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80篇“ OUTPATIENT“的相关文章
- 以改善就医体验为导向的门诊管理实践
- 2025年
-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患者就医体验成为提升医院诊疗服务能力的“靶向问题”,以及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患者就医体验的理论基础,结合政策工具、管理工具,从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门诊流程、优化就诊环境三个维度多措并举,探讨最优路径及实践成效,以此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门诊更高质量的管理和发展。
- 周琼瑶戴宁军衣丰白忠原
- 关键词:门诊管理门诊诊疗满意度
- 应用KANO模型优化门诊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KANO模型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筛选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以优化前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服务,优化后6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KANO模型为指导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约到院后平均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普及率、预检分诊正确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KANO模型为指导开展门诊护理服务,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赢得更多患者的满意,极大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 汤赫男牛雅薇郭放
- 关键词:KANO模型
- 一体化门诊手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025年
- 目的解决医院门诊手术信息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统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的问题,以提高患者就医效率,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方法深入分析门诊手术业务需求,设计一体化门诊手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与微服务架构,并融合前沿开发技术,实现手术预约、排程、术前准备、术中记录、费用补收等各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闭环管理。实现手术预约、项目审核、文书记录、费用补收及查询统计等系统功能。结果该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门诊手术效率,患者就诊平均时间由(12.82±0.88)min降低至(10.97±0.53)min,门诊手术补收费用的漏收率由13.22%降低至5.8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系统可满足门诊手术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患者门诊就诊效率,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
- 陈锦钜陈宇聪李迎新
- 关键词:门诊手术信息系统一体化手术管理
- 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的70名护理人员及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2月至8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35名护理人员及1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的35名护理人员及11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评分、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合格率,以及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评分、理论考核合格率和操作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兰明俐张秋燕
- 关键词:风险管理门诊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
- 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南京市第一医院于2022年4月开始实施门诊护理管理,选取2022年1—3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4—6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门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感染控制、医用物资管理评分较对照组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16)。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2)。结论: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张赞张洁
-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 基于PDCA循环管理干预对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干预对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发热门诊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3月)和观察组(2023年4月至6月),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PDCA循环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发热知识掌握情况、心理应激反应、候诊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照顾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候诊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管理干预应用于发热门诊患者能提高疾病知识认知度,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缩短候诊时间,促进疾病康复进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照顾者的护理满意度。
- 朱芳芳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发热门诊心理应激
- 某三甲医院开设护理门诊实践与思考
- 2025年
- 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许多医院开始实践开设护理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笔者介绍了某三甲医院在开设护理门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出诊人员资质要求不明确、收费项目不明确、病历书写率低及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提出通过明确出诊人员资质、确立收费准则、提高病历书写率及加强法律意识等措施解决相对应的问题,以期为护理门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 杨顺舟仇永贵康丽黄翔陈玲玲解静
- 关键词:护理门诊护士个人信息保护门诊管理
- 门诊电子病历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
- 2025年
- 目的/意义了解门诊电子病历建设的国际先进经验与我国实践现状,为完善门诊电子病历建设及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和国务院政策文件库,综述发达国家门诊电子病历建设经验、问题以及我国电子病历相关政策。结果/结论我国门诊电子病历建设存在书写率偏低、病历质量不佳、数据应用不充分和共享壁垒高等问题。因此,须构建有效的病历质量监测体系与门诊电子病历数据应用平台。
- 吴倩卓丽军陈芝芳陈瑶
- 关键词:质量管理医院信息化
- 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的省际比较研究
- 2025年
- 目的:梳理我国省级层面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为完善门诊统筹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8年12月至2024年2月省级层面发布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从筹资机制、起付标准、报销比例、支付限额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我国已形成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布局,绝大多数省份基于“弱化个人账户、增强统筹基金”的思路建立和完善门诊统筹制度,设置较高的报销比例,但在起付标准和支付限额上差异较大,门诊统筹待遇可分为探索型、保守型、福利型、兼顾型、灵活型5种模式。结论: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成为保障职工门诊费用的主要制度安排,对患者、医保、医院、医药多方产生影响;亟需做好门诊统筹与个人账户等政策的衔接,推进门诊支付改革,加强基金监管,进一步优化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
- 高奇隆朱佳英朱立明董恒进
- 关键词: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医保待遇省际比较
- 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估心脏彩超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体检的9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5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Philips CX50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入选对象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超相关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彩超参数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LVEF(OR=0.787,95%CI=0.690~0.898,P<0.001)、左心室GLS(OR=0.362,95%CI=0.223~0.587,P<0.001)、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OR=1.189,95%CI=1.056~1.338,P=0.004)、左心室Tei指数(OR=13.317,95%CI=1.007~176.105,P=0.013)均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脏彩超参数LVEF(曲线下面积(AUC)=0.878)、左心室GLS(AUC=0.892)、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AUC=0.836)、左心室Tei指数(AUC=0.778)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各参数联合检测时AUC可达0.986,灵敏度为96.84%,特异度为92.63%。结论: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老年门诊体检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客观评估与早期筛查。
- 杜文静王昱锦
-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脏彩超老年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