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02篇“ ND-SR同位素“的相关文章
- 藏东衣珠兴拉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Pb-Nd-Sr同位素特征
- 2021年
-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衣珠兴拉地区超基性岩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Pb-Nd-Sr同位素等研究表明:岩石类型为强烈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具有富MgO(45.33%~47.70%)、贫CaO(0.15%~0.37%)和Al_(2)O_(3)(0.08%~0.39%)、低TiO_(2)(0.011%~0.014%)的特征;稀土元素含量低于原始地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缓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和弱负Ce异常;过渡金属元素表现为不对称的配分型式,在Ti和Cu处形成明显的负异常;岩石具有高(87 Sr/86 Sr)i、低εNd(t)的特征。上述特征表明,衣珠兴拉超基性岩相当于SSZ型地幔橄榄岩,由原始地幔经15%~25%部分熔融形成亏损地幔岩,形成于洋内岛弧环境,在俯冲消减作用过程中,混染了20%~40%的地壳物质。
- 于涛周新樊炳良石楠何建娟余佳树易金龙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亏损地幔
- 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参数的误差计算:以Hf-Nd-Sr同位素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中的参数大多不是直接测量量,而是由几个直接测量量经计算所得,其误差也受到这几个测量量误差的影响,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误差传递问题。本文在介绍方差、标准偏差和标准误差等概念基础上,阐述误差合成与传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以Hf-Nd-Sr同位素为例论述若干重要同位素地球化学参数的误差计算问题,并给出方便读者使用的Excel计算表格,对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与应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 吴宇宸杨岳衡杨进辉
-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
- Nd-Sr同位素对沉积物源的制约——以滴哨沟湾剖面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萨拉乌苏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沙漠之间,是北方黄土与沙漠过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变化相当敏感。选择该流域典型沉积剖面(滴哨沟湾剖面),研究剖面Nd-Sr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揭示沙漠—黄土过渡带物质来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风成粗颗粒(>75μm)由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风蚀所致,河湖相粗颗粒主要由下覆风成沉积物水蚀改造而来;②∣ΔεNd(0)∣≤1的风成细颗粒(<75μm)基本上来自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的风化剥蚀和粗颗粒的就地改造,而∣ΔεNd(0)∣>1的风成细颗粒有更复杂的物质来源;③城川组和中下部萨拉乌苏组的河湖相细颗粒由黄土高原的水土侵蚀提供,而萨拉乌苏组上部遭受了来自鄂尔多斯沙漠中东部风成细颗粒的干扰。这项研究对正确理解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 王啸饶文波潘耀东
- 关键词:ND-SR同位素萨拉乌苏河流域
- 利用Nd-Sr同位素示踪确定沿海滩涂泥沙来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Nd-Sr同位素示踪确定沿海滩涂泥沙来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在泥沙的潜在源区采集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在目标区域的沿海滩涂泥沙中,采集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去除样品中的盐分;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去样...
- 饶文波王义刚谭红兵
- 鲁西地块济南辉长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Os-Nd-Sr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对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鲁西地块济南辉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Os-Nd-Sr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岩过程、地幔源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在幔源岩浆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济南辉长岩在地球化学上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它们具有高放射性成因的Os同位素组成,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EM1型特征。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橄榄岩+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济南辉长岩的母岩浆应该是含水的岩浆体系,且起源于一个古老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体所具有的高放射性成因的初始Os同位素组成以及呈反相关关系的εNd(t)值和初始Sr同位素比值表明,其母岩浆在深部地壳位置侵位过程中遭受了古老的前寒武纪基性下地壳的混染。
- 高林陈斌
- 关键词:岩石学地球化学
-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岩体的成因和意义:岩石学、锆石U-Pb年龄、Nd-Sr同位素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30
- 2012年
- 波罗诺和大光顶岩体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少量含斜长石的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组成.波罗诺石英闪长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96±4)Ma,代表岩体的侵位年龄.含斜长石的角闪石岩具有明显的堆晶结构,并具有上凸形的稀土分布模式和含量变化很大的相容元素(如:Co,V,Sc),表明它可能是堆晶成因.波罗诺和大光顶中酸性岩体中常见闪长质微粒包体(MME),斜长石具有明显的结构和成分不平衡现象,表现为核部富钙(An=46~50)和幔部富钠(An=26~33)的特征,而且变化截然.全岩具有富集且变化量较大的εNd(t)值(–16.5~–11.8)和εHf(t)值(–22.5~–16.8),并且εNd(t)值与SiO2负相关.这些特征都说明了中酸性岩的形成可能与来自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并经历充分演化的基性岩浆与壳源花岗质岩浆相互混合形成混浆、再经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的复杂过程有关.混浆经历以角闪石为主(及少量的辉石+磷灰石+锆石)的分离结晶过程是造成中酸性岩浆具有高Sr,Sr/Y和低Yb的埃达克岩的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波罗诺和大光顶岩体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Ti)的弧岩浆的特征,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古生代期间古亚洲洋板片不断向华北克拉通之下俯冲有关.
- 马旭陈斌陈家富牛晓露
- 关键词:晚古生代
- 新疆图拉尔根基性-超基性杂岩的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证据
- 新疆图拉尔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由角闪橄榄岩相、角闪辉橄岩相和角闪辉长岩相组成。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角闪辉橄岩相和角闪橄榄岩相可能是堆晶成因,角闪辉长岩相可能来自地幔源区。辉长岩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出其相当亏损Nd-...
- 梅微吕新彪牛宏曹晓峰
- 关键词: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图拉尔根
- 新疆图拉尔根基性-超基性杂岩的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证据
- 新疆图拉尔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由角闪橄榄岩相、角闪辉橄岩相和角闪辉长岩相组成。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角闪辉橄岩相和角闪橄榄岩相可能是堆晶成因,角闪辉长岩相可能来自地幔源区。辉长岩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出其相当亏损Nd-...
- 梅微吕新彪牛宏曹晓峰
- 关键词: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图拉尔根
- 冀东晚古生代东湾子岩体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OS-ND-SR同位素研究
- 晚古生代东湾子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隆起的南界断裂尚义一平泉断裂的南侧。岩性为辉石岩、角闪石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组A和组B)和少量的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A...
- 冀北小张家口基性-超基性杂岩的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9
- 2008年
- 冀北小张家口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主要由辉石岩和次要的纯橄岩组成,并含有方辉橄榄岩透镜状捕掳体。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辉石岩和纯橄岩可能是堆晶成因,而方辉橄榄岩可能是来自地幔源区的地幔岩捕掳体(抽取玄武质熔体之后的难熔残余)。辉石岩和纯橄岩都表现出相当富集的Nd-Sr同位素特征,εNd(t)=-2^-10,ISr=0.7045~0.7081,表明它们的母岩浆来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化学成分和同位素成分一致表明,母岩浆在以橄榄石和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过程中,遭受下地壳不同程度的混染。辉石岩受显著混染,不能代表岩石圈地幔的同位素成分;而纯橄岩是最初的分离结晶体,仅受轻微下地壳混染,可近似反应岩石圈地幔源区的同位素成分。小张家口岩体的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的缝合(240~250Ma)有关。
- 陈斌田伟刘安坤
- 关键词:纯橄岩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冀北
相关作者
- 陈斌

- 作品数:580被引量:4,237H指数:34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 近红外光谱分析 地球化学 近红外光谱仪
- 沈渭洲

- 作品数:172被引量:2,735H指数:3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花岗岩 钕
- 周凌

- 作品数:3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ND-SR同位素 化学成分 锆石SHRIMP年代学 正长岩 SR同位素
- 吕新彪

- 作品数:330被引量:1,62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金矿床 成矿作用
- 徐士进

- 作品数:146被引量:1,20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地质意义 丹巴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