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MATK序列“的相关文章
基于ITS和matK序列的苗药朱砂根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朱砂根的遗传多样性,对收集的16个居群的69份朱砂根样品ITS和matK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应用Genious 11.0软件分析2个序列的结构变异,应用MEGA 11.0软件基于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居群间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朱砂根ITS与matK序列长度分别为447~451 bp、844~861 bp, GC含量分别为55.30%~56.30%,33.70%~34.40%,变异位点分别为24个、43个,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47、0.917,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13 14、0.006 00;朱砂根ITS序列居群间遗传距离在0.000 4~0.032 0之间,平均遗传距离0.018 4;matK序列居群间遗传距离在0.000 0~0.019 6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 6。系统发育结果表明,ITS和matK序列都将16个居群的朱砂根聚为2支,且遗传距离较小。研究表明,不同居群的朱砂根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距离与居群地理空间距离有关。ITS较matK序列变异更丰富,更适宜对朱砂根遗传多样性评价、分子标记开发与基源鉴定等研究。
郎云虎文琴琴魏升华严福林
关键词:朱砂根ITSMATK
matK序列在绞股蓝及其混伪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用matK序列作为DNA条形码来区分绞股蓝及其混伪品雪胆、锥形果、棒槌瓜、乌蔹梅和崖爬藤。通过PCR扩增测序和在GenBank中下载的方式共获得16条matK序列,经比对后,用MEGA 6.0计算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建立了系统发育邻接树(NJ),并计算了“barcodegap”。结果显示,绞股蓝与其混伪品雪胆、锥形果、棒槌瓜、乌蔹梅、崖爬藤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区分明显,可形成一个“gap”,系统发育树中6个物种中分成了两大支,葫芦科物种绞股蓝、雪胆、锥形果和棒槌瓜聚成了一支,葡萄科物种乌蔹梅和崖爬藤聚成了另一支,绞股蓝样品聚为单系并能够与其混淆品明显区分开。表明matK序列可作为区分绞股蓝和其常见混伪品的参考DNA条形码。
徐林赵芳杨贵清尹鑫徐其碧赵月梅
关键词:MATK绞股蓝伪品DNA条形码
一种基于ITS序列和matK序列鉴定睡莲杂种的两个亲本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TS序列和matK序列鉴定睡莲杂种的两个亲本的方法,属于植物分子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一代测序得到睡莲杂种的双亲遗传的核基因组片段ITS序列和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组片段matK序列,将Ge...
贺正山杨俊波张志荣杨继雄杨静贾艳霞曾春霞
一种基于ITS序列和matK序列鉴定睡莲杂种的两个亲本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TS序列和matK序列鉴定睡莲杂种的两个亲本的方法,属于植物分子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一代测序得到睡莲杂种的双亲遗传的核基因组片段ITS序列和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组片段matK序列,将Ge...
贺正山杨俊波张志荣杨继雄杨静贾艳霞曾春霞
基于ITS2和matK序列的红景天属植物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准确快速鉴别红景天属植物的方法。选用14种红景天属植物进行ITS2和matK序列的测定,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ITS2和matK条形码序列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ITS2序列测序成功率为94.7%,matK序列的测序成功率为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大花红景天、西藏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但是不能把柴胡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区分开;matK序列能够区分大花红景天和柴胡红景天,但是不能把西藏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区分开,也不能把异鳞红景天、长毛圣地红景天与互生红景天区分开。基于ITS2和matK序列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能够区分14种红景天属植物。以ITS2和matK序列组成联合序列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能够对14种红景天植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赵凯辉袁芳赵芳玉赵芳玉
关键词:红景天属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系统发育分析
基于matK序列的24个茶树品种亲缘关系
2021年
matK基因是陆地植物核心条形码候选片段之一,通过PCR扩增获得24个茶树品种matK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探索matK基因在茶树品种鉴定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介于750~1000 bp,存在21个变异位点;系统进化树分为4大类,早春毫与其余样本的亲缘关系最远.对matK基因的深入研究可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及开发运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卓雄标陈美霞彭成彬王泽榕张月华沈小莲刘伟
关键词:茶树MATK基因亲缘关系
基于trnH-psbA和matK序列的不同种油茶种苗DNA条形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有效鉴别出不同种油茶种苗,收集101份不同种油茶种苗作为试材,其中18份越南油茶、79份普通油茶、1份博白大果油茶、3份红花油茶,利用叶绿体基因组trnH-psbA和matK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随后对序列进行拼接及特征分析,并计算样本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1份供试材料的trnH-psbA序列全长381 bp,有10个变异位点,可通过变异位点鉴别出越南油茶、红花油茶及部分普通油茶,系统发育树将越南油茶聚为一支,自展支持率为64%;matK序列全长797 bp,有5个变异位点,可通过变异位点鉴别出越南油茶、红花油茶及部分普通油茶,系统发育树将红花油茶聚为一支,越南油茶聚为一支,自展支持率分别为65%和64%。因此,trnH-psbA序列可对越南油茶进行有效鉴别,而matK序列可对越南油茶和红花油茶进行有效鉴别。该研究结果对避免油茶种苗混杂、规范海南油茶种苗市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代佳妮于靖戚华沙郑蔚王健吴友根赖杭桂胡新文
关键词:MATK序列油茶DNA条形码
基于matK序列将中药石斛鉴定到属被引量:2
2020年
以兰科的石斛属、石仙桃属、石豆兰属等14属matK全长CDS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属内、属间序列两两p-距离,得到属内p-距离上限和属间p-距离下限,并以石斛属、石豆兰属和石仙桃属3个近缘属的matK部分CDS为待检序列进行实地鉴定.结果表明,基于matK可清楚地将石斛属、石仙桃属、石豆兰属序列鉴定到其对映的属,表明基于matK序列可将中药石斛鉴定到属.
黄周英桑庆亮陈怀宇
关键词:MATK
基于rcbL、matK序列探究罂粟科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探究罂粟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测定了绿绒蒿属3个种的matK和rbcL的叶绿体片段,同时结合了GeneBank中14属31种和14属28种的相关序列,利用MEGA6.0以邻接法(NJ法)和最大似然法(ML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在所有样本中,2个叶绿体片段matK和rbcL在红花绿绒蒿、多刺绿绒蒿和久治绿绒蒿中的长度分别为700bp左右、900bp左右。(2)叶绿体片段构建的MP和Bayes系统树基本一致,大致分为2大支,第一分支由角茴香属、荷包牡丹属、荷包藤属、烟堇属、紫堇属和紫金龙属构成;第二分支由绿绒蒿属、罂粟属、蓟罂粟属、博落回属、白屈菜属、荷青花属、秃疮花属和海罂粟属构成。久治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马文明马应龙王洁琛谢惠春马永贵
关键词:罂粟科MATKRBCL系统发育
基于matK序列的婆婆纳属部分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2019年
本研究利用叶绿体基因matK分析了婆婆纳属16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直接测序或下载共获得16个种的共36条序列,通过BioEdit和Mega6. 0等软件分析后共获得长度为733bp的序列矩阵,种间距离的范围为0. 002-0. 101之间,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表明睫毛婆婆纳为在这16个物种中最原始,其余物种形成两个独立的并系。本研究表明matK序列可用于分析婆婆纳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许静赵月梅
关键词:婆婆纳属MATK序列系统发育

相关作者

王晓明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鸡骨草 ITS序列 中药 MATK序列
梅霞
作品数:5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核桃 MATK序列 核桃枝条 抗寒性生理 抗寒性
王金胜
作品数:83被引量:581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万寿菊 小麦 西瓜枯萎病 超重力 水分胁迫
王志安
作品数:171被引量:867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浙贝母 白术 益母草 药用植物 中药材
魏艺聪
作品数:47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草珊瑚 引物 多重PCR 特异性引物 神经炎症