化并建立黄精SRAP反应体系,为黄精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资源保护、良种选育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Taq PCR MasterMix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精SRAP-PCR反应体系,并进行有效引物筛选。结果:黄精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为:12μL Taq PCR Master Mix,30 ng模板DNA,1.25μmol/L引物,0.375 mmol/L Mg^(2+),0.17 mmol/L dNTPs,1.5 U Taq DNA聚合酶,加入ddH_(2)O至20μL;从99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对有效引物。结论:建立的黄精SRAP-PCR反应体系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黄精遗传多样性研究。
- 陈卫易徐昌艳钱志瑶吴红王友峰覃容贵罗忠圣
- 关键词:黄精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
- 木本油料植物无患子SSR特征分析及SSR-PCR反应体系构建
- 2024年
-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片转录组共有Unigene条数目为52460条,其中含有SSR的Unigene有7014条,共检索到8654个SSR。经统计,SSR丰富度从二至六核苷酸依次减少,依次有4327、2669、634、208、161个。SSR长度范围在12~250 bp之间,长度小于等于15 bp的有3619个,均为二和三核苷酸;长度大于15 bp的有5035个,以二、三核苷酸居多。所有SSR共有435种不同重复单元。SSR不同类型重复基元频次分布在4~30次之间,主要分布在4~10频次,共有7090个SSR位点,占总频次的89.65%。SSR位点靶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无患子叶片转录组Unigene可分为3大类别51个小组;KEGG功能注释显示5大类别中,代谢通路占比最高为65.18%。通过对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构建与优化,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最佳组合为:循环次数37次、退火温度60℃、引物量2.0μL、DNA模板浓度为40 ng/μL。
- 周宵蒋丽娟李昌珠陈韵竹李培旺熊宇晴张路红盛克寨杨艳陈景震
- 关键词:木本油料植物EST-SSR功能注释PCR反应体系
- 芦笋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验证
- 2024年
- 以芦笋幼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与L1(643)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芦笋SSR-PCR反应的3个因素(2×Taq Master Mix,模板DNA,引物)进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试验筛选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结果表明,芦笋基因组DNA的SSR-PCR最优反应体系为:10μL反应体系中,50 ng·μL^(-1) DNA模板0.125μL,10μmol·L^(-1)上下游引物各0.5μL,2×Taq PCR Mix 3μL,灭菌ddH2O 5.875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35 s,循环25次;72℃延伸10 min,4℃保存。经5对引物组合和5个不同芦笋品种DNA扩增验证,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芦笋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纯度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图位克隆等工作。
- 白扬仪泽会
- 关键词:芦笋SSR-PCR反应体系正交设计
- 皂荚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024年
- 建立皂荚ISSR-PCR反应体系,为皂荚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提供技术支持,以皂荚DNA为模板,对影响PCR扩增反应的4个因素(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aster Mix用量、PCR反应循环数)设置6个梯度并从3个水平上进行单因素优化,后采用L 9(34)正交设计,对各处理组合进行电泳检测后进行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从而筛选出皂荚最佳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以及得出各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程度。通过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利用优化后的皂荚I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对已公布的100条ISSR通用引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皂荚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浓度35 ng,引物浓度5μmol/L,Master Mix用量12μL,30个循环;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是:DNA模板浓度>Master Mix用量>引物浓度>PCR反应循环数。最后在该体系下共筛选出了22条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
- 张蕊齐钦辉朱文瑛李保会张芹
- 关键词:皂荚ISSR-PCR引物筛选
- 木姜叶柯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引物筛选及验证
- 2024年
-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木姜叶柯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应用于木姜叶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多态性引物,为后续木姜叶柯保护遗传学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SRAP-PCR扩增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利用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适用于木姜叶柯的SRAP多态性引物。【结果】优化获得木姜叶柯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20.00μL):10×PCRBuffer2.00μL,TaqDNA聚合酶1.50U,dNTPs0.25mmol/L,引物浓度0.600μmol/L和模板DNA 30.00 ng。各因素对木姜叶柯PCR扩增效果影响程度排序: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模板DNA用量。应用优化后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到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3个居群的24个木姜叶柯样本进行SRAP-PCR扩增,结果发现4对SRAP引物从3个野生木姜叶柯居群24个样本中共扩增出38个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9.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共21个,多态性比率为55.26%。3个木姜叶柯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1.55、1.30、0.18和0.27,总遗传多样性(Ht)、居群内遗传多样性(Hs)和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18、0.11和0.36,基因流(Nm)为0.90(<1.00),说明3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但基因交流程度有限。【结论】木姜叶柯SRAP-PCR扩增效果对引物浓度最敏感。建立木姜叶柯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到的SRAP引物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丰富,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木姜叶柯个体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可应用于木姜叶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罗超颖严武平汪玉玲王梦醒彭莎廖红程建峰
- 关键词:SRAP-PCR引物筛选
- PCR反应体系、试剂盒和PCR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R反应体系、试剂盒和PCR方法。所述PCR试剂包括KOH、SDS、精氨酸、Brij‑35、TritonX‑100、尿素和DTT。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PCR试剂的PCR反应体系。利用本...
- 杨忠苹赵和平杨德全廖娟红王涛
- 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 2024年
- 以山豆根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DNA、引物、Mg^(2+)、dNTPs、Taq酶5个因素对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并优化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条件。结果表明: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20μL)最优条件为Mg^(2+)浓度3 mmol/L,dNTPs 0.2 mmol/L,Taq酶1 U,引物0.5μmol/L,模板DNA 100 ng,运用该体系从100条UBC引物中筛选到10条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可有效建立山豆根ISSR-PCR反应的最优体系,为山豆根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品种鉴定和系统分类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李金梅关妙娟黄鼎明如宏李良波谭勇
- 关键词:山豆根正交试验引物筛选
- 蒜头果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验证
- 2024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蒜头果ISSR-PCR反应体系,筛选出适用于蒜头果的多态性引物,为后续蒜头果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L25(54)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扩增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d 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及反应循环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和条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蒜头果的多态性引物,探究其最佳退火温度,并采集云南省境内3个野生居群10个蒜头果样品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蒜头果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0μL):模板DNA 30 ng,ISSR引物0.3μmol/L,d NTPs 0.250 mmol/L,Taq DNA聚合酶1.00 U,dd H2O补足至20.0μL。ISSR最佳反应程序为30个循环。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筛选出了8条引物(UBC825、UBC826、UBC827、UBC836、UBC844、UBC861、UBC834和UBC851)的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50.2、56.5、50.2、56.5、50.2、50.2、50.2和54.0℃,部分引物(如UBC827、UBC836、UBC861等)实测最佳退火温度与软件预测退火温度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及引物对10个蒜头果样品进行ISSR-PC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不同采样点的蒜头果在遗传上相对保守,且10个蒜头果样品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4,说明其74%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且基因流(N_(m))为0.18,远小于1.00,说明发生遗传漂变的概率大,易发生遗传多样性降低及居群分化。【结论】通过优化蒜头果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可用于蒜头果ISSR-PCR分子标记扩增的稳定反应体系,可用于蒜头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
- 张鹏远黄久妍童海珍胡博余潇雷小铃王娟
- 关键词:蒜头果ISSR-PCR
- 油棕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024年
- 为获得油棕SCoT-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以及筛选适用于该体系的SCoT引物,本研究首先通过利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和单因素实验2种方法,对反应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优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结果表明,各因子对SCoT-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s浓度>Mg^(2+)浓度>DNA模板量>Taq DNA聚合酶量>引物浓度;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为:DNA模板量为120 ng,dNTPs浓度为0.2 mmol/L,Mg^(2+)浓度为1.5 mmol/L,引物浓度为0.6μmol/L,Taq DNA聚合酶量为2.0 U,其余用灭菌ddH_(2)O补足至25μL。最优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30 s,55℃退火复性30 s,72℃延伸1 min,30个循环;最终72℃延伸5 min,保存于4℃恒温冰箱中。此外,利用优化体系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30条可从油棕中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使用SCoT-2等3条引物对30份油棕材料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油棕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品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 曾精黄成龙王冰洁潘登浪曾宪海
- 关键词:油棕正交设计单因素实验
- 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024年
- 为建立和优化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以“仙桃1号”蛋黄果为试材,SCoT1为引物,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SCoT-PCR反应的DNA、Mg^(2+)、dNTPs、引物及Taq聚合酶等因素进行优化;并选用3份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蛋黄果种质为模板,对优化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Taq聚合酶含量,其次是dNTPs浓度、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和Mg^(2+)浓度。蛋黄果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 80 ng、3 mmol/L Mg^(2+)、0.25 mmol/L dNTPs、0.4μmol/L引物、Taq 2 U。在该体系下,3份蛋黄果种质均能稳定扩增出清晰明亮、数目丰富且稳定性高的条带,说明优化的SCoT-PCR反应体系适用于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
- 周彩霞李文砚卢美瑛周之珞颜桢灵韦雪英卓福昌韦优周婧
- 关键词:蛋黄果正交试验
相关作者
- 张良富

- 作品数:33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油茶 PCR反应体系 银杏 板栗 引物筛选
- 束庆龙

- 作品数:146被引量:87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油茶 炭疽病 油茶良种 选育 松墨天牛
- 王勤

- 作品数:28被引量:318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特性 PCR反应体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引物筛选 水源涵养
- 曹翠萍

-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PCR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遗传多样性研究 分子标记 ISSR
- 康向阳

- 作品数:255被引量:1,53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毛白杨 三倍体 杨树 染色体加倍 三倍体毛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