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8篇“ OATS“的相关文章
- 野生燕麦在平原和高原的适应性分析
- 2025年
- 以5个引种野生燕麦群体共44种基因型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野生燕麦群体的试验材料种植在成都平原和凉山州高原进行性状调查。进一步阐述平原和高原种植的野生燕麦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群体的显著差异性,以及不同性状在不同地区种植时的相关性,从而分析得出野生引种野生燕麦是否适应在中国平原和高原种植,以及为野生燕麦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 罗倩王俊珍李满敏王梦丹何一航刘亦迅刘宇帆朱静陈垅范昱
- 关键词:野生燕麦引种农艺性状适应性
- 指针式喷灌下减氮对饲用燕麦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指针式喷灌下减氮对科尔沁沙地饲用燕麦(Avena sativa)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领袖2号’燕麦为供试材料,设置60%N(216 kg·ha^(-1))、80%N(288 kg·ha^(-1))、100%N(360 kg·ha^(-1))共3个氮素水平,测定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上氮素含量和土壤无机氮,计算氮素吸收量和氮盈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饲用燕麦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燕麦拔节期,60%N燕麦株高最低(P<0.05);在燕麦抽穗期、灌浆期与成熟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呈降低趋势。80%N和100%N的燕麦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60%N处理(P<0.05),且80%N和100%N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减氮20%可稳定燕麦干草产量。在0~20 cm和60~80 cm土层,100%N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60%N(P<0.05);100%N处理氮盈余量显著高于80%N和60%N。因此,科尔沁沙地饲用燕麦最佳施氮量为288 kg·ha^(-1)(80%N)。该研究可为燕麦生物量提升及氮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 梁品航范立钊张运龙刘泽宇王显国徐明亮卡地尔·亚库甫
- 关键词:燕麦氮素吸收
- 不同蒸煮方式对燕麦方便粥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燕麦富含多酚类功能活性成分,可用于制作方便粥,但目前市场上的燕麦方便粥多以挤压膨化处理为主,该试验采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蒸煮3种不同方式制作燕麦方便粥,研究3种处理方式对燕麦方便粥的色泽、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多酚含量、感官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功能活性成分较高的燕麦方便粥。结果表明,3种蒸煮方式均显著改变了方便粥的色泽;高压蒸煮可以显著降低燕麦方便粥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分别为14.67 N、5.2 N、3.45 mJ,但弹性低于其他两种蒸煮方式;3种方式处理的方便粥微观结构均有所不同,但淀粉颗粒都变得疏松,有利于复水;微波蒸煮和高压蒸煮总酚含量保留较好,分别为63.93和61.88μg/g;3种蒸煮方式的感官评分依次为高压蒸煮>常压蒸煮>微波蒸煮。由此可见,经高压蒸煮后的燕麦方便粥具有较高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能够较好的保留燕麦的色泽及多酚含量,因此高压蒸煮是一种较好的制作燕麦方便粥的方式。
- 郭恬静梁月光程雪玲陈琼玲陈振家顾丰颖王愈
- 关键词:多酚
- 氮肥配施调理剂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及莜麦产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明确氮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和莜麦(Avena chinensis L.)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添加(CK)、80%氮肥(N_(80))、100%氮肥(N_(100))、80%氮肥+调理剂(PN_(80))、100%氮肥+调理剂(PN_(100))5个处理,研究其对土壤物理结构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和莜麦产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氮肥基础上添加调理剂能够通过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7.2%~30.6%)、降低土壤容重(3.4%~13.5%),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2.8%~73.4%),增加莜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80%氮肥+调理剂(PN_(80))处理能够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促进有机碳组分的积累。该结果明确了调理剂对土壤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和莜麦产量的作用方式,这为当地莜麦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 杨金翰田小明胡晨阳索文康董萌萌谢世兴王梦园
- 关键词:调理剂
- 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添加剂对高寒地区不同品种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不同品种和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白燕11”“黑玫克”和“凯撒”3个品种的燕麦作为试验对象,设计4种添加剂处理,即空白对照(CK)、植物乳杆菌(LP,接种量为1×10^(5) CFU/g FW)、布氏乳杆菌(LB,接种量为1×10^(5) CFU/g FW)和苯甲酸钠(SB,添加量为1.5%FW),在青贮45 d后,对燕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白燕11”燕麦青贮饲料相比,“黑玫克”燕麦青贮饲料的pH显著降低(P<0.05),乙酸(A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K相比,添加LP、LB和SB均显著降低了燕麦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NH 3-N)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乳酸(LA)含量(P<0.05),并且以LB的表现最为突出。2)在品种方面,“黑玫克”燕麦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含量最低,“凯撒”燕麦青贮饲料的DM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最高,其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在添加剂方面,与CK相比,添加LP、LB和SB均显著降低了燕麦青贮饲料的NDF和ADF含量(P<0.05)。3)在品种方面,“黑玫克”燕麦青贮饲料CNCPS的蛋白质组分中非蛋白氮(PA)含量较低,快速降解蛋白质(PB1)、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含量较高,结合蛋白质(P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在添加剂方面,与CK相比,添加LP、LB和SB均显著提高了燕麦青贮饲料CNCPS的蛋白质组分中PB1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A和PC含量(P<0.05),并且以LB的表现最为突出。4)“黑玫克”燕麦青贮饲料的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最高,“凯撒”燕麦青贮饲料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糖类(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可利用纤维(CB2)和不可利用纤维(C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与CK相比,添加LP、LB和SB均显著提高了燕麦青贮饲料的CA、淀
- 秦子旸张洪瑞王召明李雨嘉郝迎辰王磊安宅一夫孙志强玉柱
- 关键词:燕麦添加剂青贮品质CNCPS
- 青海湖环湖地区燕麦与豆科饲草混播对根瘤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在青海湖环湖地区开展燕麦与豆科饲草混播对根瘤生长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燕麦(Avena sativa L.)与蚕豆(Vicia faba L.)、豌豆(Pisum sativum L.)和绿豆(Vigna radiata(L.)R.Wilczek)的混播种植均对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及有机碳等关键养分元素产生积极的增强效应,其中燕麦与蚕豆5:5的混播模式效果最为显著。
- 马兴贇张永超
- 关键词:燕麦根瘤土壤养分
- 不同氮锌水平对燕麦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以燕麦(白燕2号)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水平氮肥与锌肥施用量,探究不同氮锌水平对燕麦光合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锌配施下,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燕麦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燕麦叶绿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燕麦籽粒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4.53%、14.49%和29.24%;氮锌配施是促进燕麦生长的有效方法,施氮量为16 g·m^(-2),施锌量1.50 g·m^(-2)时效果最佳,可提高燕麦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并改善籽粒品质。
- 蔡天革李洋洋姜雪唐凤德
- 关键词:燕麦氮肥锌肥光合特性
-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青贮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解紫花苜蓿与饲草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紫花苜蓿与腊熟初期的饲草燕麦的鲜草质量比1∶0(M1)、0∶1(M2)、1∶2(M3)、2∶1(M4)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进行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M2的pH值最低(3.84),最高的是M1。乳酸含量最高的是M3,最低的是M1。M2、M3的干物质含量较高约为30.0%。M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随着苜蓿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M2的淀粉含量最高,随着燕麦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综上,腊熟初期的饲用燕麦单贮青贮质量优秀,但营养价值低于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综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当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比例为1∶2时,青贮品质较优。
- 王晓春韩鹏汪伟李吉祥梁小军
- 关键词:紫花苜蓿饲用燕麦发酵品质营养价值
- 坝上地区莜麦秸秆热解特性研究
- 2024年
- 为实现高寒坝上地区农作物秸秆高效清洁燃烧,文章选取典型莜麦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气体模拟烟气燃烧过程中的热解气氛环境,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空气和N_(2),CO_(2),O_(2)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气体氛围下热失重特性以及升温速率对其影响,采用AKTS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莜麦秸秆热解过程可分为干燥(30~140℃)、挥发(140~370℃)、炭化(370~900℃)3个阶段;气体氛围主要影响热解的炭化阶段,对干燥和挥发阶段影响较小;升温速率影响挥发和炭化阶段,升温速率越快,反应速率越大;当热解气氛为15%O_(2)-5%CO_(2)-80%N_(2)混合气体(气体2)时,热解过程所需活化能最少,平均活化能为139.86 kJ/mol。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坝上地区生物质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刘联胜梁小虎王冬计张晓宇张晓宇
- 关键词:热解特性活化能
- 发芽对莜麦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提高莜麦中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物可及性,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结肠发酵模型,对比发芽和未发芽莜麦在不同消化阶段以及结肠发酵阶段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化阶段,发芽莜麦中多酚生物可及性、DPPH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羟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在小肠消化时最高,比未发芽莜麦分别高8.99%,47.75%,9.57%,还原力生物可及性在胃消化时最高,此时,发芽莜麦比未发芽莜麦高39.82%。结肠发酵阶段,不同处理莜麦消化残渣中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发酵24~30 h时最高。在结肠发酵30 h时,未发芽莜麦消化残渣多酚生物可及性比发芽莜麦消化残渣的高8.83%,DPPH自由基清除力生物可及性比发芽莜麦消化残渣的高8.16%。羟自由基清除生物可及性比发芽莜麦消化残渣的高16.68%。但与胃肠消化阶段的生物可及性几乎相当。结论:发芽不仅能显著提高莜麦多酚及抗氧化活性在胃肠消化道中的生物可及性,也能使多酚等抗氧化组分在结肠发酵中保持较高的生物可及性,这为谷物多酚在人体消化道内的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吕俊丽侯丽丽杨昊鹏张乐道
- 关键词:发芽多酚抗氧化活性
相关作者
- 刘克辛

- 作品数:152被引量:38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介导 酪氨酸激酶 多药耐药
- 刘琦

- 作品数:27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头孢妥仑 薯蓣皂苷 甲氨蝶呤
- 王长远

- 作品数:79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酪氨酸激酶 肿瘤疾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滤泡性淋巴瘤
- 高秀梅

- 作品数:667被引量:3,116H指数:30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中药 补骨脂 化学成分 香加皮
- 孙慧君

- 作品数:57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 药物相互作用 MC3T3-E1细胞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